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鄭和下西洋背后的疑問 尋找朱允炆需要去六次?

2017-03-09 19:56: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朱棣為什么讓鄭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時朱棣已經(jīng)死了),從永樂三年一直找到永樂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就已經(jīng)到了印度

朱棣為什么讓鄭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時朱棣已經(jīng)死了),從永樂三年一直找到永樂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就已經(jīng)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帶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如果倉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里還遠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劉翔一般的速度飛奔了。尋找一個生死不明的廢帝,根本用不著下西洋這么多次。

燕王的人馬已經(jīng)到達了南京金川門,建文帝打算出迎,左右人等都散去了,只有幾個貼身侍從在旁邊。建文帝嘆息說:“我沒臉相見啊!”于是在宮里放火自焚了。燕王高風亮節(jié),摒棄前嫌,派遣太監(jiān)前往救援,可惜來不及了,只從大火中把建文帝的尸首搶了出來。燕王哭著說:“你果然如此癡呆啊,我來是為了幫助你做好皇帝,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

中國古代有一本書叫《春秋》,有一個歷史時期叫春秋時期,另外,還有一種寫歷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筆法。上面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奪帝位后,史官運用春秋筆法描寫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當我們查閱中國的史書時,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遭遇春秋筆法了,那些毫無出處和佐證的歷史根本沒有參考價值。更可怕的是,許多史官在皇權(quán)的威懾下胡言亂語、胡編亂造,誤導我們這些后世的閱讀者。建文帝之死就是一宗無頭案。當時宮中大火也許是真的,但那些給朱棣臉上貼金的描寫,你要真信,就上當了。建文帝也許的確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了,這讓他的叔叔朱棣十分煩惱。如果這個侄子還活著,可以逼迫其“退位”給自己;如果這個侄子的尸首找到了,舊帝死了,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tǒng),成為新皇帝。找不到建文帝,朱棣只能編一套瞎話,說這個侄子想不開,放火燒死了他自己,龍椅自然也就該由叔叔來坐了。

朱棣當上皇帝,按說這宗無頭案也就過去了。然而朱棣在位期間,命令手下一位太監(jiān)率領(lǐng)龐大的艦隊和士兵,劈波斬浪,耗資無數(shù),多次下西洋,讓人不禁疑惑朱棣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不是為了尋找那個人間蒸發(fā)了的建文帝?

找個逃跑的廢帝,用得著七下西洋嗎

那個太監(jiān),就是大名鼎鼎的鄭和。其實他本名不叫鄭和,而是姓穆罕默德,一聽這個姓就不是祖籍中土的人士。實際上,鄭和的祖先原本是中亞貴族,在元朝初年遷到了中國,后來定居于云南,取了一個漢姓“馬”,與穆罕默德的“穆”字諧音。鄭和本名馬三寶,12歲的時候,飛來橫禍,明軍打到了云南,他被抓進了軍營,閹割后做了太監(jiān)。不幸中的萬幸是,他跟對了主子,進入了燕王府做事,這位燕王,當然就是后來的明成祖朱棣了。

朱棣對這個馬三寶非常賞識,在發(fā)動叛亂后,馬三寶還為朱棣立下了戰(zhàn)功,看來這個太監(jiān)絕非常人。打下江山之后,朱棣論功行賞,賜馬三寶“鄭”姓,改名鄭和,授予四品官職?;实圪n姓對于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許多一品大員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鄭和多么受到朱棣的器重。

永樂三年(即1405年),鄭和奉皇帝的命令,率領(lǐng)28000余人、40余艘船,從蘇州劉家河出發(fā),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壯舉。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鄭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為止,鄭和帶隊總共7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員、船只規(guī)?;旧隙己偷谝淮螞]有什么差別。按照永樂皇帝朱棣的詔書,下西洋的目的是揚我天朝國威,讓四方蠻夷歸服。不過根據(jù)《明史·鄭和傳》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也就是說,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鄭和去尋找這個廢帝的下落。

這的確是一個貌似合理的下西洋理由。在儒家思想的灌輸下,古代中國人非常熱衷于維護“正統(tǒng)”,朱棣雖然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但按照正統(tǒng)的說法,朱元璋的位子是要傳給大兒子的,大兒子早死,所以才傳給了大兒子的大兒子,也就是后來的建文帝,皇位根本沒有朱棣什么事兒。朱棣奪位之后,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儒方孝孺拒絕為他服務,披麻戴孝在朝堂之上寫下“燕賊篡位”,憤怒的朱棣滅了方孝孺的九族后還不解恨,連帶著方孝孺的弟子、朋友一并殺戮,這就是所謂的滅十族。

這種維護正統(tǒng)的觀念在古代異常強大,所以一天不能確定建文帝已經(jīng)死了,朱棣一天都不能安心。這樣看來,讓自己的心腹鄭和興師動眾地去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并不算是鋪張浪費,事關(guān)自己的寶座,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但是這個理由無法解釋朱棣為什么讓鄭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時朱棣已經(jīng)死了),從永樂三年一直找到永樂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就已經(jīng)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帶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如果倉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里還遠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劉翔一般的速度飛奔了。尋找一個生死不明的廢帝,根本用不著下西洋這么多次。

所以,尋找建文帝最多只能算是個附帶任務。那么揚我國威是不是主要任務呢?明朝的確有這樣的傳統(tǒng)。朱元璋開國之初,就派人奔赴日本國和東南亞各王國,宣布現(xiàn)在中土是明朝了,各位要積極前來朝貢,還把許多東南亞王國列為“不征之國”,那意思就是天朝不會派兵攻打你們,你們不用害怕,我天朝過去不稱霸,現(xiàn)在雖然強大了,但還是不打算稱霸,只是你們一定得來朝貢??!

明朝建立的事情,經(jīng)過朱元璋這么大肆宣傳,早就被東南亞各國所知曉了,本來不需要再去宣傳。不過朱棣篡位之后,為了打扮自己的“正統(tǒng)”形象,還是很有必要再次對外宣傳宣傳,讓國際友人都知道自己是如假包換的明朝新皇帝。

鄭和下西洋在外交上的確下足了功夫,每到一國,就和國王搞好關(guān)系,撒下大把的財物,力邀國王派出使節(jié)回訪天朝,甚至有些國王還親自動身回訪天朝。當然,那個時代不是聯(lián)合國里一國一票,大家平等的當代,當年那些東南亞國家國王雖然貴為國家元首,其實比部落酋長強不到哪里去,隨便帶一些土特產(chǎn)去明朝,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順便旅游一下見見世面,還不用自己掏路費,何樂而不為呢?有些小國國君甚至在旅游期間,病死在大明王朝境內(nèi),真是此間樂,不思蜀??!

但話分兩頭說,如果鄭和下西洋真的是為了揚我國威,建立睦鄰友好關(guān)系,明朝似乎也太不值得了。首先論實力,當時鄭和接觸的這些東南亞、南亞國家沒有一個能上臺面的,不論人口、面積還是經(jīng)濟,和明朝至少差兩個數(shù)量級。一頭獅子愿意和一群狼睦鄰友好一下,卻肯定懶得搭理一群老鼠。生物界的規(guī)律如此,古代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如此,弱國無外交。第一次下西洋,鄭和這個老江湖就已經(jīng)把這些小國的實力摸得八九不離十了,揚我國威的目的也已經(jīng)達到了,沒必要再浪費財力再下西洋了吧?

其次論距離,鄭和拜訪的一些國家甚至遠在印度洋的西海岸,那些阿拉伯部落和非洲沿海部落除了給天朝送來幾只長頸鹿,讓天朝誤以為是麒麟之外,還有什么利用價值呢?就算是為了交朋友,也沒必要帶上兩萬多士兵和幾十艘大船過去吧?

千萬別低估朱棣與鄭和的智力,這一君一臣完全可以位列最精明的一批中國人之列,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只是腦子發(fā)熱,才干出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不會,絕對不會!這君臣之間一定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鄭和連下西洋,其實是為了執(zhí)行某些秘密任務。

差錢,還是差錢

下西洋行動的總策劃是朱棣,因此我們得站在朱棣的角度來想問題。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的皇帝,朱棣要處理的重大問題無非是兩件事,一件是國防,要時刻警惕元朝的后裔——蒙古人卷土重來。朱棣雄才大略,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直面北方的挑戰(zhàn),并數(shù)次御駕親征,大大削弱了蒙古各部的實力,使蒙古鐵騎幾十年間不敢越雷池一步。鄭和下西洋顯然和國防扯不上關(guān)系。

另一件就是內(nèi)政了,朱棣面對一個老爸朱元璋留下的難題:差錢。

其實我們在第六篇中就已經(jīng)談到,中國境內(nèi)金礦和銀礦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屬作為貨幣的古代,一旦中國的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經(jīng)濟總量和貨幣總量的矛盾就會日益突出。朱元璋一開始試圖沿用元朝印制紙幣的老辦法,發(fā)行大明寶鈔來增加貨幣供應量,與日益增長的經(jīng)濟總量相適應,結(jié)果由于無法控制紙幣的貶值問題,大明寶鈔可恥地失敗了,民間依舊用銅錢作為貨幣。

但是銅錢本身是賤金屬,一枚銅錢的價值很小。在小額交易中銅錢還是很方便的,比如買棵白菜、打瓶醬油什么的,但是經(jīng)濟越發(fā)展,就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大額交易,這時銅錢的麻煩就來了。大額交易對銅錢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古代銅的開采量受到技術(shù)落后和銅礦難尋的限制,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同時從鑄造角度看,鑄造一批銅錢和鑄造一批銀幣所費工時基本一樣,但是平攤到每枚錢幣上,銅錢的鑄造成本同它本身的價值相比,就非??捎^了,相反銀幣由于本身價值高,所以鑄造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