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灸”天柱 一招解決困乏與疲勞
仿佛冬天剛走,夏天就來了,最近各地氣溫回升,男女老少皆無幸免地感染了“疲勞”與“困乏”這兩種病毒,嚴重影響了大家的生活與工作。在我們脖子上一個穴位叫做“天柱穴”,當我們疲勞、乏困的時候,將雙手搓熱,十指交叉于腦后,用2個手掌心分別捂后頸部的兩個天柱穴,可有效防止困乏與疲勞。具體怎么操作?天柱穴還有哪些作用?一起來了解下!
神奇的天柱穴
在中醫(yī)中,我們將頸椎骨稱為“天柱骨”,所謂天就是指人體的頭部,柱就是指人體的頸部,天柱穴亦如同其名,位于人體天柱斜方肌的起始部位。張善忱副教授《穴名釋義》中曾提到:人體以頭為天,頸項猶擎天之柱,穴在項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兩旁,故名天柱。
我們常說十人九痔,十女十痔,對現(xiàn)代人來說,頸椎病也可說是“全民疾病”,尤其是“上班族”、“久坐族”,頸椎病、肩椎炎更是騎“頸”難下。而天柱穴的主治病癥正是各種頸部疾病,比如肩膀肌肉僵硬、頸椎酸痛、落枕、頸部麻痹、五十肩等非常有效果,此外,此外勤按天柱穴,對緩解高血壓、目眩、頭痛、緩解眼睛疲勞、治療憂郁癥等非常有療效。
天柱穴位于膀胱經(jīng)上,而膀胱經(jīng)是十二正經(jīng)中陽氣最足、穴位最多、行程最長的一條經(jīng)。其就如同皇帝的御林軍、國家的國防部,是人體身體健康的兩道重要防線。那么,如何保養(yǎng)膀胱經(jīng)?拍打、揉按膀胱經(jīng)上的不同穴位可達到眾多養(yǎng)生效果,對于肩部存有疾患,春夏之際宜犯困、疲勞的人常常拍按“天柱穴”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本公子由于壓力太大老是忘記事情,明明手里拿著書,卻到處找書,每天的工作也總是丟三落四的,甚至對這種狀態(tài)產(chǎn)生了絕望之感。為了緩解這種癥狀,本公子每天晚上都會按摩天柱穴,除了緩解疲勞,還能強化大腦功能,增強記憶力。很多老年人尤其年紀原因,大腦功能慢慢衰退,常常出現(xiàn)“忘事”的現(xiàn)象,拍打、按摩大鐘穴(位于腎經(jīng)上,在足內(nèi)側,內(nèi)踝后下方)和天柱穴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其效果不僅好過那些被吹大化的保健品,還為廣大朋友省下很多開銷。
由于天柱穴位于膀胱經(jīng)上,而膀胱與腎互為表里,腎藏精、藏志,精關乎生殖,志關乎精神與智力,故按摩天柱穴在養(yǎng)膀胱的同時還有強腎固精、增強性欲、提神醒腦之功效。
拍按“天柱穴”,用力不如用意
天柱穴位于人體后頸部,共有2個,位于后發(fā)際中線向上0.5cm左右,當人體感到疲勞、困乏、肩酸肩痛的時候可以坐在椅子上,將雙手搓熱,十指交叉將掌心放于天柱穴捂、按,一次捂兩三分鐘,每次重復三次以上。
在捂按天柱穴的過程,一定要講究“用意”而非“用力”。首先要閉上眼睛、身心放松,摒棄所有煩惱,心中只想著頸部兩個天柱穴,用掌心“灸”時便會感到神清氣爽,緊接著你會感到有一股熱流從脖頸兩側沿著膀胱經(jīng)流向背部,從而讓人精力豐盈。按摩天柱穴,癥狀不同,按壓方式亦不同,“拍”、“切”、“捂”、“按”等均有講究,具體情況如下:
肩膀肌肉僵硬、酸痛、麻痹要這么按
昨日周末回家,本公子跟媽媽一起外出,本公子的媽媽跟本公子說你的肩膀怎么一邊低一邊高呢?媽媽說你是不是天天打字打得啊,這樣是很容易出現(xiàn)頸椎病和肩周炎的。沒錯,對于很多上班族、久坐族來說,經(jīng)常打字、保持同一個姿勢、久坐是非常容易患肩部疾病的。所以按摩天柱穴便為白領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關于肩部按摩的穴位有三,一是天柱穴,二是肩井穴,三是膏肓穴,指壓著三處穴位,一面緩慢吐氣一面揉6秒,如此反復10次,可治愈肩膀僵硬與酸痛。
對于肩膀麻痹者,可先趴在床上放松肌肉,找到天柱穴,一邊吐氣一邊按,每次按摩6秒左右,如此反復20次。
抑郁癥患者要這么按
正如上文所說,按摩天柱穴對治療抑郁癥有輔助效果。雖然抑郁癥多為心理疾病,但是按摩天柱穴有助于抑郁癥患者放松心情。按壓時先放松身體,用手刀法在頸部2個天柱穴出交換強劈10下,每天重復5至10次。
疲勞、犯困要這么按
所謂春困夏乏秋打盹,現(xiàn)在作為晚春初夏的交替季節(jié),春困、夏乏可謂齊齊上陣。“捂”天柱穴成了解乏除困的好方法,此法重點在捂,亦與文章標題相契合,是用掌心來“灸”,具體做法就是坐在椅子上,兩手掌心搓熱后,十指交叉放于左右兩個天柱穴上,一次捂兩三分鐘,如此重復3次。
結語:“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冬三月”,此為季節(jié)輪替與人體生理變化相呼應的結果??梢哉f這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但是疲勞、犯困給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影響卻不小,根據(jù)科學的養(yǎng)生方法找準穴位進行按摩,既省錢又可有效解乏除困,而在眾多穴位中,當屬“天柱穴”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