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韓國人是中國的后裔?韓國人和中國人關(guān)系揭秘

2017-03-17 14:48: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朝鮮族在朝鮮稱為朝鮮民族(????),在韓國稱為韓民族(???),國際社會通稱“Korean”,Korean實際上來自于“高麗”一詞的音譯。朝鮮族

朝鮮族在朝鮮稱為朝鮮民族(????),在韓國稱為韓民族(???),國際社會通稱“Korean”,Korean實際上來自于“高麗”一詞的音譯。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及臨近的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等地區(qū),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兩國共有7000多萬人口的朝鮮族人。此外,中國和美國還各有200萬朝鮮族人。

那么從血緣上來講,韓國人和中國人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呢?

最先到達韓半島的民族是老亞洲人,所謂老亞洲人一般指的是現(xiàn)在西伯利亞的尼夫赫人、楚克奇人和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老亞洲人原來在亞洲的分布范圍非常廣,后來生存空間受到新亞洲人的擠壓,老亞洲人逐漸往更北的西伯利亞遷徙,或者遷往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的島嶼之上。漢族、藏族、蒙古族、滿族都是新亞洲人,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是亞洲的后來者,所以稱為新亞洲人。

朝鮮族是古亞洲人和新亞洲人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之間陸續(xù)從歐亞大陸遷徙到朝鮮半島后形成的。老亞洲人在舊石器時代,最先到達朝鮮半島,之后一直到青銅器時代,以阿爾泰人為主的新亞洲人陸續(xù)從歐亞大陸遷徙到朝鮮半島,形成了今天的朝鮮族。所謂阿爾泰人即是以阿爾泰語系民族,突厥語、滿語、蒙古語、朝鮮語都屬于阿爾泰語系,而漢語則屬于漢藏語系,藏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國語都屬于漢藏語系,從語系上來講,其實藏族、泰國人、緬甸人等于漢族的關(guān)系比較密切。因為語系相同,代表這個這些地區(qū)的民族可能發(fā)源于同一個地點。

阿爾泰語系的分布范圍,綠色為蒙古語族、紅色是滿—通古斯語族、黃色是朝鮮語族。

朝鮮半島第一個國家就是古朝鮮,也稱為箕子朝鮮,箕子是商紂王的伯父。微子、比干、箕子在商朝很出名,微子是商紂王的庶兄,比干是商紂王的叔叔。商朝滅亡以后,周成王封微子于商族發(fā)祥地商丘,以示不絕殷商之祀,國號為宋,微子成為宋國的第一代國君,也稱宋微子,比干我們都知道,被紂王殺害,而箕子則率領(lǐng)商族遺民東奔朝鮮,史稱箕子奔朝鮮。

西漢初年,漢高祖所封的燕王盧綰出逃匈奴,其部將衛(wèi)滿率舊部渡過鴨綠江,推翻了箕子朝鮮,自立為朝鮮王,史稱衛(wèi)滿朝鮮。衛(wèi)滿死后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后來王位又傳至其孫子衛(wèi)右渠,公元前109年衛(wèi)右渠與西漢發(fā)生沖突,漢武帝派兵攻滅衛(wèi)氏朝鮮,以其地設(shè)置漢四郡,史稱漢四郡時代。

實際上漢朝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有限,朝鮮半島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個大大小小的國家,有扶余,沃沮,東濊,三韓,耽羅等,南方是三韓地,也是今天韓國國名的來源,而三韓細分的話,總共有76國,辰韓12國,馬韓54國,弁韓12國。其中斯盧國統(tǒng)一了辰韓成為新羅,伯濟國統(tǒng)一馬韓成為百濟,弁韓統(tǒng)一后成為了伽倻。在北部,扶余貴族解慕漱帶領(lǐng)族人離開扶余,建立了高句麗,在滅掉沃沮,東濊的殘部后,形成強大的高句麗王國。朝鮮于是形成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并存的局面,史稱三國時代。

高句麗、扶余,沃沮,東濊都是中國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東北有三大族系,東胡族系、穢貊族系、肅慎族系,東胡族系就是后來的鮮卑族和蒙古族,肅慎族系則是后來的女真族和滿族,穢貊族系則是后來的高句麗和扶余族。大致說來,東胡族系在東北的西邊,肅慎族系在中間,穢貊族系則在東邊的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

所以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朝鮮半島的北部的主體民族和中國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非常的密切,這也是韓語、蒙古語、滿語同屬于阿爾泰語系的原因。同時,大批的漢人因為躲避中原的戰(zhàn)亂紛紛遷徙到朝鮮半島,朝鮮半島最早的國家是中原地區(qū)的華夏族建立的,中原的漢人帶來了高度的文明,并與當(dāng)?shù)氐拿褡迦诤?,逐漸形成今天的朝鮮族。

那么在朝鮮半島的南方,也就三韓之地的人,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三韓有辰韓、馬韓、弁韓。根據(jù)中國古代文獻,辰韓是秦人建立的,《三國志·魏書》記載:“辰韓者,古之辰國也,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在今天的韓語中“辰”與“秦”同音。

馬韓的語言、風(fēng)俗與高句麗、濊貊一樣,而弁韓則與辰韓的語言風(fēng)俗相似。后來新羅統(tǒng)一了三韓。

三韓被今天的韓國人認為是朝鮮族的直系祖先,同時也是韓國國名的由來。其實嚴(yán)格說來,三韓居民并不是韓半島的土著,三韓之地和朝鮮半島北部一樣,都是中國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遷徙而來建立的國家或者受其影響而建立的,三韓的居民可能土著的成分比較多一點而已。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韓國人和中國人關(guān)系,韓半島的主體民族是中國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遷徙過去的,并與當(dāng)?shù)乩蟻喼奕巳诤?,但老亞洲人的成分?yīng)該很少,同時還有部分東夷人從山東半島渡海至朝鮮。中國中原地區(qū)的漢人也不斷的遷徙到朝鮮半島,并且建立了朝鮮半島最初的國家。韓國人有漢人的血統(tǒng),但是與滿族、蒙古族的關(guān)系則更近。

今天我們從韓語的特征也可以概括韓國人和中國人的關(guān)系,韓語有70%的詞匯來自于漢字詞,其中還有30%的固有詞和漢字以外的外來詞匯,韓語雖然有70%的漢字詞,但是韓語的語法系統(tǒng)及其龐雜,學(xué)術(shù)界一般定論為阿爾泰語系,滿語、突厥語、蒙古語都屬于阿爾泰語系。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