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頭痛是什么原因呢
現(xiàn)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工作壓力也都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參加工作的人壓力,現(xiàn)在學生學業(yè)繁重,學習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經(jīng)常會導致一些頭昏頭痛的癥狀,大多數(shù)是經(jīng)過緩解以后,癥狀就會消失,但是很多時候頭昏頭痛也可能是一些其他的疾病引起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①中耳及內耳疾病--不同的耳部問題都能引起暈眩,如中耳炎、美尼氏癥等,一般感冒病毒也會入侵內耳而引起問題,甚至引致嘔吐等現(xiàn)象。
②藥物影響--一些降血壓藥、心臟及糖尿藥,甚至感冒敏感藥等都可能有此副作用。
③心律失常--心臟疾病令到腦部供氧失常而引起頭暈,其中心跳過慢影響較多。
④慢性疾病--糖尿病、氣管病、腎病等若控制不好,也會出現(xiàn)上述情況(如血糖過低)。
⑤貧血--懷孕期間或婦女月經(jīng)量大,都會令血液含氧量減低,造成暈眩。
⑥血壓過高或過低--血壓過高或過低,都能對大腦造成影響而引致頭暈。
頭暈癥分為虛實兩類。
其中以虛證為多。但發(fā)病中,有純虛,有純實,有虛實夾雜的不同。同時也要分清是腎精不足頭暈,還是氣血虧虛頭暈以及陰虛陽亢頭暈。腎精不足頭暈,可表現(xiàn)出頭暈目眩、精神萎靡、記憶減退、腰膝酸軟、遺精陽痿、舌淡紅、脈沉細。治宜補益腎精,充養(yǎng)腦髓。可用。黨參20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天冬10克,龜板15克(先煎),黃柏6克,麥冬9克,茯苓15克,懷牛膝12克。另用紫河車燉食調補。
氣血虧虛頭暈,可見頭暈眼花、神疲懶言、心悸氣短乏力、失眠納少、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當歸10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陰虛陽亢頭暈,可見頭暈目眩、心煩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口干、舌紅少苔、脈弦細,可用:杞子12克,菊花12克,淮山15克,山萸肉6克,澤瀉12克,熟地15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
頭暈目眩、胸悶惡心、肢體沉重倦怠、舌苔白膩、脈象弦滑,屬痰濁中阻頭暈,是實證。治宜燥濕祛痰,健脾和胃,常用:半夏8克,白術10克,天麻6克(先煎),陳皮6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棗10克。加減調治。痰濁未清不宜進補。
經(jīng)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可以引起頭昏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同時我們也給大家介紹了兩種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對于緩解頭昏頭痛是非常有效的。對于頭昏頭疼來說,最好方式就是以預防為主,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多注意休息,飲食上以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