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 正文

將要失傳的手工藝,扎龍頭

2015-11-11 16:26: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其實有很多傳統(tǒng)工藝都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因為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讓機器代替了手工,但是手工技藝承載的精神是機器永遠無法替代的。

將要失傳的手工藝,扎龍頭

將要失傳的手工藝,扎龍頭

浦城是一個有著1800多年置縣史的古縣城,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歲末年初鬧龍燈的習俗。龍燈,由龍頭、龍肚、龍尾三部分組成。

制作一條龍燈,最難的部分就是扎龍頭。因此,“扎龍頭”作為一種謀生手藝,在浦城城鄉(xiāng)一些“紙馬店”藝人中曾世代傳承。但是,近些年來,隨著舞龍燈這一傳統(tǒng)活動的逐年淡化,相應的“扎龍頭”手藝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周興貴文/攝練師傅(右)在家人的協(xié)助下扎龍頭“三年了,就年初又接到一筆訂單。”昨日,在浦城縣和平路三山會館附近,筆者見到了練成強。提到扎龍頭的手藝,他既自豪又沮喪。自豪的是自己有著一手絕活。

沮喪的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愿意學這門手藝了。”如今,退休在家的他,只是偶爾遇到有人訂做才操起老手藝。龍騰千里看龍頭練師傅今年58歲,祖上三代都是開紙馬店的。

年輕時,他曾跟隨父親學“扎龍頭”手藝。如今,在縣城為數(shù)不多的扎龍頭手藝人中,他算是小有名氣。練師傅介紹,龍燈一般由龍頭、龍肚、龍尾三部分組成。

龍燈的長短取決于“龍肚”的數(shù)量。常見的有11節(jié)或13節(jié)不等。一條完整的龍燈,只要用一塊長綢布將前述三部分相連,就算大功告成。龍肚、龍尾比較簡單,一般的村民自己都會扎。最難的工序就是扎龍頭,龍頭的工序繁復,不是專業(yè)人士干不了。

練師傅說,扎龍頭的主要材料是竹片和綢布,工序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十分費時繁復。劈竹篾、扎粗坯、裝燈飾、糊紙、上色……一個完整的龍頭,兩人合作,前后需要花10天左右的工夫

可今非昔比,由于舞龍燈耗費時間,現(xiàn)在基本荒廢了,所以相應的活計也沒了。由于沒有市場,他20多年前就改行當了搬運工人,“沒辦法,要吃飯啊。”據(jù)了解,在浦城縣如今只有一兩位會扎龍頭的手藝人,“這門手藝到下一代估計就要失傳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