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壞血病 你對壞血病了解多少?
維生素C缺乏癥又稱壞血?。╯curvy)因缺乏維生素C(抗壞血酸)引起,臨床特征為出血和骨骼病變。我國普通膳食中有大量新鮮果菜,嬰兒又多哺母乳(母乳含維生素C 227.2~397.5μmoL/L),大多均能維持維生素C生理需要量,因此本病少見。
如何防治壞血病 你對壞血病了解多少?
壞血病是因缺什么而造成的
維生素C屬于己糖醛酸,因具有抗維生素C缺乏病的作用,故舊稱抗壞血酸(ascorbicacid),為無色結晶,有酸味,溶于水,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轉為穩(wěn)定,受光、熱、銅、鐵氧化分解,在堿性溶液中極易破壞。食物加工處理不當,貯存過久,維生素C損失很大。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如柿椒、苦瓜、菜花、甘藍、青菜、塌棵菜、薺菜、菠菜等,水果有酸棗、紅果、沙田柚、刺梨、沙棘、獼猴桃等,都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缺乏是由以下因素所致。
1、消化、吸收障礙
消化不良和慢性腹瀉時維生素C的吸收減少,胃酸缺乏時,維生素C容易在胃腸道內受到破壞。
2、消耗增加
感染、發(fā)熱、外科手術、代謝增高和患病時,維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
3、攝入不足
一般動物體內可以從葡萄糖和其他單糖合成維生素C,而人類和某些動物(猴子、豚鼠、鳥類、魚類)體內缺乏合成維生素C所需要的古羅糖酸內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oxidase),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從外界攝入,如果攝入量不足即可導致壞血病。
人工喂養(yǎng)兒容易缺乏維生素C,人乳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40~70mg/L,可以滿足一般嬰兒的需要,當然,要保證一定的攝入乳量。
而牛乳中的維生素C含量僅為人乳的1/4,再經(jīng)過儲存、稀釋、加工、消毒滅菌等處理,其維生素C含量所剩無幾。因此,用牛奶、奶粉、乳兒糕、米面糊等喂養(yǎng)的嬰兒,如不及時補充新鮮蔬菜、水果,或偏食,可造成攝入不足。
壞血病防治要點
1、要合理烹調,不宜過度煮沸,以免造成大量破壞;維生素C為水溶性,要養(yǎng)成喝菜湯的習慣;
2、維生素C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水果,每天應有足夠的蔬菜攝入量;
3、必要時可每天補充維生素C片,每次0.1克,每天3次,長期大劑量補充應慎重,有資料表明此并非明智之舉;
4、成人維生素C的供給量約為每天30毫克,孕婦、哺乳、手術和創(chuàng)傷者應根據(jù)醫(yī)囑適當增加。
食療療法
1、糖拌西紅柿
配方:西紅柿2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西紅柿洗凈切塊,拌入白糖即可。
功效:養(yǎng)顏悅色,補充維生素C。簡單經(jīng)濟實用。
2、枸杞葉炒豬肝
配方:新鮮枸杞葉200克,豬肝250克,醬油、白糖、精鹽、濕淀粉、黃酒、食用油、豬油、味精、香醋各適量。
制法:先將鍋燒熱,用食用油滑鍋,在入豬油,加豬肝,煸炒至色澤發(fā)白時,再加入枸杞葉。再將豬油、白糖、精鹽、味精、黃酒等入鍋調味,繼續(xù)煸炒,再用濕淀粉勾芡,在加入少許香醋煸炒至熟即可。
功效:養(yǎng)肝補血。適用于維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壞血病。
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壞血病是因為缺什么造成的吧。維生素C是我們常需要的一種營養(yǎng),對我們的身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平日的時候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