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xiàn)高136.5米,相當于40層大廈高。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guī)模是埃及至今發(fā)現(xiàn)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jié)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nèi)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后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跡。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最高的金字塔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xiàn)高136.5米,相當于40層大廈高。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guī)模是埃及至今發(fā)現(xiàn)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jié)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nèi)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后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跡,當年埃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金字塔介紹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公里的吉薩高地。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金字塔,又稱吉薩大金字塔,位于埃及吉薩,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為其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約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前2560年。位于吉薩金字塔群的中央一座,也是最為高大的,被喻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一。在埃及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薩高地的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金字塔,形狀像“金”字,它是一種方底尖頂?shù)氖鼋ㄖ铮枪糯<奥裨釃、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員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們通常所見的寶塔形。是由于它規(guī)模宏大,從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漢語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翻譯為"金字塔"。
埃及迄今發(fā)現(xiàn)的金字塔共約80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聳巍峨而居古代世界八大奇觀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公元519年(北魏熙平元年)永寧寺塔(塔高147米)建成之前,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據(jù)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國考古學者估計,胡夫大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像一輛小汽車那樣大,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長度相當于赤道周長的2\3。據(jù)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20年時間,每年用工10萬人.金字塔一方面體現(xiàn)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也成為法老專制統(tǒng)治的見證。
1798年拿破侖入侵埃及時,于當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區(qū)與土耳其和埃及軍隊發(fā)生了一次激戰(zhàn),戰(zhàn)后他觀察了胡夫金字塔。據(jù)說他對塔的規(guī)模之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與它相距不遠的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和孫子孟卡烏拉的金字塔的石塊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條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墻沿著國界把整個法國圍成一圈。
金字塔的建造
這是一座用水灑出來的金字塔。而且每個金字塔,都是用如此的方法建造的。金字塔不是由外星人建造的,而是由具有外星人智慧的人類所建造的。在四千多年前生產(chǎn)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時代,埃及人采集、搬運數(shù)量如此之多,每塊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壘成如此宏偉的大金字塔,是耗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的。埃及人用星象觀測每一件事物,制作歷法,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每件事,都從變動的夜星中得知。除了其中一顆不變的恒星。在夜空中,有兩顆特別明亮的星星根據(jù)一個固定的圓周旋轉(zhuǎn),當一顆星星在另一顆的正上方時,他的垂直線正好落在現(xiàn)在胡夫金字塔所在的位置,這三顆星星,就是獵戶座三顆腰星。觀測測定任務(wù)由古埃及星相學家完成。在胡夫法老的宮殿里面,法老的設(shè)計師們完成了金字塔的設(shè)計。在公元519年(北魏熙平元年)永寧寺塔(塔高147米)建成之前,這座由法老的設(shè)計師精心設(shè)計的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設(shè)計師們設(shè)計在水平面基地之上,先由超過200層的石灰石塊,向上堆疊,每上一層的石塊,都比下層的略小一點。然后再在這個200層的基層上建造金字塔;I建計劃在胡夫法老即位的第一年就開始了。法老派人在選定的臺地進行丈量及清掃,再交由石匠們雕琢出完美的石灰石塊,來建造金字塔基地。當造好基地廣場之后,部分石匠將石階梯切割出來,金字塔的核心逐漸成型。所有工程最龐大的部分才隨之展開。這個時候就需要很多的人手了。
埃及的官員們會在每年夏天到各個村落里面,以法老的名義挑選一些壯漢,分配到尼羅河流域各個地方,來服侍國王,其中就用一些人被選去建造金字塔。這些壯漢,沒有一個是奴隸,而是自由的農(nóng)民。這些自由的農(nóng)民的父輩或者祖父輩,有很多年輕的時候也被征召去建造過金字塔。他們一些人死在了施工現(xiàn)場,但是更多的人,最終是可以回到家中的。尼羅河成就了古埃及相對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尼羅河每年的泛濫,造就了大量的淤泥,使得尼羅河流域的農(nóng)田特別肥沃,使古埃及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農(nóng)民不用整天工作,就可以有足夠糧食的國家之一。因此他們可以提供其他的勞役,像是建造金字塔。甚至有一些學者說,埃及根本不需要奴隸。
每個金字塔都有特定的采石場,胡夫金字塔也不例外,建造胡夫大金字塔需要500萬噸的石塊,采石場是在胡夫金字塔以南約半英里。采石場極其巨大,而且紀律嚴格,這里布滿了估計有1500名從全國各地以國王的名義征召來的農(nóng)民。他們在工作中熟悉工作程序,成為陵墓建造的熟練石匠。而整個工程則由大約25000名工人來完成。每個工人的分工都很明確:征召者、采石匠、運石匠跟工匠。采石場的每位石匠都使用一把銅鏟工作。在采石場,除了石匠,還有一組負責標記的工匠,在每一個石塊,標注上不同的符號,確保他們被運到金字塔之后,都被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平均每塊石頭重大約兩噸半,關(guān)于搬運石頭的問題,是困擾考古學家很久的問題,甚至關(guān)于外星人建造金字塔的說法,也是由于不相信古人類可以做到搬運如此巨大石頭而引發(fā)的猜想。但是搬運石頭的原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考古學家后來發(fā)現(xiàn),水是關(guān)鍵!水是運石的潤滑劑。埃及有一種特有的紅土叫塔浮拉(音譯),只要它變濕之后,任何東西都可以滑動。在現(xiàn)場有專門運送石頭的運石匠,他們配備有負責拿著罐子不斷灑水的工人,當運石匠把采下的石頭耗費巨大人力一點一點翹上一種類似雪橇的鐵底座上,然后灑水的工人開始工作,他們在雪橇樣鐵底座前灑水,運石匠則負責專心拉底座。幾十個運石匠步步艱難的在灑水工人播撒下的濕滑的地面上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拉著沉重的石頭,一步步走向建造工地。
工人們據(jù)推測是每工作九天可以休息一天。由于嚴格的劃分,在采石場的工作的人不能踏進金字塔一步。進入金字塔工地,只有兩條巨大的斜坡,一條是從采石場到金字塔,另一條則是從金字塔到尼羅河。這兩條斜坡在金字塔西南角落交匯。沒有起重機跟杠桿,建造金字塔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砂石跟石膏混合以后堆砌形成高大的斜坡。斜坡表面是塔浮拉層面,然后再將石塊一一的搬運上去。對金字塔所有的測量工作,都是由王室官養(yǎng)工匠完成。他們采用最原始的工具來檢查石塊放置的角度是否正確。簡單的鉛垂線跟木質(zhì)的尺規(guī)用來檢視每個石塊,是否確實放平。一旦達到他們滿意的程度,就有專人,把他們嵌入金字塔的外墻上。每個金字塔,都從這個程序開始,由外向內(nèi)建造。要用手工完成超過兩百萬個石塊,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在建造了16年以后,已經(jīng)有多達一千噸的石塊,被采集雕琢,然后被搬運堆積到這個巨大建筑身上,但是這遠遠還沒有完成。在這個時候,他們開始建造一個巨大的墓室。經(jīng)過16年的建造,正在建造的金字塔頂端平臺大概有十座足球場加起來那么大,在平臺的正中央,則是墓室的位置,這個墓室,則是最終安放法老遺體的地方。墓室的頂部則是由離胡夫
金字塔五百英里以外的阿斯彎(音譯)采石場運來花崗石?偣灿芯艍K。每一塊重大約50噸,并且需要200個人,才能移動它。每塊石頭的正中央有由紅澤土(音譯)標示的記號,這樣來確保每塊石頭的正中央能對齊,這么重的石塊,需要被完美的放置。整個金字塔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墓室。
建造到最后,金字塔不再使用主斜坡道,而是以爬金字塔的階梯,來替代回旋的主斜坡道。金字塔頂端最后一塊立體四方三角石塊的正下方,有一個插榫凹槽,用來校對和使石塊完美放置。在最后一塊石頭被放好后,主斜坡被拆除,石塊上的階梯也被削平,讓主體形成一個完美的角度,每一個石塊,都被精致的磨平,結(jié)果呈現(xiàn)四周閃閃發(fā)亮的三角錐體。隨著時間的久遠而光澤退去,所以現(xiàn)在看到的金字塔與剛建成時有很大的出入。大約公元前2463年,胡夫法老參觀了這座完工的金字塔。公元前2457年春天的清晨,胡夫法老死去,并最終安放在這座金字塔里面。棺木是罕見的香羅做成,但是內(nèi)部沒有陪葬的金銀財寶。棺木就像是放置整個金字塔的最后一個石塊,也是最重要的石塊。他的石棺是由大理石做成的,當石棺蓋落下,大金字塔,完成了它被建造的目的。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0公里的吉薩高地,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96座金字塔中,吉薩高地的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tǒng)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誤差不超過圓弧的3分,底邊原長230米,由于塔外層石灰石脫落,現(xiàn)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傾角為51°52′。塔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xiàn)高136.5米,相當于一座40層摩天大樓,塔底面呈正方形。整個金字塔建筑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巖石上,占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它的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據(jù)估算,建造金字塔的石頭每塊重約2.5噸,總共需要230萬塊這樣的巨石。如果用火車來裝,這些石頭能裝60多萬個車皮。
現(xiàn)代研究
英國《倫敦觀察家報》有一位編輯名叫約翰·泰勒,是天文學和數(shù)學的業(yè)余愛好者。他曾根據(jù)文獻資料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對大金字塔進行了研究。經(jīng)過計算,他發(fā)現(xiàn)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難以置信地包含著許多數(shù)學上的原理。
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從而發(fā)現(xiàn)每壁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與塔基周長的比就是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因而,用塔高來除底邊的2倍,即可求得圓周率。泰勒認為這個比例絕不是偶然的,它證明了古埃及人已經(jīng)知道地球是圓形的,還知道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
泰勒還借助文獻資料中的數(shù)據(jù)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時使用何種長度單位。當他把塔基的周長化為英寸為單位聯(lián)系。他由此想到。英制長度單位與古埃及人使用的長度單位是否有一定關(guān)系?

泰勒的觀念受到了英國數(shù)學家查爾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實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后聲稱他發(fā)現(xiàn)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數(shù)學上的奧秘。例如,塔高乘以10億就等于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后來,另一位英國人費倫德齊·彼特里帶著他父親用20年心血精心改進的測量儀器又對著大金字塔進行了測繪。在測繪中,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大金字塔在線條、角度等方面的誤差幾乎等于零,在350英尺的長度中,偏差不到0.25英寸。它的周長正好是362.31庫比特單位(230.36米)跟地球一年的時間差不多,它周長×2又是赤道的時分度,塔底周長(230.26×4)除以2倍的塔高(未塌落時,146.591米)就等于3.1416,和圓周率差不多,把它的自重×1015萬就是地球的自重,塔高×10億,約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地球的子午線正好從金字塔的中心通過。兩極軸心每隔25827年它們正好轉(zhuǎn)一圈,金字塔的兩條對角線的和,就是25826.6厘米。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