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秘訣 宋高宗趙構(gòu)3養(yǎng)生方
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到百歲還能有健康的體魄,很好的精神?而有些人卻沒辦法活那么久,疾病纏身?那些人長壽的秘訣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的是宋高宗趙構(gòu)的長壽之道!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
如果從秦始皇算起的話,我國歷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在這些皇帝當中,有五位壽命超過80歲。他們是清高宗乾隆88歲、梁武帝蕭衍85歲、女皇帝武則天81歲、五代吳越武肅王錢镠80歲,還有宋高宗趙構(gòu)。趙構(gòu)就是那個寵秦檜、殺岳飛、偏安一隅的昏庸皇帝!他在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母親被俘的慘痛之后,仍然活了81歲。明代學者龍遵敘在他的養(yǎng)生學專著《食色紳言》中談到趙構(gòu)的長壽之道時認為,趙構(gòu)長壽,是因為先天稟賦和后天寡欲。除此兩個原因外,還有另外三個原因:
重視醫(yī)學
宋朝的皇帝大都重視醫(yī)學。在前輩的影響下,趙構(gòu)也親筆寫下了《養(yǎng)生論卷》一書,這不但展示了他高超的書法藝術(shù),更說明了他對醫(yī)學以及養(yǎng)生理論的重視。
精于書法
歷代書法家大多高壽。書法不但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養(yǎng)生之道。
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趙構(gòu)少即醉心書道,自謂:“頃自束發(fā),即喜攬筆作字,雖屢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他整理收集宣和內(nèi)府因戰(zhàn)亂而散失的古代法帖名畫,身體力行地提倡大眾研習書法。一時間,以高宗為中心,南宋幾乎掀起了一個學書高潮。
飲食衛(wèi)生
古時候皇帝吃剩的菜肴,一般賜給宮中其他人吃。高宗在進膳時,“必置匙箸兩副”,先用“公筷”及“公匙”將食物取置于的自己的容器中,再用另一雙筷匙食用,注意不讓吃剩食物被污。
看來,雖然趙構(gòu)在政治上是個昏庸的君王,但在飲食方面,卻頗講究衛(wèi)生,這也許是他活到80多歲的原因之一吧。
健康長壽的秘訣
第1步:避免致癌物。至少做到兩點:一是戒煙,二是涂抹防曬霜。每天太陽直曬別超過15分鐘,外出務(wù)必涂抹防曬霜,以防止皮膚癌發(fā)生。
第2步:改變飲食模式。良好的飲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毒品或藥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熱量攝入,飯吃七分飽;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
第3步:蹲姿排便。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會減少腸癌和痔瘡的發(fā)病幾率。
第4步:攝入抗氧化劑。攝入方式任選其一:每天5杯綠茶;每天1塊黑巧克力;每天1杯紅葡萄酒,吃紅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確保每日5種果蔬。
第5步:減少壓力。掌握8種減壓秘訣:擁有親朋好友或終生伴侶;感覺壓力大時做深呼吸;盡可能地消除恐懼感;保持“我至少還有半杯水”的樂觀態(tài)度;積極努力工作,參與志愿者及公益活動;笑口常開增壽7年;大笑擁抱增壽7年;生活有目標。
長壽保健
第6步:居安思危。其一,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過馬路前一定要左顧右盼;進入建筑工地務(wù)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潛在傷亡危險的任何活動。其三,參加年度體檢,有病及早治療。
第7步:常規(guī)鍛煉。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最簡單的運動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險減一半。
第8步:活到老,學到老。良好的教育與長壽之間關(guān)系密切。要長壽,除了經(jīng)常鍛煉、健康飲食和不吸煙之外,還應(yīng)該不斷地看書,學習新知識。
第9步:制定睡眠時間表。上床與起床時間雷打不動,與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固定的睡眠習慣有助身體張弛有度,自我修復(fù)。
第10步:常用腦。常動腦筋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選擇,有益長壽。經(jīng)常用腦也有助于防止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
結(jié)語:說到底長壽的人還是因為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我們只要照著以上的方法做,肯定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加分,何愁還活不到100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