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長壽奧秘
晏子,名嬰,字仲,謚號為平,萊之夷維(今山東濰坊市高密)人,春秋齊國名相。據(jù)專家考證,他活到95歲(前595-500年)。在2500多年前,醫(yī)療條件極差,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時代,一個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晏子一生忙于政事,沒有養(yǎng)生長壽方面的論述,但從有關(guān)典籍和家鄉(xiāng)人們的傳說中,可窺到這位政治家長壽之道的一斑。
仁者長壽 和則養(yǎng)生
“仁”是儒家“仁政愛民”的主要學說,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內(nèi)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時于天下”必須“始于愛民”。他堅持“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遇有災荒,國家不發(fā)糧救災,他就將自家的糧食分給災民救急,然后勸諫君主賑災,深得百姓愛戴。對外則主張與鄰國和平相處,不事?lián)榉?。齊景公要伐魯國,他勸景公“請禮魯以息吾怨,遺其執(zhí),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魯”。此舉受到許多諸侯國的贊譽。這正是體現(xiàn)了人們常說的“萬人稱譽,多壽病法”的道理。
廉潔無私 心胸坦蕩
晏子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他善良無私的胸襟和坦蕩寬闊的心地,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活簡樸 清心寡律
晏子生活十分儉樸,吃的是“脫粟之食”、“苔菜”,可謂“食菲薄”,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粗茶淡飯素食當家;穿的是“緇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駑驪;住的是“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僅如孔子所說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見晏子妻“老且惡”,欲以愛女嫁他,他堅辭不納。他說“去老者,為之亂;納少者,為之淫;且夫見色而忘義,處富貴而失倫,謂之逆道”。他說到做到,言行一致,應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
樂觀豁達 處其自然
晏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他曾辭退了“三年而未嘗弼過”的高糾,主要嫌這個人三年都沒有指出過自己的過錯??鬃淤澦?ldquo;不以己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表明了他隨和大度,注重自身修養(yǎng)的品格。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guī)律。不像有的王公貴胃祈求長生之術(shù),求神靈保佑不死。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