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 明朝卻能存在近三百年?
首先是明朝的開創(chuàng)了新的政府機構——內閣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于六部,權利都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但是全國需要處理的政務實在太多,明太祖朱元璋雖然盡心盡責,但是長久以往也難以承受,于是朱元璋設置了文華殿大學士,征耆儒鮑恂、余詮、張長年等人擔任,授予其正五品,實際上就是協(xié)助皇帝的秘書機構。這編是內閣的雛形。
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后,雖有其父親一樣的雄才偉略,但是常年的御駕親征讓他不得不需要有人幫他處理一大堆待處理的國家事務,于是朱棣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與政務,內閣正式形成!
但是“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边@就是說內閣其實沒有實際的權力,權力還把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但是到了中期,皇帝就慢慢的把權力交與了內閣,全國大小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jiān)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票擬,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jiān)把意見呈報皇上批準,最后由六部校對執(zhí)行。
中后期皇帝基本就很少再過問內閣,國家事務基本全由內閣處理,而批紅又司禮監(jiān)代之,而皇帝也漸漸的退居幕后。
很多明粉說明朝的內閣制類似于英國內閣,的確,二者之間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
明朝閣員和英國閣員雖然名義上都是由皇帝來任命的,但是其皇帝的任命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明朝內閣成員實際上是由“廷推”產(chǎn)生,朝廷根據(jù)官員的資歷來確定閣員,皇帝雖有否決權但實際上很少使用。到了后期明朝內閣與英國內閣,都對皇權起到了制約作用,明朝內閣早期確立的票擬制度,和中期司禮監(jiān)的批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權力,皇帝漸漸退居幕后,依靠錦衣衛(wèi),東西廠來與強大的文官集團抗衡。等到天啟、崇禎年間,首輔寫好的票擬,皇帝基本不會去更改已經(jīng)成為了習慣。
英國議會頒布的《權利法案》同樣也對君權不斷的加以限制,英國國王原本有召開內閣會議的權利,結果因為個人原因,導致財政大臣沃波爾上臺,掌握了內閣大權,英國國王完全被架空!我相信明朝經(jīng)過發(fā)展,一定也會實現(xiàn)!
明朝的內閣制,讓皇帝辦公更加的輕松,也讓皇帝擁有更多的娛樂時間,皇帝再昏庸,自要不去干預內閣處理事情,基本對國家是沒有危害的,這種系統(tǒng)化的操作流程,讓萬歷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國家依然平穩(wěn)發(fā)展,并在后期先后取得平倭,平叛的三大征勝利!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可以說明朝的皇帝是最幸福,最輕松的!中國許多皇帝玩物喪志,喪國,如:南唐后主李煜,精通書畫和鑒賞,結果亡國,成為宋朝的俘虜。書畫皇帝宋徽宗趙佶,結果這位獨創(chuàng)瘦金體的書法皇帝成為了金國人的俘虜,北宋因此滅亡!
讓我們看看明朝皇帝,嘉靖皇帝愛好煉丹。正德皇帝愛好給自己封官,喜歡帶兵打仗,甚至在宮廷里做生意。熹宗皇帝愛好做木匠,而且其做的木工在當時就已經(jīng)價值千百兩白銀。先不說是不是滿清篡改臆造的,明朝皇帝可惡的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到極致,結果國家依然沒有滅亡,而是正常發(fā)展。
可以說明朝的皇帝已經(jīng)到了多余的地步,一個內閣就足以撐起明朝的江山!可見明朝內閣制的先進之處。
百官有更多討論說話的權力,皇帝玩樂并不代表放手不管,而且在利用宦官,錦衣衛(wèi)去牽制,讓雙方權力達到平衡!要知道明朝官員直接的黨爭十分嚴重,有時候皇帝也難以干預,這時候錦衣衛(wèi),東西廠就起到了彈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