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qū)
3至6歲幼兒的早期教育是為人的一生做準備的時期,然而,部分家長存在這樣那樣的教育誤區(qū),讓幼兒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確發(fā)育,甚至孩子本身的優(yōu)良特質(zhì)。
誤區(qū)1:超前型
為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jīng)成為許多家長對幼兒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條。但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兒學得快忘得也快,孩子過早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
誤區(qū)2:技能型
幼兒教育需要體、智、美、德和諧發(fā)展,然而目前許多家長存在重視幼兒學習珠心算、彈鋼琴等技能,而忽視了幼兒智力、情感的發(fā)展。適當?shù)?a href="http://redwood-bank.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技能固然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十分必要,但大多特色班為孩子進行技能培訓只是為了家長的需求,違反了孩子心理、生理發(fā)展階段,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負擔,還會導致孩子將來缺乏獨立思維的能力。
誤區(qū)3:跟風型
一些家長不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來為孩子選擇特色班,而是看社會上流行什么就給孩子上什么班,今天美術(shù)素質(zhì),明天劍橋雙語,弄得孩子十分不適。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各種能力發(fā)展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因此,家長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盡可能在保護孩子興趣的同時讓孩子的興趣得到延伸。
誤區(qū)4:玩樂型
部分家長誤認為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玩樂,這樣純粹玩大的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會產(chǎn)生嚴重的不適應。因為幼兒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一個人對社會的知識和技能的建構(gòu)的基礎(chǔ),所以,幼兒不僅要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思索,掌握各種交流的工具,為小學教育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