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長個牽扯父母的心 孩子長高3個關鍵時期
孩子出生以后什么情況都會牽扯著父母的心,對于寶寶的發(fā)育這塊來說,家長擔心他們胖瘦的問題會小于高矮的問題,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個大高個,更何況現在人對于身高的要求可比以前更高了,因此寶寶能夠長個大高個幾乎是每個家長的希望,特別有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家長們更喜歡對比了,可是為什么別人家孩子個子長那么高,自己家的卻沒見長,到底標準的身體該怎樣算,這都困惑著許多家長。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吧。
1、身高受先天影響有多大?
先天影響因素即爸媽的身高?,F在流傳一種比較常用的預測身高的參考方法: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厘米
預測結果可供參考,不過不完全準確。實際的生長過程中,身高容易受多種后天因素的綜合影響。
2、哪些后天因素會影響孩子身高?
①運動:合理的運動能夠改善孩子的身高,效果非常明顯;
②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是身體成長的必要因素;
③營養(yǎng):須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長不高。家長應該給孩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牛奶、肉類等,鋅、鈣、鐵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樣會引起生長發(fā)育遲緩,錯過了最佳生長時間,以后就很難追趕;
④疾?。阂⒁馓岣吆⒆拥拿庖吡?,如果孩子長期咳嗽,或者有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療。
后天多努力,積極干預,孩子的海拔高度還是值得期待嗷。
科學說了算。這回咱們來看看,怎樣較為科學地目測。
1、看孩子所在年齡段身高的“標準差”
可以多了解下各年齡段孩子身高的數據情況,每隔一個階段都會有權威數據統(tǒng)計更新。如果你家孩子的身高,比同齡孩子小了2個標準差,那么基本就可認為偏矮小了。
啥是“標準差”,怎么算?舉個例子:
一個8歲的男孩,他的身高應該在126.5cm至137.8cm之間,如果他的身高小于121.1cm,也就是不到6歲的男孩正常身高(111.2~121.0cm),小了2個標準差,就屬于矮小了。
2、關注青春期前每年長多高
青春期以前,每年長高不到5厘米,就得重視一下了,咨詢咨詢醫(yī)生,比較安心。
從3歲至青春期前期,孩子一般每年也會長5~7厘米。可以從這個方面對孩子的身高發(fā)育情況做個初步監(jiān)測。
當然,以上只是供大家初步觀察,最后還是要及時請醫(yī)生確診。越早看醫(yī)生,越能及時改善情況。
小編在這里強調一下,不要因為覺得是遺傳問題就棄療了,背后可能還藏有其它問題需要醫(yī)生干預。
1、孩子偏矮,有2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體質性生長發(fā)育遲緩”,民間俗稱“晚長”。這有一定的遺傳背景,他們在正常兒童的青春期未有生長加速,在此年齡段必然比已發(fā)育的同齡人矮。當他們也進入青春期后,會與正常兒童一樣,生長加速,從而達到應有的遺傳身高。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出現了“矮小癥”,出現了生長激素缺乏癥等問題,這就需要及時干預治療了。
2、關注孩子身高,請注意這4點
不求一定要腿長一米八,但怎樣讓孩子盡量長高點,還是要靠為爹為娘的多留意啦:
①0-3歲階段,就要開始定期觀察孩子身高;
②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避免量到的是不準確的數據,影響判斷;
③營養(yǎng)跟上了,身高未必就能趕上,其它后天因素也要關注;
④如果擔心孩子偏矮小,應該去兒童內分泌科或兒童保健科進行檢查。
1、孩子長高有3個關鍵時期
分別是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
這3個時期是孩子新陳代謝最旺盛,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快,轉化強、最利于骨骼快速生長發(fā)育的時期。
如果你發(fā)現孩子在關鍵期內的長高速度已經落后,一定要重視并及時干預,讓孩子回到正常的長高軌道,將來孩子也不會為身高苦惱太多啦。
2、孩子身高已經偏矮,咋辦?
還是那句話,咨詢專業(yè)醫(yī)生,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做針對性的干預。民間通用的說法,不一定科學,也不一定適合你家孩子。
總結: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父母的高矮會決定寶寶的身高,雖然遺傳是有一定的因素,可是在實際的生長過程中,身高容易受多種后天因素的綜合影響。如果你的寶寶一直都比其他同齡小朋友長的矮,那就要去看醫(yī)生了,但是有時候寶寶是我們常說的晚長,一般在正常兒童的青春期未有生長加速,在此年齡段必然比已發(fā)育的同齡人矮,當他們也進入青春期后,會與正常兒童一樣,生長加速,從而達到應有的遺傳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