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水滸傳中李逵大鬧忠義堂的最后結(jié)果是怎樣的

2017-06-01 03:24: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水滸傳》中,李逵被塑造成了一個膽大心粗,帶著魯莽的壯漢形象。李逵雖然也有一副俠義心腸,但也總是因為魯莽而壞事,李逵大鬧忠義堂就

在《水滸傳》中,李逵被塑造成了一個膽大心粗,帶著魯莽的壯漢形象。李逵雖然也有一副俠義心腸,但也總是因為魯莽而壞事,李逵大鬧忠義堂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宋江自從統(tǒng)領(lǐng)了梁山好漢后,屢屢大敗官兵,于是四方義士都來歸附。宋江就把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來表明梁山好漢的志向。后來,為了補充糧草,宋江命戴宗去購買糧草。哪知戴宗久去不歸咎讓李逵去打探。李逵剛一下山,就遇到被搶走了女兒的王林。李逵以為是宋江搶走了王林的女兒,就回到山上找宋江算賬。當(dāng)時宋江正在忠義堂議事,李逵沖進(jìn)去,就要殺了宋江。等眾人問明了原由,當(dāng)即有人告訴李逵,一定是有什么誤會,因為這幾天宋江一直和他們在一起,沒有離開過。于是,宋江命李逵等人去查明真相。

李逵等人查出是曹莊的人搶了王林的女兒,于是梁山的軍隊就攻打了曹莊。在攻打的過程中,李逵遇上了仇人曹登龍,李逵一斧將曹登龍殺死。曹莊失去了領(lǐng)頭人,都做鳥獸散了。在救了王林的女兒后,宋江又命人開了糧倉,把部分糧食分給百姓,又把剩下的運回了梁山。

李逵大鬧忠義堂雖然魯莽,卻也可以看出李逵心地善良,他有著一副俠義心腸。也正是因為他大鬧忠義堂,才揪出了曹莊,為百姓除害,最后又救出了王林的女兒,奪得了糧食。

黑旋風(fēng)李逵的武器是什么

李逵向來都以勇猛膽大而出名,經(jīng)常以相貌黝黑粗魯,手持兩柄板斧的形象出現(xiàn)。實際上,在《水滸傳》中,李逵經(jīng)常使用的武器就是兩柄板斧,他憑借著兩柄板斧營救了被處以斬刑的戴宗和宋江,殺了四只老虎為自己的母親報了仇等等。

板斧

板斧,據(jù)傳是一種古兵器,與平常使用的斧頭不同,板斧的斧刃比之平常的斧頭更為平寬些。在古代的時候,板斧被大多數(shù)人用來當(dāng)作武器,當(dāng)然也有人將板斧作為砍柴的工具。板斧屬于短斧中的一種,斧頭部分呈現(xiàn)扇形形狀,斧頭的寬度大約為16厘米,斧頭的頂端有彎刺,斧柄長度為一米。板斧作為武器使用時,通常是以一對作為武器,板斧的用法有很多,掄、劈、砍、扎、削、掃等。板斧的材質(zhì)與形狀注定只有力量極大的人才能使用。

李逵在《水滸傳》被稱為黑旋風(fēng),打斗時非常輕松自如地?fù)]舞他的兩柄板斧,從中可以看出李逵的力量非常大,足以承擔(dān)得起兩柄板斧的重量,并且還能相當(dāng)自如。李逵的兩柄板斧可以說是李逵的得力武器,增加了李逵的厲害程度,畢竟空著雙拳難敵手持武器之人。李逵持著他的兩柄板斧在多次打斗中獲得了勝利,例如在營救戴宗和宋江時,李逵揮著他的板斧逢人便殺,勇猛無比;在他的母親被老虎吃掉后,他同樣利用他的兩柄板斧殺掉了那四虎,為自己的母親報了仇。

水滸傳李逵是個什么樣的人

關(guān)于李逵是個什么樣的人這一點,讀過和了解《水滸傳》這部名著的人中自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關(guān)于李逵是個魯莽沖動、頭腦簡單、敢做剛當(dāng)?shù)娜诉@一點應(yīng)該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那么李逵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在原著《水滸傳》中,李逵沒有宋江身上那種能夠統(tǒng)領(lǐng)眾多梁山好漢以及被朝廷招安后統(tǒng)領(lǐng)將士的氣魄和只會,也沒有燕青那般清秀聰慧的樣貌,更沒有林沖那股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沉著穩(wěn)重的氣質(zhì)。但是李逵此人雖然為人魯莽沖動、不知禮儀,但是為人也頗為仗義,性格直爽坦率。并且雖然李逵被世人說為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但是他敢作敢當(dāng),敢愛敢恨。

有人認(rèn)為在《水滸傳》中,李逵的形象一直在喜劇和悲劇之中游離不定,頗具喜劇色彩的李逵一直都是在情勢危急的時刻給人帶來歡樂,緩解緊張氣氛,使人得以放松,但這并不能就證明李逵他是個喜劇人物。從《水滸傳》中李逵的生平事跡來看,李逵是個性格喜劇的悲劇人物。李逵此人頭腦簡單,魯莽沖動,又只對宋江極為忠心,對宋江言聽計從,但是實際上那只是愚忠,而正是因為他的頭腦簡單與對宋江的愚忠才會使自己最終被極為仰慕信任的宋江大哥一杯毒酒毒死?;蛟S對于自己被毒死這個結(jié)局,對宋江非常忠誠和仰慕的李逵會因為是宋江所贈的毒酒而心甘情愿接受,但是他的悲劇結(jié)局卻使世人相當(dāng)同情他。

總的來說,關(guān)于李逵是個怎么樣的人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