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順治陵寢為何成為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2017-03-11 23:46: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順治臨出宮時,已將后事做了安排。并寫了一道上諭放置在御案上,太監(jiān)們找不到皇上,便將這道上諭稱為遺詔。諭詔中定玄燁為皇太子,持服二十

順治臨出宮時,已將后事做了安排。并寫了一道上諭放置在御案上,太監(jiān)們找不到皇上,便將這道上諭稱為遺詔。諭詔中定玄燁為皇太子,持服二十七日后即帝位,又命四大臣輔政云云。此詔一傳,各王公大臣異常驚疑,言昨日早朝皇上尚康健如恒,怎一夜之間就晏駕黃泉了?且遺詔中亦未說明病源,甚奇甚怪!一時朝野議論紛紛,有謂順治因皇太后逼迫而服藥自盡者,有云因感受時疫而暴崩者,有言因董妃之故而匿跡山野者。不管群臣有千般疑惑,萬種猜測,當(dāng)下還得照例哭臨,扶8歲新主玄燁登基,次年改元康熙。順治朝從此成為過眼云煙。

幾十年后,康熙大帝率部西征噶爾丹叛亂,大獲全勝。志得意滿之際,便想起五臺山上的父皇,遂產(chǎn)生了前去看望的打算。當(dāng)年順治遁入空門后,在五臺山絕頂處修了三間草房,終日念禪打坐?;侍笏純荷跚袝r,便帶孫子康熙出京,以上五臺山清涼寺進香為名,與兒子晤面。但當(dāng)她每到清涼寺,卻又見不到兒子的蹤影,怕百姓生疑,不敢久留,只好對門空淌幾滴相思之淚。后來太后年老體衰,已不能遠行,便差人每年到五臺山修廟,并密探暗訪順治帝的行蹤,但至死亦未尋到。

此時的康熙已到不惑之年,在勝利的喜悅中又動了父子天性,遂下旨南巡,臨幸五臺。待一行車馬人流到五臺山后,康熙將侍從留在山中,一人悄聲不語地走進清涼寺,再由一老方丈領(lǐng)至山頂極峰處茅屋前,獨自進屋面父。只見一白發(fā)老僧,靜坐打禪,紋絲不動,宛若枯人朽木??滴跬嗽S久,斷定此人必是父皇,忍不住雙膝跪到老人身前,泣哭不已地說道:“父皇,兒來了!”

只見那老僧雙目微睜,復(fù)又閉攏,其態(tài)如初,不再理會。康熙不禁熱淚橫流,停了半晌,不見老僧有何表示,只好悄然退出茅屋。臨走時特囑門外的方丈不準(zhǔn)聲張此事,以后要好生看待此老僧,必有重賞,方丈合掌點頭連連稱是。

此時正值深秋,浮云古木,冷風(fēng)撲面,空中雁陣,哀鳴遠去,使人備感凄愴悲涼??滴醺锌f千,仰面目送天際浮云過雁,低頭眺望深谷溝壑,深嘆一聲,悶頭緩步下山離開五臺。

康熙離開五臺山后,關(guān)于順治出家并終了五臺的傳聞,在社會上越傳越廣。而那絕色美人董小宛,竟紅顏薄命,好端端一個如花似玉美人,竟謝卻紅塵,不能不令蕓蕓眾生扼腕嘆息。時國子監(jiān)祭酒、江南名士吳梅村曾作《清涼山贊佛詩》,以詠順治、董小宛之事。其詩有云:“雙成明靚影徘徊,玉作屏風(fēng)壁作臺。薤露雕殘千里草,清涼山下六龍來?!焙笕擞懈綍湓娬哒f,其中“雙成”及“千里草”字句,是暗指董妃,清涼山是五臺山上一峰,是暗指世祖出家??滴醯垡簧残椅迮_山共計五次,暗喻順治帝和康熙帝共來六次,即“清涼山下六龍來”一句。

據(jù)傳,康熙皇帝直到順治帝老死五臺山,方才不去,只是秘密派人將父皇生前使用的一把扇子、一雙鞋子帶回,埋入清東陵孝陵地宮,而作為順治皇帝本人,壓根就沒有入葬陵寢。

這個神奇的傳說,隨著野史和筆記小說的廣泛傳播,使許多人深信不疑,并發(fā)揮了神奇效用。以至在二百多年過后,清東陵遭到一次次慘不忍睹的洗劫時,順治皇帝的孝陵成為所有陵寢中惟一沒有遭到盜掘的陵墓。因為所有的盜掘者都知道,地宮中那把扇子和一雙鞋子是不值得一盜的。這實在是順治皇帝不幸之中的萬幸!這個意外結(jié)局,也是順治皇帝生前所料想不到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