馬寅初都做的血管操防癌
冷熱浴被稱為“血管操”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大半生經歷坎坷卻能活到百歲。這和他科學的心態(tài)和生活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當年,任大學校長的馬老被撤職,當他的兒子告訴他這個消息時,他只是“噢”了一聲。數十年后,當兒子告訴他被平反的喜訊,馬老又是"噢"了一聲。這種修養(yǎng)、氣度,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除了心態(tài),馬寅初還有一個法寶,就是“血管操”。
他早年在美國讀書時,體質孱弱,時?;疾?。在耶魯大學求學期間,有幸結識了一位93歲但仍鶴發(fā)童顏的醫(yī)生。這位醫(yī)生告訴馬寅初,要想健體強身,洗冷熱浴也叫“血管操”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
馬寅初于是便照此方式熱冷水交替洗浴,多年堅持不輟,并深得其益,具體方式如下。先用熱水沖淋全身,再將水溫逐漸調至冷水,待洗至差不多時,再將水溫調至熱水,徹底沖凈全身的肥皂泡沫和污垢。如遇夏季天熱,可用冷水再沖一下;而秋涼以后,冷水沖畢,再用熱水沖淋。在醫(yī)學界,這種“冷熱浴”又被稱為“血管操”。
我們用冷熱水交替沐浴時,每次洗浴先洗熱水,熱水可以使汗毛孔擴大,流出的汗液可以將體內的污垢排出,另外血管受熱擴張后血液得以充分流通,有利于新陳代謝;然后再進行冷水浴,冷水溫度一般要和體溫接近,冷水使擴張的血管收縮,如此反復熱冷刺激血管擴張與收縮,增強了血管的彈性,不至于硬化。從這以后,馬寅初就照此方式熱冷水交替洗浴,40多年堅持不輟。
愛登山用“豆子”量步數
馬寅初的另一個健體之道就是登山。20世紀40年代,他曾被軟禁在重慶歌樂山。他每日攀登歌樂山的主峰云頂寺,上下往返10多華里,只需60分鐘,久而久之在原本無路的山間踏出了一條小徑。小跑步速登山,他80歲以前一直都是這樣。
馬老過了80歲以后,就不再到遠處去登山了,只在京城內的景山公園和北海公園小練。1966年文革期間,各公園關閉,馬老就在自家院里遛達,每日堅持走完3000米,還特意用一個小本記錄走過的圈數,怕走少了運動量不夠。
后來他記憶力漸漸衰退,便在衣服的一個兜里裝上50粒豆子,每步行一周,取出一粒裝入另一兜里,直到豆子移盡為止。1969年,他的右腿突然癱瘓。他就在房間里雙手扶著一個高凳,拖著癱瘓的右腿,步履艱難地堅持運動,最終在地板上拖出一條很寬的痕跡。后來,他的左腿也癱瘓了無法行走,于是就坐在輪椅上活動手臂。
若是夏季,他每天堅持揮動大蒲扇數千次。91歲高齡時,馬寅初被確診為直腸癌。但是他經過兩次手術治療后,竟然躲過生死一劫,康復無恙。醫(yī)生說這是馬老幾十年來的運動為克服癌癥儲備了良好的體能。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癌細胞都沒有發(fā)生惡化和轉移,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