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贊搞笑的北宋名將 為上陣殺敵竟全身刺字
中國歷史,說到北宋時期的十大開國將領(lǐng),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可能不在其中,很多人開始知道他,是從楊家將演義開始,他與楊家將關(guān)系莫逆,同進(jìn)退共生死;后來他有個孫子更牛,為報家仇,差點兒把京都給砸了。雖說是演義,但是這個人物卻走進(jìn)了我們的心里,他就是呼延贊。
其實歷史上的呼延贊也是一位猛將,而且是一位很搞笑的猛將。
早期跟著趙匡胤打仗的時候,趙匡胤就說他猛,后來隨軍伐蜀,他就是先鋒,打起仗來不要命似的,受傷更是家常便飯,但呼延贊不以為意。
有一次跟著趙匡義去討伐北漢,呼延贊一如既往擔(dān)任先鋒,旋風(fēng)般沖上太原的城墻,結(jié)果不知道是腳滑還是被漢軍推下去的,“嗖”一聲呼延贊掉下去了。
那時候城墻可不是今天的一層樓啊,呼延贊掉下來之后,想都沒想,再一次爬了上去,結(jié)果——又掉下去了。
這么看來不是呼延贊腳滑,要是別的小兵可能早就摔死了,但牛人就是牛人,呼延贊鍥而不舍,又三次爬了上去,結(jié)果同上——劃了個完美的拋物線,第三次掉下來。
堅持就是勝利!呼延贊肯定是這么想的,于是他繼續(xù)耍帥,第四次登上城墻,結(jié)果——這次沒掉下來!
城下的宋軍看到先鋒這么牛,士氣高漲,無不拼命,趙匡胤三個月都沒打下來的太原重鎮(zhèn)就此攻破,劉繼元出降,北漢亡。
看來,攻堅戰(zhàn)就需要呼延贊這樣的牛人!
趙匡義高興的提拔他,但他做不好大官,趙匡義只能繼續(xù)讓他做個小頭領(lǐng),呼延贊只想上陣殺敵,屢次請求,甚至當(dāng)趙匡義面耍了一套武藝,面不紅,氣不喘,終究因為年紀(jì)大了,趙匡義沒同意。
呼延贊以為自己誠意不夠,居然在全身刺字,刺字是大宋刑罰之一,但他不管,全身刺上“赤心殺賊”,連老婆孩子仆人也都沒放過,幾個兒子耳后還刺上了“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笔€字。
呼延贊這種人在生活中不多見,他們算的上“純正”之人,往往是個直腸子,沒有城府和心機(jī),他們多數(shù)行為可能不被理解,是很多人眼中的異類,但他們通常是個好人。
真宗時,有一次要補(bǔ)選軍校,很多人都在說自己立功,以至于吵得不可開交。唯獨呼延贊說:“我月薪用不到一半,陛下已經(jīng)很照顧我了,我沒怎么報效國家,恐怕福多了就會有禍,因此不再求升遷。”
朝廷一片掌聲!人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