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財政管理有多嚴格 春節(jié)貼門神都記錄在案
中國正史重政治而輕財經(jīng),因此,在正史里很難找到有詳細記錄的財政資料。而在一些雜記里,我們不但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具體資料,而且隨意而成的雜記所記錄的內(nèi)容往往會比正史真實,其中明代北京宛平知縣沈榜所著的《宛署雜記》就是其中之一。
沈榜是個有心人,在萬歷十八年(1590年)任宛平知縣期間留心政務,利用縣衙中的第一手資料,編纂了一本《宛署雜記》,里面詳細記錄了該縣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人文等資料。尤其是第十四、十五兩卷,題為“經(jīng)費”上、下,把宛平縣每年的例行財政支出分門別類地紀錄下來,成為詳細而透明的財政“流水賬”。
明代北京地區(qū)稱為順天府,轄區(qū)多達20多個州縣,其中宛平、大興二縣為附郭縣,又稱為京縣,以北京城的中軸線為界,城西部及郊區(qū)屬宛平,城東部及郊區(qū)屬大興。由于是附郭縣,每年京城各壇廟及皇陵的祭祀費用、中央各衙門的辦公用品,還有在北京舉行的各級科舉考試的組織經(jīng)費等,都要由宛平、大興兩縣共同承擔。所以,《宛署雜記》“經(jīng)費”下的“子項目”有:“壇祭、宗廟、陵園、行幸、宮禁、內(nèi)府、各衙門、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會試武舉……”
支出的項目有大有小,小項目只需十幾兩銀子。如天壇的“冬至祭”,宛平縣只需預備50束“葦把”,200斤“燒香木炭”、15兩燈油以及100斤木炭,連同運送的“腳錢”,總共才十七兩四分五厘銀子。而大宗開支則要幾百兩、上千兩。如宛平每年都要與大興縣分擔宗廟的祭祀開支,12個月的費用加起來,宛平的支出是白銀450兩(折合人民幣11萬元)。至于三年一屆的“會試”,宛平要擔負將近1000兩銀子(折合人民幣近24萬元)的費用!為中央各衙門提供辦公費用,負擔就更沉重。服務對象包括翰林院、六部、都察院……總共30多個衙門。
當年宛平縣財政列支十分細致,連大年初一需要貼多少門神、對聯(lián)都寫得清清楚楚。《宛署雜記》記載:“太仆寺正堂、大門、二門、東西角門、土地祠、后宅門,大小門神、桃符各二十副,共價一兩四錢三分二厘?!庇纱丝梢姡鞔斦木毣芾硎謬栏?,增一項用度、撤一項開支,都是有章可循、有據(jù)可查的,要想巧立名目、借機斂財,并非易事。
沈榜剛上任的時候,宛平縣財政只有50余兩存銀,而年財政支出卻需要6000多兩。經(jīng)過沈榜任職三年開源節(jié)流的努力,宛平縣的財政收入不僅能夠滿足開支之需,而且還有1000多兩銀子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