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展中的身體隱痛 皇帝的壽命與政治穩(wěn)定
沒有人能夠萬歲,即使所有人稱他為萬歲。
對于普通人來說,身體只是自己的,影響的是一個家庭的命運;對于那些皇帝們,他們的肉身,就不僅是其自身的,還是政治的、國家的。此時,一個國家?guī)浊f人的安危,系于一個一百多斤肉身的疼癢,或許,被那些隱秘的病灶或病毒所決定。這是我們熟悉的疾病政治。
歷史上,皇帝們的身體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讓整個國家如坐針氈。尤其那些不僅不能“萬歲”,連普通人平均壽命都活不到,則成為王朝命運的晴雨表。就像北宋,連續(xù)三個“短命鬼”,造成北宋被滅的靖康之恥,其積弱命運也與此有關。而檢索歷朝帝王,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凡大有為之君,須有五十歲以上的年壽;帝王們多夭,遂加速了王朝的沒落,王朝后期帝王多短命也成為一種歷史現(xiàn)象。
短壽北宋與短命趙氏
北宋是一個始終無法像漢唐一樣元氣充沛的軟弱王朝,與不夠硬朗的國運相應的是,趙家帝王們身體同樣不夠硬朗。
北宋始終沒有出現(xiàn)一個像漢武帝、康熙一樣的大有為又高壽的皇帝。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共有九個皇帝,卻只有最后一個皇帝宋欽宗超過六十歲。而且他只能算作5%的宋朝皇帝,因為十六歲登基,只當了兩年皇帝他就被金國掠走,余生34年是囚徒。在金國的囹圄中,他活得越長越受辱,其年壽長短對宋朝沒有了什么意義,只會讓他弟弟宋高宗趙構擔心吧;而其父宋徽宗雖則在位十六年,活到了五十四歲,但人生最后八年卻是在寒冷的東北五國城瑟瑟中結束的。
在北宋一朝,宋太祖趙匡胤享年50歲,在位17年;宋太宗趙匡義年壽59歲,在位22年;宋真宗趙恒55歲死,在位26年;宋仁宗趙禎活了54歲,在位42年。從宋英宗,連續(xù)三位皇帝“夭折”,宋英宗趙宗實終年36,在位4年;宋神宗趙頊享年38歲,在位19年;宋哲宗趙煦終年25歲,在位16年。
在任何的終身制專制體制下,帝王們年齡和健康就是影響國家命運的大事。宋英宗登基時三十多歲,正是精力旺盛之際,政治經(jīng)驗初具,其本人很勤勉有抱負,期望振興趙宋王朝。趙宗實卻體弱多病,繼位之初即大病一場,僅僅在位四年,壯志未酬,疑為心腦血管疾病駕崩。
1067年,宋英宗的壯年夭折,打亂了正常的讓太子鍛煉些年頭再繼承皇位的傳統(tǒng),使得年輕氣盛、沒有多少政治經(jīng)驗的二十歲太子趙頊登基,是為宋神宗。事功心切的他與“拗相公”王安石一起,掀起了革命式疾風驟雨的改革,傷了宋朝的元氣,本來,假以時日,宋神宗來得及調整“極左政策”,將改革以溫和的方式進行到底。然而,趙頊的身體卻出現(xiàn)了問題,1084年(元豐七年)秋宴,“忽暴得風疾”,被認為中風,第二年春天去世。宋神宗可謂歷代王朝后期難得一見的英明君主,其38歲而死,成為了北宋迅速走向衰亡的帝王轉折點。在北宋命運的關口,上帝“送給”它一個有機會振作的宋神宗和王安石,但又由于前者的夭折又讓這個機會溜掉了。
連續(xù)兩位不到四十歲的皇帝隕落,造成了年僅10歲的趙煦成為新皇帝,王安石變法被太后“翻大餅”廢除,等到太后死后、18歲皇帝親政,卻意氣用事,再次激烈推行王安石新法,重新與西夏開戰(zhàn),國家又被翻了一次“大餅”,即所謂對其父親的“紹述”。而其中新黨舊黨幾番上臺下臺、殘酷打擊報復。只可惜,宋英宗更是一個短命鬼,據(jù)說是縱欲過度,25歲死掉,曾經(jīng)生過的一個兒子三月而夭。而后,宋哲宗的弟弟、18歲的趙佶登基,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宋朝的滅亡指日可待了。
從宋神宗1067年上臺到宋哲宗1100年死掉,北宋皇帝的非正常死亡讓國家政策出現(xiàn)極端式的“折騰”,近三十年下來,國家政治、軍事、經(jīng)濟、社會等各方面實力消耗殆盡,各方面人才也不斷凋零,等到18歲的宋徽宗上臺,他風流輕佻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注定將祖宗之業(yè)判了死刑。
如果是顢頇剛愎的暴君,他的壽命越短人民越高興;不過,對于那些希望有所作為并有相應能力的帝王,短壽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不幸,整個王朝的命運也大受影響。如果帝王們健康長壽,“萬壽無疆”,至少對于社會穩(wěn)定有利。
在北宋,雖然成功避免了漢末外戚、唐末宦官隨意立廢皇帝的人為帝王更換,也沒有嬰兒皇帝的荒唐劇,卻由于皇帝們盛年夭折,出現(xiàn)了政局不斷變化,帝王政策反復無常的痼疾。對于一個王朝來講,這是導致動蕩衰亂的重要因素。
王朝后期帝王多夭
北宋皇帝年壽不大,主要缺少高壽的有為君王,而希望有為德后期帝王又逢短命。在王朝后期,帝王們常常夭折,是不少王朝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般帝王們過了四五代之后,龍子龍孫的身體素質就開始很差起來,要么是生不出兒子,要么早早完蛋。帝王們多夭,加速了王朝沒落;而王朝衰亂又促進帝王們短命。
在西漢,在漢朝最長壽的漢武帝享年70歲、在位54年后,其后的皇帝也沒活過四十五歲的,尤其到了最后的三位皇帝,漢哀帝劉欣終年26,漢平帝被王莽毒死于14歲,漢少帝被殺時21歲。在東漢,自漢光武帝劉秀享年63歲、在位33年,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終年48歲、在位18年,以后的11位皇帝的壽命竟然沒有超過36歲的,不斷更換的年幼皇帝在宦官和外戚的專政下,王朝的命運可想而知。
唐朝二十一帝,唐太宗享年五十一歲,在位24年;武則天享年82歲;唐玄宗終年78歲,在位45年。但是,從806年開始的唐朝十個皇帝,唐憲宗43歲被宦官殺害,唐敬宗18歲被宦官謀殺,唐哀帝17歲被朱溫毒死,其余的多是都沒有活過50歲,其余5個都是在30多歲病死。
明朝十六帝,朱元璋最為高壽,活了71歲;明惠帝朱允炆26歲時被叔叔朱棣搶位不知所終;明成祖朱棣終年65歲;此后的明朝7位皇帝,僅有一位活了了41歲,其余都在30歲而夭;在嘉靖皇帝享年60、在位45年后,明朝后期的5位皇帝,除了萬歷活了58,其余的也在40歲之前死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高壽皇帝最多的朝代,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竟然活了89歲;他的爺爺康熙雖然在位61年,壽命69歲;努爾哈赤享年68,嘉慶皇帝終年61歲,道光皇帝終年69歲。但是,到了清王朝末期,愛新覺羅氏的帝王們也開始夭折:咸豐皇帝終年31歲,同治19歲,光緒38歲。
王朝后期皇帝身體差,來自于先天遺傳和后天縱欲。歷朝從創(chuàng)業(yè)皇帝過了幾代之后,皇帝越來越忘卻開國君主們天下時的艱苦奮斗精神,深宮中長大的后期帝王就容易不注意鍛煉身體,迷戀女色,生活高度腐化,自身身體素質嚴重下降,造成四五代之后龍子龍孫的先天素質下降。而絕對權力讓人迷狂,那些病癆鬼皇帝多數(shù)不知道自律,在欲望放縱中自然使得身體雪上加霜,最后年紀輕輕即夭折,也在預料之中了。就像宋哲宗,身體本來不好,卻難以對女色等誘惑,最終二十歲死掉,這并非個案。
可以說,在王朝后期皇帝夭折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多了。而這些不斷變換的柔弱帝王們,也就加速了王朝的加速衰落。王朝的沒落和帝王夭折互為因果。
兩位38歲死掉的改革皇帝
毛澤東瞭望歷史田野的時候,心目中矗立著五位入他法眼的帝王,他們的年壽分別是:秦始皇終年50歲,漢武帝70歲,唐太宗51歲,宋太祖50歲,成吉思汗67歲。其他歷史上著名的有為君王,漢文帝享年46歲,在位24年,漢景帝48歲,在位17年;曹操享年66歲;明成祖享年65歲,在位25年;康熙68歲??梢哉f,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想要有一番作為,總要幾十年的時間,所以要有五十歲左右的壽命。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正是由于太過短促,讓一些謀求變革和國家富強的帝王,雖有凌云壯志,卻在時間面前敗在陣來,“出師未捷身先死”,王朝與歷史的希望也因此熄滅。就像宋朝的宋神宗和清朝的光緒帝,兩位皇帝都是在38歲而死。如果都能活到50歲,宋朝和近代中國面貌都將重塑。
假如宋神宗能夠活到50歲,也即是能夠活1100年,君臣還可以對偉大的改革調整,對一些過激政策進行修正,就不會出現(xiàn)宋神宗死后很快激進的廢除所有改革措施,等到宋哲宗親政又極左的恢復改革,皇帝身體的“蝴蝶效應”,扇起來的是蘇軾等無數(shù)臣子的命運以及大宋王朝的劫數(shù)。
如果光緒不在慈禧死的前一日駕崩,繼續(xù)活下去親政,假設能夠活到1920年,那么,康有為們的君主立憲也許能夠有機會實行;當年漢武帝不是把奶奶熬死后才獲得實權的,可惜,光緒身體太不好。而作為立憲改革的標桿,隨著光緒死掉和其后出現(xiàn)的宣統(tǒng)小皇帝的鬧劇,中國社會立憲改革的道路已經(jīng)堵死,隨后革命成為半個多世紀滌蕩中國的強音。
在血統(tǒng)繼承和終身制的皇帝位置上,一個人的身體已經(jīng)不再是他們個人的了。而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縱欲、貪欲,除了少數(shù)帝王,多數(shù)皇帝們因疾病而非正常死亡的概率很高,雖然是一種偶然的個人命運。不過,絕對權力下這種身體健康、年壽的偶然性,在專制帝王時代,往往會改變歷史河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