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為什么五子良將完全跟五虎將不是一個檔次

2016-12-26 08:53:0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陳壽的《三國志》將于禁、樂進、張遼、張頜、徐晃五人共為一傳,且有“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之語,但張頜、徐晃地位略遜于

陳壽的《三國志》將于禁、樂進、張遼、張頜、徐晃五人共為一傳,且有“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之語,但張頜、徐晃地位略遜于禁、樂進、張遼。《樂進傳》中記載:“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論功紀用,宜各顯寵?!妒墙麨榛⑼贿M,折沖;遼,蕩寇將軍?!安懿僭跐h獻帝前著重夸贊三人,并特別加官,可見三人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是超出其余將領(lǐng)的(當然要除去夏侯氏、曹氏的幾員大將)。有人將此歸結(jié)為張頜、徐晃歸順曹操時間短。但本人以為并不正確,于、樂二將的確是五人中最早輔佐曹操(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徐州前),徐晃是第三個歸附曹操(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張遼是第四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破呂布),張頜最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以此觀之,投靠的時間早晚不是主要原因。

再者,不少人喜歡以官職看人的地位,本人就以官職為例。在經(jīng)典的合肥守衛(wèi)戰(zhàn)(建安20年、公元215年)之后不久,于禁、樂進分別被封為左將軍、右將軍,于禁更是“假節(jié)鉞”。封官的具體時間不能肯定,個人推測應(yīng)當是建安21年、公元216年曹操建立魏國稱魏王,分封諸將魏國官銜時,根據(jù)《魏書》記載:“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币虼水敃r魏王曹操手下武將的魏國官職最高的當是前將軍夏侯惇、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后將軍是誰,本人還沒找到),而張遼等要到曹丕繼承魏王王位時才被封為四將軍:前將軍張遼、左將軍張頜、右將軍徐晃、后將軍朱靈。此時于禁已經(jīng)戰(zhàn)敗被俘,樂進早已身故。如果僅以此觀之,于禁、樂進的地位又要比其余諸將都略高一籌。

《于禁傳》還記載:“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蓖瑸槊麑?,而于禁經(jīng)常是賞賜特重的,以此看來于禁的地位又是略高其余將領(lǐng)的(當然還是要除去夏侯氏、曹氏)。

于禁在曹軍中的聲望顯然是極高的,《于禁傳》中記載:“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shù)十騎,赍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敝祆`是名亞徐晃等的曹魏大將,更是在曹丕繼王位時的前后左右四將軍之一。曹操不派別人,單派于禁;而于禁僅憑一紙令書、數(shù)十護衛(wèi)就輕松接管了朱靈的軍隊,其威信聲望在曹操軍中可想而知?;蛘f是朱靈懼怕曹操,但之后朱靈服服帖帖在于禁手下任職,亦可見于禁的威信聲望。

于禁的能力也是勿庸置疑的,王朗向曹操薦于禁時說“禁才任大將軍”,而曹操和于禁談過話后,就“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背跗诓懿儆捎诒Σ欢?,很少派將領(lǐng)另統(tǒng)率軍隊,這點就可見于禁的能力。歷來對于禁的評價不高,主要是因為于禁最后的屈膝,《三國演義》更將他說成是嫉妒別人,怕人搶功,懦弱投降之輩,但看過史書的人都應(yīng)該知道于禁不是懦弱的人。于禁在五名將中“最號毅重”,因此他是五將中最堅強果決(毅)、嚴整(重)的將軍(宛之戰(zhàn)時,其他士兵大亂,而于禁統(tǒng)率的士兵“且戰(zhàn)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并且討伐趁亂打劫的青州兵以整頓軍紀,最后在見曹操前,先建立防御工事以防追兵;官渡之戰(zhàn)時,“太祖與紹連營,起土山相對。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禁督守土山,力戰(zhàn),氣益奮”,極大的鼓舞了士氣。一個堅強果決、治軍嚴整、勇猛善戰(zhàn)的于禁躍然面前)。

說到官渡之戰(zhàn),別人都只注意敗殺顏良的張遼、關(guān)羽,敗文丑的徐晃(從《武帝紀》看,擊敗文丑是曹操親為主將,但從《徐晃傳》的語氣看,徐晃似乎是有主要功勞的,或許如張、關(guān)擊顏良一樣是先鋒吧),殺淳于瓊的樂進,卻沒有注意到于禁。官渡之戰(zhàn),最威風的曹將名單中絕對應(yīng)該有于禁的大名。張遼、徐晃等都是跟隨在曹操身邊,隨主力精銳部隊出戰(zhàn)。而于禁不同,官渡之戰(zhàn)正式開始前,曹操先去征討徐州的劉備,只留于禁帶兵兩千鎮(zhèn)守官渡前線——黃河渡口延津以防備袁紹,于禁憑借這兩千人守衛(wèi)延津使袁紹軍攻之不下,直到曹操擊敗劉備回到官渡。之后于禁又和樂進一起帶兵五千,向西南順黃河而上,渡河攻擊袁紹的別營。于禁攻取汲縣、樂進攻取獲嘉縣,“焚燒保聚三十余屯,斬首獲生各數(shù)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而于禁不久又“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痹诠俣芍畱?zhàn)時,也只有于禁多次帶兵攻擊袁紹別營,這或許也可以說明曹操對于禁能力的肯定。有很多人都批評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時擁有優(yōu)勢兵力卻不包抄曹軍兩翼,形成對曹軍的包圍之勢。本人以為于禁、樂進的這兩次勝利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再加上曹仁在雞洛山大破袁紹將領(lǐng)韓荀,這樣袁紹由于在側(cè)翼戰(zhàn)場的屢屢失利,使得他不敢再輕易分兵包抄曹軍兩翼。反觀曹軍則信心大增,又屢屢從側(cè)翼襲擊袁軍后方的糧草補給線,并因此取得最終的勝利。

即便是于禁的恥辱——樊城之戰(zhàn),也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于禁的價值。曹操派援軍,首先就是派于禁;而于禁戰(zhàn)敗后,曹仁還在堅守樊城,曹操竟然急著想遷都;關(guān)羽還未攻下樊城,只是擊敗了援軍的于禁,就“威震華夏”等等……這些都可算是在曹操心目中、在曹軍中甚或是當時的全中國的輿論界中,于禁的能力、地位、聲望都極高的一個側(cè)面證明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