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飲食誤區(qū) > 正文

生吃食物有這些風險 你知道嗎

2016-01-17 15:50:5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日常飲食中,很多人為了追求口味或營養(yǎng),可能會選擇生吃食物,認為只有生吃食物才不會破壞食物原來的味道和營養(yǎng)。但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生吃,也不是所有食物都不能生吃,

生吃食物有這些風險 你知道嗎

生吃食物有這些風險 你知道嗎

生吃動物性食物的危害

1、致病菌

生肉類和海鮮水產(chǎn)等動物制品,在加工、儲存及運輸過程中都有被致病菌污染的風險。

美國一項最新報告對2008~2012年發(fā)生的食源性疾病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引起食物中毒最多的四種致病菌分別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彎曲桿菌、李斯特菌。

涉及的食物包括雞肉、牛肉、蔬菜、水果、乳制品等我們常見的食物。

常見細菌污染有生雞蛋上的沙門氏菌,生牛肉中的O157:H7型大腸桿菌,生蠔中的創(chuàng)傷弧菌等。

2、寄生蟲

生吃動物性食品的另一個常見安全問題就是寄生蟲。姜片蟲,寄生在肝中,可引起肝硬化、膽管堵塞等問題。

很多人以為海水魚安全。由于海水是咸的,就不會有寄生蟲。其實,即使是海魚做的生魚片,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安全。實際上,海水魚也可能攜帶寄生蟲,同樣也有能力感染人類。其中,以異尖線蟲(Anisakis)最為臭名昭著,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海鰻、石斑魚、鯡魚、真鯛等等,都可能被它感染,如果不小心食用,將會發(fā)生感染。

至于肉類,現(xiàn)在有好多人會吃用牛肉、豬肉刺身,被絳蟲感染的豬肉(俗稱米豬肉)或牛肉,如果不小心被食用,就會危害人體健康。這里值得提醒的是,要避免吃一些「農(nóng)家樂」自己屠宰的豬肉,這些未經(jīng)檢疫的豬肉,其風險是未知的。

3、病毒

食物中能夠令人患病的病毒主要有三大類:腸胃炎型病毒、肝炎型病毒及其他疾病型病毒。最最典型的是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感染,上世紀,上海暴發(fā)過一次甲肝流行,是因為食用未煮熟的“毛蚶”造成的,那次之后,“毛蚶”在流行病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最近,又有媒體報道因吃用“海鮮姿造”造成甲型肝炎感染并至肝功能衰竭的事例。“海鮮姿造”是一種南方地區(qū)的典型吃法,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吃法保留海鮮最鮮嫩的部分,有一句關于它的描述是這樣的:炸不如炒,炒不如蒸,蒸不如涮,涮不如生。然而,正是因為這種無知的吃法,造成了新一輪甲型肝炎的流行。甲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經(jīng)由進食了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傳播,介貝類水產(chǎn)動物是傳播甲型肝炎的罪魁禍首。介貝類水產(chǎn)動物泛指所有有殼的水棲動物,一般可分為四類,即甲殼類(如蟹、小龍蝦、龍蝦和蝦)、腹足類(如鮑魚)、雙殼類(如蠔、蜆和扇貝)及頭足類(如魷魚)。這是因為它們經(jīng)常生活在容易被污染的海水中,可能攜帶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對熱的抵抗力較強,在室溫條件下能在干糞便中保持感染性長達30天,在60℃的水中,可以存活一個小時。所以,在吃海鮮的時候,如果加熱不徹底或者生吃被污染了的海鮮,就有感染甲型肝炎的風險。不過,當水、食物被加熱到100℃時,大約5分鐘就可以將其中的甲型肝炎病毒全部殺死。需要強調的是冷凍、辣醬、芥末、煙熏、飲酒等都無法完全殺死有害細菌,只有充分加熱才可以。所以,吃的時候盡量加熱至熟透,最好不要生吃。

6種動物性食物絕不能生吃

1、一只福壽螺可藏寄生蟲6000條。福壽螺帶有多種寄生蟲,極易引起線蟲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

2、小龍蝦體內可能攜帶肺吸蟲,會引起肺吸蟲病。輕者咳嗽、胸痛、咯血,嚴重的更有可能發(fā)生癲癇或偏癱。

3、淡水生魚片有肝吸蟲在吃了未煮熟的魚的10到26天內,身體會開始出現(xiàn)發(fā)燒、食欲不振、腹部疼痛、肌肉酸痛、關節(jié)痛、全身軟弱或浮腫。

4、吃不熟的牛排,或可長出1米多絳蟲吸盤吸附在小腸粘膜上可引起輕度損傷與炎癥。偶爾因阻塞闌尾誘發(fā)闌尾炎。多條絳蟲感染偶可引起部分腸梗阻。

5、吃未熟涮羊肉可感染弓形蟲。若輕型急性感染,全身癥狀不太明顯,類似一次感冒,或一次急性胃腸炎。

6、沒熟的黃鱔里的顎口線蟲會鉆進眼睛。寄生在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致,可發(fā)生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

生吃植物性食物的危害

1、小心潛伏的致病菌

生吃蔬菜最容易感染的是大腸桿菌。

歐洲人很喜歡吃各種生菜做的沙拉,但是,一旦不注意處理,就會造成大腸桿菌感染。歐盟每年有幾千人因它而發(fā)生感染,患者主要通過受污染的食物、水,以及與動物接觸感染病菌,產(chǎn)生急性腸胃炎,常常伴有嘔吐,有時有輕度發(fā)熱。

大腸桿菌這個家族十分龐大,它們并不都是“壞”的,其中絕大多數(shù)在維持人體正常菌群的協(xié)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絕對是臭名昭著。2011年,德國發(fā)生重大大腸桿菌感染事件,總共有2000多名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腸出血、腹水和腎功能衰竭癥狀,幾十人死亡。經(jīng)過醫(yī)生和微生物學家的鑒定,這些患者被確診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也稱為EHEC感染,而幕后的“真兇”則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2、病毒

說到植物里帶有的病毒,就不能不提到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也常常被叫做諾瓦克病毒,它是一種常見病毒。它可以導致急性胃腸炎,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諾如病毒暴發(fā)的高峰期。它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據(jù)美國疾控中心的數(shù)據(jù),大約有一半的食源性疾病是由它引起的,這一比例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獲得了驗證。德國曾經(jīng)發(fā)生2萬學生疑因草莓污染導致諾如病毒中毒的事件。

所以,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凈,盡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

3、植物中也存在天然的毒素

苦杏仁、竹筍及其制品、木薯及木薯制品等食用植物中含有氰甙,不宜生吃。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常見食用植物檢測發(fā)現(xiàn),每千克苦杏仁(北杏)、竹筍、木薯及亞麻籽樣本的氰化物含量范圍為9、3-330毫克。氰甙本身是無毒的,但當植物細胞結構被破壞時,含氰甙植物內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有毒的氫氰酸(氰化物)。

氫氰酸可引起人類的急性中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所以,剛剛提到的這些食物,最好的選擇還是不要生吃了。很多豆類蔬菜含有凝集素,不宜生吃。

每年我國都會發(fā)生多起來因食用未燒熟菜豆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較豐富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皂苷,這兩種生物毒素分別具有紅細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進入人體后發(fā)揮生物作用而致病,生吃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重則可致命。

5種蔬菜絕不能生吃

1、豆類蔬菜

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的紅血球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致死。這些蔬菜還含有一種毒蛋白性質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現(xiàn)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腫大。蠶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種被稱為蠶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壞紅血球,當食用烹炒不透的蠶豆時,會誘發(fā)溶血性貧血,這就是著名的“蠶豆病”。豆類蔬菜含有的有毒物質在加熱后便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炒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2、富含硝酸鹽的蔬菜

菠菜、芥菜等蔬菜極易富集硝酸鹽。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毒性很低,但在人體內微生物作用下,會轉變?yōu)閬喯跛猁}。并與胃腸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酰胺等)結合成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存在誘發(fā)消化系統(tǒng)癌變的危險。這類蔬菜不僅不能生食,而且必須燒透煮熟后才宜食用。所以,湯漂一下就吃的“涮羊肉式”的食法是不可取的。

3、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存在著一種秋水仙堿的成分,秋水仙堿是無毒的,但是經(jīng)過胃腸道的吸收之后就會氧化形成毒性很強的二秋水仙堿,這個物質能夠刺激腸胃,從而出現(xiàn)嗓子發(fā)干、燒心、干渴、腹痛、腹瀉等癥狀。由于秋水仙堿是水溶性的,在鮮黃花菜蒸煮、干制過程中,這種植物堿已被破壞,加上食用黃花菜干制品時必然要經(jīng)過清水浸泡,當然無中毒之虞了。

4、野菜

馬齒莧等野菜,需要焯一下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防止過敏。此外,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再吃,這樣更衛(wèi)生,也不會影響口感和營養(yǎng)含量。

5、木耳

新鮮木耳含葉林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水腫和疼痛。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