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
張士誠(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原名張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帶的義軍領(lǐng)袖與地方割據(jù)勢力之一。泰州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省鹽城大豐市)。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兵,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而后期,張士誠偽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裝,不久再度公開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政權(quán)。之后被押解至明朝都城應(yīng)天府(今南京)時,自縊而死,時年47歲。
元末鹽梟張士誠為什么失敗了?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guān)系。張士誠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雙方打來打去,誰也不能打敗誰。直到鄱陽湖之戰(zhàn)中,
陳友諒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歲,是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并且建立了大漢政權(quán)。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陳友諒在一個漁家出生
陳友諒本是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部下。后來他殺死倪文俊,并于至正二十年(1360)挾持徐壽輝,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陳友諒以為應(yīng)天唾手可
張士誠在江蘇高郵建都稱帝,雖然建都的時間僅僅兩年,但是張士誠在高郵統(tǒng)治的時間長達(dá)十一年。張士誠攻下高郵不久,元順帝就下旨勸張士誠投
明朝的建立經(jīng)歷了三場重要的斗爭,第一是和陳友諒,第二是張士誠,第三是元朝。當(dāng)年的朱元璋集團(tuán)在打敗了元軍,攻取集慶以后,面對一個陳友
張士誠是推翻元朝腐敗統(tǒng)治的重要領(lǐng)袖之一,他是滅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張士誠最終卻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張士誠
張士誠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還曾經(jīng)在高郵稱帝,建立屬于他的王朝。張士誠被稱作滅元的蓋世英雄,但是在后期,他的弟弟被朱元璋所俘虜,他
張士誠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濱,民眾多靠曬鹽過活,但官府賦稅勞役很重,民怨沸騰。張士誠年少時是會武術(shù)、講義氣的小流氓,兄弟幾個以
?揭秘大鹽梟張士誠為何斗不過朱元璋?
183 ℃張士誠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濱,民眾多靠曬鹽過活,但官府賦稅勞役很重,民怨沸騰。張士誠年少時是會武術(shù)、講義氣的小流氓,兄弟幾個以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之后又是怎么消滅張士誠的
105 ℃張士誠早年販賣私鹽為業(yè),元末發(fā)動鹽徒起義,于1354年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滅陳友諒后,朱元璋于至正
?揭秘張士誠為什么會被朱元璋殺死?
138 ℃張士誠簡介 張士誠是推翻元朝腐敗統(tǒng)治的重要領(lǐng)袖之一,他是滅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張士誠最終卻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時,除了“對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掙扎的殊死抵抗外,還在“對內(nèi)”中遭遇到了強(qiáng)勁競爭對手——張士誠。攘外先安內(nèi)
?張士誠——富甲江南的鹽商從政生涯
173 ℃早期經(jīng)歷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農(nóng)歷七月三十,張士誠出生于泰州興化白駒場(今鹽城大豐)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隨后,他的三個弟弟張士
?鹽商張士誠從政 商人也可以得民心
148 ℃政治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張士誠率領(lǐng)主力軍進(jìn)駐平江,把平江改名為隆平府。接著,張士誠定都隆平府,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宮,并設(shè)立
?張士誠的歷史評價
199 ℃總評: 他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縱橫江浙一帶,建立了革命政權(quán),控制了中國東南最富庶的地區(qū),切斷了元朝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經(jīng)濟(jì)上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