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朱元璋殺功臣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殘暴多疑

2017-05-11 20:27:5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朱元璋具備梟雄的一切特質,雄才大略,多疑善斷,果于殺戮,這就注定外部壓力消失以后,他的下屬日子不會過得太好。而且,古人比今人可預期

朱元璋具備梟雄的一切特質,雄才大略,多疑善斷,果于殺戮,這就注定外部壓力消失以后,他的下屬日子不會過得太好。而且,古人比今人可預期的壽命更短,朱元璋這等梟雄人物,說從五十歲就開始琢磨接班問題應該不過分。開國功臣類多驍悍,宜遭疑忌。以其心性,大殺功臣乃是本等之事,不足為奇。

然而,朱元璋雖然殘忍多疑,卻不是神經病,他很明白什么時候這事兒要往后放,什么時候能放手大殺。洪武初年,雖也有功臣被殺,但一則為個例。洪武八年誅楊憲,十二年賜死汪廣洋,十三年誅胡惟庸、陳寧、涂節(jié),基本是在清洗有擅權威脅的高級文官,不太牽扯功臣。蓋因此時天下尚未完全平定,甚至十三年十一月,北元和明軍在永平府還開了一仗,想“鳥盡弓藏”還早得很。

洪武十三年以后,明軍基本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節(jié)奏。十四、十五年平云南,二十年遼東納哈出歸降,二十一年藍玉破北元后主脫古思帖木兒于捕魚兒海,至此基本消除了北元殘余勢力對明朝的威脅。接下來的洪武二十三年正月,燕王朱棣帥師征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宿將傅友德等皆受節(jié)制,三月,咬住等降。至此,北元勢力不足為患,且明祖諸子已經成長起來,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功臣領兵征戰(zhàn),勛貴的重要性日減。而從朱元璋個人來說,此時他年過花甲(在古代已是風燭殘年),為傳位計,清除不穩(wěn)定政治因素越來越有必要,大誅功臣,此其時也。

二十三年四月,明祖以“胡黨”為口實,大搞株連,因而被殺及奪爵(之前已故)的功臣有李善長、陸仲亨等一公、二十一侯。諸人雖號稱坐胡惟庸黨至此,實則另是一案。此案自二十三年四月吉安侯陸仲亨等四侯被告謀反始,至二十五年靖寧侯葉升被誅,始告一段落,而葉升與涼國公藍玉為姻黨,其被誅又為藍玉案之源頭。二十六年初,錦衣遂告藍玉謀反,連及功臣甚眾,前后死者凡一公、十三侯、二伯。胡藍兩案,涉及功臣數十家,前后死者數萬人。其余陸續(xù)被誅于朱元璋晚年者,又有周德興、傅友德、王弼、馮勝、李新、謝成等公侯,趙甌北謂之“一網打盡”,形容至確。諸人坐死理由雖不同,然推明祖之本心,則無非“身后之慮”而已。

又:將功臣分為胡藍兩黨,先后誅戮,固然可能是朱元璋一種分批打擊的策略,然而我頗疑藍玉一案是因懿文太子朱標死而引發(fā)的。藍玉是朱標元妃常氏之舅,且據某些記錄,兩人頗為親厚,如果朱標不是卒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或會留藍玉為朱標之臂助也未可知。然而朱標既死,按序當立的朱允炆又非常氏所生,在朱元璋看來,藍玉當已是朱允炆控制政權的阻礙,則必誅之而后心安。按朱標四月卒,八月誅靖寧侯葉升(此為拔除藍玉之第一步),九月立允炆,十一月召藍玉還,次年二月誅藍玉,這幾件事的順序頗值得回味。

朱洪武是迭代性殺人,是性格也是命運。

1.功臣不作不死,帝王心術是干柴,歷朝開國都必有引火的功臣。

朱元璋是矛盾綜合體,猜忌心重,又自詡愛民。

開國以后,打開鍋蓋分饅頭,功臣爭功結黨,破第一重底線。

恃功自傲,手腳不干凈,欺凌百姓,突破第二重底線。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一心傳下“皇明祖訓”,自己不做榜樣,何以教訓子孫?這些犯事兒功臣簡直是沖槍口撞。

2.皇權下的鉸鏈一旦轉動,就不會輕易停下。功臣之間,十幾年恩仇利害,錯綜交織。站在朱元璋的角度,可有可無之間,你殺是不殺?

評價朱元璋殘暴,說殺功臣太多。其實殺機一起,數量多少無足輕重。都只是帝王在維護權位與皇權天生的不穩(wěn)固之間的沖突,而這種歇斯底里隨著年歲增長在對生命無法掌控的恐懼下更加扭曲肆虐。

朱元璋晚年,功臣當中只有幼時玩伴湯和還在世。他把湯和從老家召回南京,連續(xù)召見,唏噓感懷。湯和到南京沒多久染病死去,朱元璋追封為王,極盡哀榮。孤獨到此,令人嘆息。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