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京城最大的茶館 顧客多來自王府大宅
如今,在北京的胡同里,各類茶餐廳異軍突起,這些茶餐廳環(huán)境清新雅致,不僅有各種口味的茶飲,還有可口的快餐,令不少都市白領趨之若鶩。
事實上,在數(shù)百年前,老北京人的生活同樣離不開茶。不管是富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大家都喜歡喝茶。那時候,北京的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就是各類茶館和茶葉鋪。
雖然在很多文學作品以及史料中,還留有人們在茶館里的生活情景,但這些茶館大多消失不見。
如今,地安門外大街路東一座名為天匯大院的雜院,破敗不已。很多人想象不到,一百多年前,這里曾經(jīng)車水馬龍,當年,這里正是名噪京城的“八大軒”之首:天匯軒茶館。
位列八大軒之首
有文字記載,天匯軒茶館建有房屋上百間,有雅座、庭院,還有為客人制作滿漢餑餑的烤爐房以及大的馬車停車場。當年天匯軒茶館老板張文奎的外孫劉慧中講述到,天匯軒是一座包容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場所。上至皇宮中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下至車把式、蹬三輪的、說媒拉纖的應有盡有,可謂“群英薈萃”。
北京史專家金受申在《大茶館》一文中寫道:“大茶館在清代北京曾走過紅紫大運。庚子(1900年)以前,北京大茶館林立,以后門(地安門)外天匯軒為最大,(庚子)毀于火,今成天匯大院,曾一度開辦市場,其大可知?!?/p>
據(jù)說在當年鼎盛時,地安門外的天匯軒;前門大街的天全軒、天仁軒、天啟軒;北新橋的天壽軒;阜成門的天福軒、天德軒、天頤軒合稱京城“八大軒”,而天匯軒則名列八大軒之首。
“天匯軒”之所以成為京城較有名氣的大茶館,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由于地處中軸線上,距皇宮北門神武門也就十多分鐘的路程,又緊鄰后門橋、什剎海,宮中的達官貴人或有權勢的太監(jiān)均常來光顧茶館,生意非常興隆。再有,當年的什剎海是一片開放式的河灘地,比現(xiàn)在更開闊,水面和市場攤面交錯在一起,是京城盛夏時消暑納涼的好去處。賣雞頭米、菱角、蓮蓬的一家接一家,絡繹不絕。但它純粹是買賣市場,并無休息歇腳之地。人們逛累了,就不免要到近鄰的茶館中歇歇腳、打打牙祭。
本來舊時京城百姓,特別是八旗子弟就講究到茶館喝早茶、吃早點。而天匯軒制作的艾窩窩、蜜麻花、喇叭糕、糖耳朵和燜爐燒餅等小吃點心,不僅甜咸適度,味道好,而且外形漂亮。各種點心都做成核桃大小,每碟放六塊。茶客一早就到天匯軒,泡碗蓋碗茶,要一碟點心,邊吃、邊喝、邊山南海北地聊大天,養(yǎng)鳥的茶客還要比誰的鳥哨得好聽和悅耳,茶館的生意自然紅紅火火。
顧客多來自王府大宅
據(jù)說,當年能與天匯軒媲美的,是地安門外大街路西義溜胡同里的廣慶軒書茶館,但該茶館以設書場聞名,茶客邊聽評書邊飲茶。天匯軒不為其所動,堅持自己的貴族化經(jīng)營宗旨。有知情者說,在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館》中,就能看到天匯軒的影子,但其劇中的茶館規(guī)模,比起天匯軒茶館當年的情景,則還差著不少。
當然,像天匯軒這樣規(guī)模和檔次的茶館,僅指望平民百姓和逛什剎海累了來歇腳的,肯定是難以支撐。其固定客戶是在地安門及什剎海地區(qū),不僅有多家王府大宅門,更有多處“政府機關”。他們每天早上扒開眼兒就奔茶館來,有時一泡就是一天。離天匯軒不遠的帽兒胡同,就是步軍統(tǒng)領衙門所在地。天天都有官員和差役到天匯軒喝早茶,吃早點,然后再去到衙門當差。只要把他們伺候好了,不愁沒客源,天匯軒就這樣發(fā)展得越來越大。
如今年逾古稀的王希富,其祖父早年就在宮里當差。王希富回憶說:“祖父王文山不嗜煙酒,但好飲茶,別的事都很通融,惟獨喝茶,絕不湊合。一年四季,只喝龍井和香片。逢年過節(jié),上頭會賞賜一些好茶,都是貢品。除此之外,也到茶莊去買。那時祖父習慣到地安門外的天匯軒大茶館喝早茶,那是有名的‘紅爐館’(京城大茶館的一種,因此種茶館供應爐烤點心,故稱‘紅爐’館),滿漢餑餑做得十分細致,大小八件,缸爐、酥皮、硬面餑餑和應時當令的點心,在京城都頗有名氣。清末的天匯軒,是五行八作的人才匯聚之地。在這里,既能邂逅商界、古玩書畫界的頭面人物,也能碰上提籠架鳥的少爺、打卦算命的先生、吃瓦片的‘纖手’(舊京城房地產(chǎn)中介)和打硬鼓的小販等各色人等。”
劉慧中回憶說:“清朝末年,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燒殺掠奪,天匯軒茶館被一把大火燒成廢墟,據(jù)說大火燒了整整一夜。我曾聽祖輩們議論說,天匯軒大茶館遭到八國聯(lián)軍的忌恨,偏偏要把它燒毀,天匯軒茶館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所經(jīng)營的對象,決定了當時它在社會中的特殊作用,正是這一點惹怒了侵略者。害怕聚眾鬧事甚至形成反抗的危險境地。”
此外,還有個令侵略者忌恨的原因,那就是天匯軒是便衣偵探的落腳點。清代京師提督步軍統(tǒng)領衙門在地安門外顯佑宮,步軍偵緝穿便衣不方便出入公門,就都湊在離衙門最近的天匯軒里辦事。從咸豐初年鬧太平軍,到同治年間,天匯軒長期是便衣偵緝的日常駐地。喝茶、辦公、聊大天什么都有了,這不免引起侵略者的嫉恨。
茶館舊址成居民雜院
辛亥革命之后,社會時局動蕩,清末的大茶館已經(jīng)衰落,代而之起的是中小型的各類茶館。這些茶館可分清茶館、書茶館、棋茶館以及季節(jié)性的臨時茶棚等。清茶館,說白了就是簡易的茶館,方桌木凳,清潔舒適。配以小型茶壺、兩個茶碗,水沸茶舒,濃香撲鼻。在春夏秋三季,茶館則會在門口高搭天棚,棚架或房檐椽頭下,掛有木板招牌,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茶葉名稱。招牌下有紅布條穗,迎風飄揚,站在遠處一眼便看見。顧客多是悠閑老人,更多的則是城市貧民和勞苦大眾。他們一邊喝茶一邊談茶經(jīng)、論鳥道、敘家常、評時事。冬天,顧客多在屋內(nèi)喝茶聊天。
到了上世紀30年代以后,社會動亂,物價上漲,人心浮躁,能靜下心來品茶的人已越來越少,致使茶館紛紛關閉。這以后,北京街頭還出現(xiàn)過茶攤,街頭上支塊板子,生個火爐子,賣大碗茶。早年在地安門出生的、如今已經(jīng)70多歲的楊金生老爺子回憶說,當年在地安門慈慧殿胡同口,就有一家賣大碗茶的。來喝茶的都是賣苦力的勞動人民,端起茶碗,一飲而盡,純粹就是喝水解渴。當時是喝一碗茶水,連一分錢都合不上。那年月,靠賣水掙錢,養(yǎng)家糊口,實在不易(記得剛剛改革開放時,前門大碗茶也就是2分錢一碗)。
如此情形,傳統(tǒng)的大茶館生意日漸冷落,所以天匯軒也沒必要再重建了。再以后,包括東四的天寶軒,護國寺街的天泰軒,前門外鮮魚口的天泉軒等內(nèi)外城十幾個大茶館也都先后歇業(yè)。天匯軒則在原址上改建為市場,經(jīng)營小吃、日雜用品兼有娛樂場所。后市場逐漸萎縮,形成民居,名為天匯大院。現(xiàn)如今地安門“天匯大院”,就是由“天匯軒”演變而成的。
上世紀50年代在此居住的萬寧橋回憶說:“天匯軒被毀后,上世紀20年代在此興建了天匯商場,后逐漸衰落,從日偽時期至解放前,這里已成為貧民居住區(qū)。上世紀50年代,天匯軒當時占地大約有3000平方米,住有30來戶人家。東西走向有四排民房,最南面是個奶牛場,養(yǎng)有十多頭奶牛,大院除正門(西門)外,還在大院東北角有一個豁口,不能叫做門,只是東北兩排房角之間的空隙,約一米寬還經(jīng)常流淌著生活污水。院內(nèi)最北邊有一排房是磚瓦灰蓋的,其余幾排房只能算是棚子?!?/p>
此后,由于種種原因,茶館業(yè)的振興也一直未能提到議事日程,到茶館飲茶的情景已然成為歷史記憶。
天匯軒大茶館舊址,更是江河日落?;蛟S是院子空曠敞亮,到上世紀70年代,政府在天匯大院里蓋了兩棟簡易樓,外加兩排平房。上學的時候,我有多名同學都住在簡易樓里,多為普通百姓之家。當時我們還挺羨慕他們住樓房,只是沒廚房、少廁所,也沒有暖氣,設施極其簡陋。
2012年,由于地鐵6號線興建,加上兩棟簡易樓年久失修,政府決定天匯大院拆遷疏散。如今,天匯大院已人去樓空。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天匯大院的前世今生,已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