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飲食誤區(qū) > 正文

挑選奶油盡量選擇天然奶油

2016-03-03 23:12:5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不論是香噴噴的厚片吐司,還是奶油蛋糕,這些美味料理的靈魂,就是“奶油”大家在挑選奶油時,應優(yōu)先選用天然奶油,但是大家切記不可食用過多的奶油哦,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傷害的。

挑選奶油盡量選擇天然奶油

挑選奶油盡量選擇天然奶油

不論是香噴噴的厚片吐司,還是奶油蛋糕,這些美味料理的靈魂,就是“奶油”,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奶油產(chǎn)品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天然奶油vs.人造奶油

什么是天然奶油?簡單來說,天然的奶油就是動物性奶油,用100%牛奶制成,所以自然散發(fā)出濃淳的牛奶香及黃色色澤,而人造奶油是從18世紀末開發(fā)出來的奶油替代品,因為價格較為低廉,保存期限較久,而受到歡迎。

人造奶油的原料為液態(tài)的植物油,因為植物油多半為液體狀,所以必須透過“氫化”處理,才能成為奶油的固態(tài)狀。此外,由植物油做成的奶油為了要模仿動物性奶油的口感及色澤,會再加入工香料調(diào)出奶香,也會加入食物色素,以調(diào)配出奶油的黃色。

不過,人造奶油中因為添加了許多化工物質(zhì),像是色素、香料等,對于消費者的健康,更帶來了許多隱憂。美國早期因為怕消費者無法辨識人造奶油,甚至有過禁令,禁止把人造奶油染成黃色,必需添加的色素定為“粉紅色”。雖然此禁令被取消,但也說明了人造奶油中的添加物,并不是一般消費者能一目了然辨識出來的,實在令人擔心。

人工反式脂肪 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般人普遍誤認植物性奶油比動物性奶油健康,其實,原本健康的植物油,透過氫化的過程中,原為“順式”的脂肪加工卻轉為“反式”脂肪酸,會提高壞膽固醇于血管中的沉積量,改變細胞膜的成分,降低細胞對抗致癌物質(zhì)的能力,對心血管造成不良影響。有研究顯示,如果每天攝取5克反式脂肪,心臟病的發(fā)病機率會增加25%,并更會提高人體中的壞膽固醇,造成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等問題。

從2004年開始,丹麥政府禁止任何含有超過2%以上的反式脂肪商品進行販售,臺灣也自2008年起,要求食品包裝上需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若每100公克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克,則包裝可標示為0,其實食用“零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能還是攝取到反式脂肪。

相反的,反式脂肪也存在于動物性奶油中,由牛、羊等反芻動物消化作用而產(chǎn)生的天然產(chǎn)物,而且量少;最具代表性的成分是“共軛(反式)亞麻油酸(CLA,conjugatedlinoleicacid)”,這樣的反式脂肪為天然反式脂肪,并非化學加工而產(chǎn)生的“人造”反式脂肪,對我們的身體并不具健康的負面影響。

天然奶油好 含脂溶性維生素與Omega 3

天然奶油中含有許多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對于腦部、皮膚、骨骼、血液等有保養(yǎng)效果。此外,選用吃牧草的牛產(chǎn)出的奶油,更可以天然的方式,攝取到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Omega-3。

已有多項研究顯示,Omega-3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更能增強腦力防記憶衰退、強化視力等。

此外,天然奶油對于懷孕婦女也很重要。有研究指出,懷孕婦女應避免攝取過多的人工反式脂肪,以防透過母乳傳給嬰兒,會增加嬰幼兒血液內(nèi)的膽固醇,對健康可能有長久的影響。

奶油越多添加物 人造奶油機率高

一般市售的奶油,最簡單的辨認方式就是產(chǎn)品名稱及成份,包括“乳瑪琳”、“酥油”等“植物性奶油”,都是透過加工方式制造出來的。此外,若是包裝上標示出的成份中含有越多添加物,則越有可能為人造奶油,因為天然的奶油,只需用簡單的牛奶制成。

大家在挑選奶油時,應優(yōu)先選用天然奶油,但是大家切記不可食用過多的奶油哦,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傷害的哦。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