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的性格如何 西游記中沙僧為什么沒有成佛
《西游記》中沙僧的性格同唐僧的其他兩個徒弟孫悟空和豬八戒是截然不同的,孫悟空的叛逆,豬八戒的好吃懶做,還有貪戀美色。但是作為唐僧的第三個徒弟,沙僧可能本領(lǐng)比不上孫悟空和豬八戒高強,但是沙僧的性格是最好的一個,他正直憨厚、而且任勞任怨。
不過在《西游記》中,沙僧的個性刻畫的并不鮮明,這可能和他的戲份不多也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這一文學作品中,沙僧可以說是一個沉默的苦行僧啊,在同唐僧、孫悟空還有豬八戒前往西天拜佛求經(jīng)的路途中,沙僧是順從隨和的,他在這個取經(jīng)的隊伍中,除了唐僧是一心為了蒼生西行求經(jīng)的主導者之外,沙僧就是有著一個協(xié)調(diào)隊伍,凝聚隊伍“和事老”的形象。這時候沙僧的性格已經(jīng)和一開始在流沙河的時候是兩個樣了。原本在流沙河兇相畢露的沙僧,在故事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總的來說,被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徒弟之后的沙僧有點木訥,而且還比較的專一,他在取經(jīng)的路上從來沒有抱怨說路途遙遠或者說要散伙之類的話語。不過雖說沙僧的性格有點木訥但是還是比較聰明的。像是他在流沙河的時候,他和豬八戒打斗,二十個回合還是不分勝負,在孫悟空準備加入戰(zhàn)斗時,他就逃走躲進流沙河里的,這可見他有自知之明,還懂的審時度勢,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就躲避了。
西游記中沙僧為什么沒有成佛
在《西游記》中,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圣佛,但是最后沙僧并沒有成佛,只是被封了個南無金身羅漢,雖然沙僧的二師兄豬八戒也只是分了個凈壇使者,但是豬八戒子在取經(jīng)途中幾次要散伙,還貪吃好色,沙僧一直是誠誠懇懇的,那么沙僧為什么沒有成佛?
對于沙僧為什么沒有成佛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佛并不是官職,所以并不像官職那樣有著權(quán)利大小,他只是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的特定稱謂。佛其實更像是一種“覺悟者”。在佛教中佛是尊貴的存在,他的智慧是圓滿無漏的,佛其實并沒有什么分封、認證,簡而言之就是成佛的道路只能靠自己,自己修行夠了,覺悟了那么成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佛教中,貪嗔癡是三毒,是為惡的根源,在西行取經(jīng)的師徒四人中,只有唐僧沒有貪嗔癡三種念頭,他是一心向佛的,所以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是毋庸置疑的。
唐僧的三個徒弟中,孫悟空代表嗔念,豬八戒代表貪念,沙僧則代表癡念。嗔念是對眾生的厭惡而產(chǎn)生憤恨的情緒,他會引起對他人的仇恨之心,從而導致爭斗的發(fā)生,這也難怪孫悟空會大鬧天空,甚至說出想取代玉帝的想法,不過他最后真的覺悟了,而且一路上都是他在斬妖除魔,所以成為了斗戰(zhàn)勝佛。貪念是對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望的追求豬八戒就是這種的典型,他好吃懶做,還好色,直到后來他還有想著回高老莊,還有月宮中的嫦娥,六根未凈的他只被封做凈壇使者。癡念指的是心性迷暗,愚昧,沙僧的不作為就是癡念的表現(xiàn),相比豬八戒的放不下,沙僧更多的是看不破,所以沒有覺悟,因此只成為了金身羅漢。
西游記中沙僧的武器叫什么
沙僧是《西游記》中唐僧的第三個徒弟,唐僧的三個徒弟的兵器可以說都是非常獨特的存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也叫如意金箍棒,金箍棒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豬八戒的九齒釘耙全名叫上寶沁金鈀,金箍棒和九齒釘耙都是太上老君的作品,那么沙僧的武器叫什么,是什么來歷?
在《西游記》中對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的武器并沒有太過詳細的介紹,不過可以知道的是他們的兵器都是非常珍貴的存在。比如說在《西游記》中的第八十九回,黃獅精認為這些是寶貝,所以把他們的武器都給偷走了。這足以見得他們的武器都是非常珍貴的存在。在《西游記》原著的第二十二回就有解釋沙僧的武器叫什么。而且沙僧的武器的來歷雖然沒有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和豬八戒的九齒釘耙的來頭來的大,但是也是不可多得的存在。
沙僧的武器叫降妖寶杖。降妖寶杖是《西游記》中沙僧的兵器,寶杖的材料是來自于月宮的梭羅仙木。金箍棒和九齒釘耙是有太上老君打造的,但是沙僧的降妖寶杖只是由魯班打造琢磨的。降妖寶杖其實看上去是像搟面杖一樣的棍子,重有五千零四十八斤重,這寶杖的全名叫做降妖真寶杖,是由玉皇大帝在沙僧成為卷簾大將的時候賜予的。降妖寶杖也像金箍棒一樣等大小隨心變化。這降妖寶杖在沙僧被貶到流沙河的時候也隨身攜帶著,在跟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沙僧的兵器也是屢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