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慈禧太后的臨終遺言為什么要嚴防女人與太監(jiān)

2017-06-24 10:19: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編者注),慈禧太后病勢沉重,進入彌留狀態(tài)。御醫(yī)們手忙腳亂,開了一劑益氣生津之方,想妙手回春。這是慈禧太后一生

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編者注),慈禧太后病勢沉重,進入彌留狀態(tài)。御醫(yī)們手忙腳亂,開了一劑益氣生津之方,想妙手回春。這是慈禧太后一生中最后一劑藥方,可惜此方可以生津益氣,但無法挽救她的老命。一個時辰后,她就命歸黃泉。

臨終前,慈禧太后鄭重地說:“此后,女人不可預(yù)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jiān)擅權(quán)。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慈禧太后晚年的臨終遺言,令世人震驚,也給歷史留下了一團迷霧。人們一直不明白這樣一個成功坐上女皇交椅的鐵血女人,這樣一個有效控制大清王朝長達半個世紀的鐵腕太后,何以最后留下這樣的遺言?

首先,慈禧認為自己的一生是一個特例,是她超人的個性、智慧,無與倫比的機智果敢造就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生。咸豐在位時他就明顯感覺這位皇帝夫君的能力在她之下,做太后之后,她又能將公認為咸豐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恭親王奕?完全掌控。

所以,慈禧雖然愛美、會享受生活,但絕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女人,她讓光緒稱她為“親爸爸”,說明她雖在生活上做足女人工夫,但在政治上她要當一個男人,比男人還男人的強者。慈禧不是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女權(quán)主義者,她爭的是自己的權(quán)力,從未替婦女爭過什么權(quán)力,她只代表她自己,不代表占人類二分之一的女性。

慈禧對中國傳統(tǒng)意識還是頗存敬畏之心的。中國是一個男權(quán)社會,尤其政治上絕對是男人的舞臺。中國歷代關(guān)于反對與防止女人干政的訓(xùn)令多多,慈禧知之甚詳。其實早在她一千多年前的武則天在政治上做得比她更徹底,正式稱帝,但在臨終時,作出的最后詔令是“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p>

這個有神論者,她怕到了陰間無法面見李唐王朝的列祖列宗,不敢以則天皇帝的身份駕鶴西行,臨死重新做回皇后,留一座無字的碑文。慈禧太明白武則天的心思了,臨死她也要在面見清朝列祖列宗時,有一個比較好的交代。所以嚴令后來的女性效法她。

還有,慈禧晚年尤其是臨終,對自己的一生肯定做了回顧,感覺有很多失誤,作為女性執(zhí)政有很多力不能及的地方。

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受自身性格的局限、視野的局限以及社會風(fēng)俗的局限,慈禧無法做到像康熙、乾隆那樣與大臣進行直接、自如的交流,可以對宮外的一切獲取直接的印象,甚至親披戰(zhàn)袍出征,而慈禧連正式的上朝都不能進行,只能坐在簾子后面發(fā)表簡單籠統(tǒng)的指令。

她內(nèi)心同樣認為,女性是不適合執(zhí)政的。她本人只是不得已才在政治上霸得一位,如果不爭不霸只能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她臨終時否定了女性執(zhí)政的合理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