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場中的奴才 為何文武百官都稱奴才
清代官員,常常自稱“奴才”,既見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現(xiàn)在官員覲見皇帝之時。今天人們對此似乎難以理解,但在清代,卻是情理中之事。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中國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中,是一個常見詞匯。魏晉以降,常常作為賤稱、卑稱或詈罵之詞,出現(xiàn)于歷史記載之中?!稌x書》卷101《載記第一·劉元?!罚骸胺f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同書卷103《劉曜載記》:田崧罵楊難敵曰:“若賊氐奴才,安敢欲希覬非分,吾寧為國家鬼,豈可為汝臣,何不速殺我”?!段簳?、《北史》及《通志》等書《爾朱榮傳》:“葛榮之徒,本是奴才”。《舊五代史》卷70,姚洪責(zé)罵董璋:“爾本奴才,則無恥,吾忠義之士,不不忍為也”。《資治通鑒》卷102《晉記二十四》:“慕容評,真奴才,雖億兆之眾不足畏,況數(shù)十萬乎?”至明清時期,宮內(nèi)宦官常常自稱為奴才,也被人罵作奴才,如《明史》卷244《楊漣傳》:“漣大罵: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駕,若曹不聽入,欲何為?”。
另一方面,在北方民族中,臣與奴才本屬一意,并無多少分別。如《宋書》卷74《魯爽傳》:“虜群下于其主稱奴,猶中國稱臣也”?!锻ㄖ尽肪?36同此:“北方群下言于其主稱奴,如中國稱臣也”。《隋書》卷84《北狄》:“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北史》、《通志》同此說)臣與奴才二詞通假,起自于北方,由來已久。清入關(guān)以前,奴才一詞已出現(xiàn)于官方文獻中,《清稗類鈔·稱謂類》:“當(dāng)未入關(guān)以前,滿洲曾貢獻于高麗,其表文,自稱‘后金國奴才’。可見奴才二字之來歷,實為對于上國所通用,其后逐相沿成習(xí)耳。”可見,滿洲舊俗,以奴才與臣相等,并不以為有辱國體。
清廷起于北方,滿語中有阿哈(Aha),漢語意譯為“奴才”。沿其舊俗,奴才一詞在社會上也得以廣泛使用,當(dāng)時及后世各種小說中也常有反映?!都t樓夢》33回:賈政說寶玉“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罷了”。32回:“這會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們奴才了?!钡?回:“李貴等一面撣衣裳,一面說道:哥兒可聽見了?先要揭我們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賺些個體面,我們這些奴才白陪著挨打受罵的。”第39回,襲人笑道:“拿著我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的我們呆呆的等著?!薄秲号⑿蹅鳌返?回:“咱們這個當(dāng)奴才的,主子就是一層天,除了主子家的全得靠后?!鼻濉た咨腥巍短一ㄉ取ぢ牥蕖罚骸罢胖推纷吖放抨牐甲隽烁吖?jié)清風(fēng)大英雄!”《儒林外史》第27回:“被他媽一頓臭罵道:倒運的奴才,沒福氣的奴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暗想:“在這奴才手里討針線,好不爽利,索性將皮箱搬到院里,自家便當(dāng)?!痹诤芏鄷r候,奴才及其衍生詞語都是賤稱和含有貶意的,如《紅樓夢》第45回,賴嬤嬤轉(zhuǎn)述斥責(zé)自己兒子的話:“你一個奴才秧子,仔細折了福!”
入關(guān)后,這類詞語有時也出現(xiàn)在正式官方文獻中和煌煌上諭之中,如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帝上諭中有“此等卑污之習(xí),皆始自包衣下賤奴才”之語在此種背景下,稱謂用語中出現(xiàn)“奴才”一詞,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了。那么,清代官場及官方文獻中何時開始正式規(guī)范“奴才”這一稱謂,并逐漸形成一代制度呢?
資料表明,清入關(guān)后,在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內(nèi),并未對奏章中稱奴才或稱臣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沿襲入關(guān)前滿洲舊俗,旗人面見皇帝及在給皇帝的奏折中,有用臣的,也有自稱奴才的。順治、康熙時期,并無相關(guān)規(guī)定?!稓J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九:雍正元年八月,清廷試圖統(tǒng)一相關(guān)稱謂:“凡奏章內(nèi)稱臣、稱奴才,俱是臣下之詞,不宜兩樣書寫,嗣后著一概書寫臣字。特諭?!?亦見:《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卷2與此同)雖然如此,我們看到,雍正時期的奏章中,仍然是兩稱并存,同為旗籍官員,既有稱臣的,也有稱奴才的。漢文文獻如此,滿文文獻也如此。如滿文文獻中,雍正四年四月,“寧夏將軍席伯等奏報嚴管駐防邊塞滿洲兵丁折”,后附署名為“將軍臣席伯、副都統(tǒng)臣蘇圖、副都統(tǒng)臣蘇穆爾濟”,雖為旗籍官員,奏折中署名自稱為“臣”。而同為駐防將軍,雍正四年十月,荊州將軍吳納哈奏折中,自稱“荊州將軍奴才吳納哈謹奏:為奏聞事”,正文開頭即稱“竊奴才看得”云云(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下冊,黃山書社1998年版,第1407頁),雍正帝亦并未因自稱“奴才”、“臣”而表示批評或斥責(zé),而是照常批以“知道了”等語。
直到乾隆前期,此種兩稱并存的情況仍然可以見到。筆者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中見到,乾隆十年,鑲黃旗官員策楞奏折中自稱為“兩廣總督臣策楞,謹奏為請旨事”,而同為高官,乾隆十三年,安徽巡撫訥敏在奏折中通篇自稱奴才,“安徽巡撫,奴才納敏,跪奏為奏明仰祈睿鑒事:奴才蒙皇上天恩,補授安徽巡撫”云云。同為旗員,稱臣與奴才均有,且不分文武,兩稱并存。
然而,乾隆前期,旗員稱呼問題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變化。一個典型事例是,乾隆六年,貴州官員張廣泗上奏請求將長子留在自己身邊,按制外放官員成年子女不得留于任所,以免造成以“衙內(nèi)”身份擾亂地方的情況出現(xiàn),但有特殊情況可以提出將子女一二人留于身邊。這一奏折本身并無什么問題,但張氏奏折中,自稱為臣,而將兒子稱為奴才,乾隆帝為此專門下旨,對張進行訓(xùn)斥:“張廣泗奏請將伊子隨任一摺,據(jù)稱仰懇天恩。俯準臣長子奴才張極暫留任所等語。張廣泗系漢軍,請將伊子隨任,原為一已私事,折內(nèi)應(yīng)寫奴才。乃自寫臣,伊子寫奴才,殊屬不合,可寄信訓(xùn)飭之。”乾隆諭旨中特地提出張氏為漢軍旗人,私事折內(nèi)自稱為臣,而將兒子張極稱為奴才,“殊屬不合”,指出正確的作法是私事奏請,“折內(nèi)應(yīng)寫奴才”。這表明,雖然旗籍官員奏章中仍然兩稱并存,但這一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清廷的注意,對于旗下官員私事折,已經(jīng)開始要求稱“奴才”,以維護滿洲舊俗。
至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對官員自稱進行規(guī)范。不過,這一次與雍正元的要示統(tǒng)一自稱為“臣”不同,乾隆帝要求公事與私事分開辦理:“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后頒行公事折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p>
至此,清代官場稱謂中,奴才與臣的稱呼規(guī)矩基本確定?!肚灏揞愨n·稱謂類》記載了奴才稱呼運用的基本情況:“不獨滿洲也,蒙古、漢軍亦同此稱,惟與漢人會銜之章奏,則一律稱臣。”同時,“漢人之為提督總兵者,稱奴才,雖與督撫會銜,而稱奴才如故,不能與督撫一律稱臣也。王公府邸之屬員奴仆,對于其主,亦自稱奴才?!?/p>
大體上說,官方文件及正式場合稱奴才的,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滿洲等旗下官員,覲見皇帝、皇后時,自稱奴才。在奏折中也使用奴才這一自稱,無論官職尊卑,甚至官居大學(xué)士、尚書之職,仍然自稱為奴才。而漢族官員無論在覲見還是奏章中,都自稱為臣。這時稱奴才,顯示出清自乾隆以后,對滿洲舊俗的極力維護。其背后,則是這一時期,旗人集團受到漢俗影響的加劇。乾隆時期,一些旗籍貴胄與高官,對漢文化的熟練掌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乾隆本人也是漢文化的踐行者,但為了扼止這種趨向,朝廷對“國語騎射”的強調(diào)也較前加強。正因為如此,乾隆時統(tǒng)一旗員對上稱謂時,一反雍正初年的態(tài)度,規(guī)定除公事折以外,一律回歸舊時的“奴才”稱呼。同時,這一稱呼也體現(xiàn)出旗人與皇家的一種親近關(guān)系。其中包括八旗漢軍人員,也視同滿洲人員,覲見或上折時均稱奴才。這也說明,在八旗中,雖然漢軍地位、待遇都低于八旗中的滿、蒙旗人,但清廷從未把他們完全等同于漢人,比如,八旗選秀女時,漢軍從來都是列入備選序列的,也說明了身份上的一致性。區(qū)別稱謂,一方面保存了滿洲舊習(xí),另方面也體現(xiàn)出正式場合中,滿漢官員一體。其原則是區(qū)分公與私,公事稱臣,其他事項則仍可稱奴才?;实蹖τ谧嗾壑蟹Q謂不合要求的情況,曾專門下諭申斥,如乾隆三十八年,御史天保、馬人龍二人會銜上奏,報告監(jiān)考教習(xí)情形,因旗人天保在前,所以折中二人一體稱奴才。乾隆對此大為不滿,專門進行糾正:公事奏折,滿漢官員均應(yīng)稱臣,“今天保、馬人龍此折,朕所不取”,強調(diào):今后滿漢會奏公事折,要一體稱臣。但是,嘉慶以后,旗下官員漸漸恢復(fù)舊俗,常常是無論公事私事,均自稱奴才,只有與漢臣一同會銜上奏時才一體稱臣。
第二種情形:清制中,武職官員對皇帝,也自稱為奴才,雖然與督撫大員會銜上奏,都自稱為奴才。究其初制,或有深意,但行之既久,則視為習(xí)慣。乾隆三十八年,涼州鎮(zhèn)總兵喬照在升職后的謝恩折中自稱為臣,既違背了武職人員稱奴才的慣例,也違背了謝恩折稱奴才的制度,遭到乾隆帝嚴斥:“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喬照豈容不知?雖臣仆本屬一體,稱謂原無重輕,但喬照甫加總兵,即如此妄行無忌,足見其器小易盈,著傳旨嚴行申飭?!被噬系囊馑?,無非是說喬照這人器量太小,剛一升了個總兵,就志得意滿,以大臣自居。乾隆三十九年,福建提督甘國寶奏請陛見,請安折內(nèi)自稱為“臣”,受到乾隆申飭,“此皆無知寡識所為”,并再次重申:“向來武職具折,例稱奴才,”“著傳諭各督撫、即行知照各提鎮(zhèn),一體恪遵,毋致違舛?!?/p>
此種規(guī)矩為后世所沿用,道光六年,副都統(tǒng)兼西寧辦事大臣穆蘭岱在奏折中自稱為臣,遭到道光帝嚴斥,此前你一個武職人員,因為與漢員會同奏事,所以稱臣,這次你單獨上奏,竟也稱臣,“仿效文職,殊屬非是”。道光帝在上諭中還強調(diào)說:“此際各省將軍都統(tǒng)等奏摺,并無一繕寫臣字者”(《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卷103),可見,武職人員一概稱奴才而不稱臣,已成慣例。
至咸豐二年,將武職稱奴才之規(guī)矩推廣至武科舉人,令“嗣后中式武舉引見。俱一律奏稱奴才。如再有錯誤。即將該提調(diào)等奏參。”
清末,反滿浪潮迭起,人們對旗員與漢官的不同稱謂多有議論,清廷宣布:“我朝滿漢文武諸臣,有稱臣、稱奴才之分。因系舊習(xí)相沿,以致名稱各異。……當(dāng)此豫備立憲時代,尤宜化除成見,悉泯異同。嗣后內(nèi)外滿漢文武諸臣陳奏事件,著一律稱臣,以昭畫一而示大同,將此通諭知之?!?《大清宣統(tǒng)政紀》卷30)推行不久,清王朝即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土崩瓦解了。
清自乾隆時確定此制,并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其初制,本意在維護旗下舊俗,提示旗籍與武職人員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保持所謂“國語騎射“,隨時準備效忠于王朝統(tǒng)治,這也推動了這一稱呼在社會上的廣泛使用??陀^上,這一稱謂也區(qū)別了旗人與漢臣的身份,“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魯迅先生說“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這并非因為是‘炎黃之胄’,特地優(yōu)待,賜以嘉名的,其實是所以別于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于‘奴才’”。這當(dāng)然是排滿浪潮影響下對“奴才”一詞的理解,卻也道出了清代旗人與民人身份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