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無處不在 五招幫青年人避免惡性壓力
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壓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壓力并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人對發(fā)生在他周圍或在他身上的事物的一種反應。一些適度的壓力可以給人以振奮,促進注意力的集中、提升工作的動機、引發(fā)正向情緒(如興奮)、增加成功后的成就感等;而那些不適當的壓力或者過度壓力往往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破壞性后果,例如造成注意力狹窄、思維僵化、產生恐懼與逃避的心理、引起情緒與行為失控、長久壓力導致身心疾病等。調查發(fā)現目前青年人面臨的壓力最為巨大,記者約請了南京市腦科醫(yī)院和南京市中醫(yī)院的有關心理專家?guī)椭嗄耆司徑鈮毫Α<抑赋?,個體需要調適自己,正確面對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壓力,找到一個平衡點,尋找更多的良性壓力而盡量避免惡性壓力的出現。
五招避免惡性壓力
第一,正確評價自己,不要過高要求自己。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是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評價是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做自己可以勝任的事情,對自己有個合理的預期和評價。
第二,培養(yǎng)獨立的人格,減少他人評價的影響。認識自己的價值,明確應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有明確的是非界限,且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被周圍所左右。
第三,多與人交流溝通,及時傾訴自己感受到的無助和不快。交流是釋放壓力的有效途徑,交流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通過與他人交談,獲取心理支持,增強自信心。
第四,利用各種社會支持。任何心理成熟的獨立的現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廣泛的社會支持是緩解壓力不可或缺的途徑。家人是社會支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平時需注意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從沒有利益沖突的第三方尋求心理支持。
第五,從多角度審視自己,建立自我同一性。由于自我意識具有復雜性與多維性,青年需要在多緯度中審視自我、調整自我,尋找自我意識的統(tǒng)一點,整合自我意識,向理想自我靠近。
最科學緩解壓力的方法
沉重的生活負擔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會給青年人帶來無盡的煩惱,這些煩惱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善于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后身心不適的癥狀可以緩解或消失,然而調節(jié)不了就會嚴重危害健康。首先要面對現實,適應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環(huán)境,以求外界現實符合自己的主觀愿望,同時在力不能及的情況下,又能另擇目標或重選方法以適應現實環(huán)境。
其次,要與人為善,樂于與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人與人的交流不只是可得到幫助和獲得信息,還可使我們的苦、樂得到宣泄,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再有,要權衡好努力工作與積極而有意義的休息的關系。據報道,我國約有60%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盡管造成亞健康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過度疲勞仍是首要的原因。
工作的最大意義不僅限于由此獲得物質生活的報酬,更重要的是,工作能使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以體現個人的價值?,F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緊張,工作忙碌又機械,不少人長期緊張而又不善于休息調劑,不少人遇到休閑日卻又不知如何打發(fā),只是睡個懶覺或看看電視消遣,也有人一逢休息便拼命娛樂,或打通宵牌,或跳通宵舞,或看通宵電影,于是休息日反比工作之時更累更忙。我們應該合理地安排休閑時間,經常改換方式,或郊游,或聚會,或訪友,或參觀展覽等,使休閑生活豐富多彩,真正成為恢復體力、調劑腦力、增長知識、獲得健康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