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不是補鈣 就可以有效解決的
老年人很多都患上了骨質疏松,對于骨質疏松人們都覺得是缺鈣,關注著補鈣吃什么好,補鈣的食物有哪些。對于骨質疏松來說,單純的補鈣并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近日,一項旨在了解成年子女對母親健康的關注度調查顯示:25%的人稱母親曾被診斷患上骨質疏松癥;22.69%的人擔心母親會隨著年齡增長患上此病。可見骨質疏松已經成為中老年女性最關注的健康問題之一。隨著社會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癥的危害日漸突出,特別是絕經后婦女,隨著雌激素水平銳減,骨吸收和骨丟失就會加劇。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骼質地脆弱,有時即使受到輕微外力也會發(fā)生骨折,其中最常見的有脊椎骨折、腕部骨折和髖骨骨折。
治療骨質疏松最為人所知的方法是補充鈣劑,其次是多曬太陽和改變飲食習慣,如多喝牛奶等。然而,在專家看來,人到老年,骨密度滑坡跟人的內分泌系統(tǒng)改變有關,并不是單純的“缺鈣”那么簡單。
首先,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不取決于你攝取鈣質的多少,定期補鈣僅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其次,只有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鈣質流失過多有關時,補鈣才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常要與其他藥物合用。因此,確診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應該在補鈣和補充活性維生素D的基礎上,再選用一種抗骨質疏松的藥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骨質疏松患者是否需要補鈣,需要根據(jù)身體狀況來定,最好先做一些檢查,包括血液中鈣、磷、鎂的水平、骨密度、腎功能等,并且要看是否有腎結石病史和引起血鈣升高的疾病。如果有腎結石癥狀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補鈣。
由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治療依從性差一直是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的問題之一。臨床隨訪時發(fā)現(xiàn),確診患有骨質疏松后,很多患者不能遵醫(yī)囑按時口服治療藥物,致使骨折風險增加?;颊咭缽男圆钔鞘芤恍┛陀^因素,比如用藥方法復雜、藥物具有消化道刺激癥狀等。近年來,臨床上增加了一些可以通過靜脈注射進行給藥的骨質疏松藥物,一年只需給藥一次,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xiàn)以下癥狀,最好到醫(yī)院檢查一下:一是疼痛,特別是腰背部疼痛;二是身體變矮、駝背了;三是特別容易發(fā)生骨折;四是在45歲或以前已停經、四肢骨痛、手腳麻木、肌肉抽筋等。
總結:骨質疏松在來臨之前往往會在身體上給你些提示,如果發(fā)現(xiàn)了請及時就醫(yī),把病癥遏制在搖籃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任何疾病都是以預防為主。(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保健指南》,作者:吳文,刊期:2012.07,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