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宰相劉墉是不是就是劉羅鍋?
劉墉是羅鍋嗎
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讓劉墉這個人物家喻戶曉,而在劇中劉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又很無奈。熒屏上的劉墉和歷史上的劉墉并不完全重合,電視劇中他是駝背的,但實際上劉墉不僅不是矮小,駝背的“羅鍋”,很有可能是個身高一米九的大高個。
關于他是否真的是“羅鍋”嗎?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從當時的古代當官條件來探究。首先,劉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通過“身、言、書、判”這四個方面才可能通關。“身”就是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否則是不可能通過的。我們都知道劉墉是著名宰相,可想而知劉墉肯定是通過這些條件才入朝為官的,而且當時的選官制度非常嚴厲,所以劉墉肯定不會是殘疾或者駝背的。
當然,歷史的記載,確實有“劉羅鍋”這個稱號。在嘉慶帝在位時,就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若以時間來推理的話,當時的劉墉應該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肯定就會有彎腰駝背,這樣就很容易來解釋“劉羅鍋”這個稱號了。另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因為劉墉個子高,平時喜歡讀一些書或是練習書法,時間久了就造成了駝背。
1958年??脊抨牼桶l(fā)現(xiàn)了劉墉的墓地,部分村民都曾親眼看見了看劉墉的尸體,據(jù)相關村民說,“劉墉的腿骨看起來很長,全身骨架差不多有一米九的樣子。
劉墉和紀曉嵐
劉墉和紀曉嵐同樣是一個在影視劇作品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但不同的是,劉墉出生于官宦家庭,30歲參加科考中了進士。但也是因為有家族深厚的政治資本,劉墉的仕途一直很好。而紀曉嵐卻不同了。
大多數(shù)人喜歡把劉墉和紀曉嵐聯(lián)系在一起,相互比較。但在不同人的眼里,觀點也是盡不相同。如在畢東坡的眼中,他認為劉墉要比紀曉嵐強得多。他曾經(jīng)說:“劉墉很是有才華,但他不會因為自己有才華而引起別人的不滿和記恨,他是一個很圓滑的人,為人處事做的非常到位。在和和珅一起做事情時,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先保全自己的位置,才能做成事。官場上的人際關系也處的非常得當,總的來說,劉墉是一個集大成者,是我認為的聰明人。”
如果說劉墉和和珅是對立的關系,那么反之,劉墉和紀曉嵐的關系就非常好。紀曉嵐出自劉墉父親的門下,所以說他們還是師兄師弟的關系。根據(jù)相關歷史的記載,紀曉嵐和劉墉的關系極好,紀曉嵐心思敏捷,劉墉書法很好,紀曉嵐還經(jīng)常讓劉墉為自己寫對聯(lián)。
在收藏方面,這兩人都非常喜歡收藏硯臺,也曾相互贈送硯臺。在乾隆年間,劉墉就贈了一方硯臺給紀曉嵐,還特意在上面題了字。在嘉慶九年,劉墉去世之前還給紀曉嵐送過一方硯臺。除了互相寫詩和贈送硯臺,他倆還經(jīng)常在一起談論佛法,可見倆人之間的深厚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