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變黃還能吃嗎 蝦皮放久有氨氣異味變苦能吃嗎
蝦皮變黃一般都是因為存放不當而導致的,密封保存得不好,引起的氧化。有些人認為這樣沒關(guān)系,所以繼續(xù)食用,特別是對于老人家來說更是不舍得扔的,所以很多人會擔心:蝦皮放久了有氨氣異味兒能吃嗎?蝦皮放久了為什么會變苦?蝦皮變黃能吃嗎?蝦皮變黃吃了會傷害身體,造成疾病嗎?
蝦皮變黃還能吃嗎?
蝦皮變黃就是沒有營養(yǎng)成分了,雖然有的并沒有異味但是也不建議吃了,有的是變黃而且也變質(zhì)了就更不能食用了,所以說如果變黃了還是為了身體健康不吃最好。蝦皮能長期保存,主要的抑菌因素是水分低,鹽分大。兩者缺一不可。如果沒干透,蛋白質(zhì)含量那么高的食品,細菌是不會放過它的。有些蝦皮在買回來的時候蝦皮沒有干透,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海邊空氣潮濕,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不干的蝦皮更重一些,利潤較大。那么很多人也會感到疑惑蝦皮對身體好嗎,有什么功效呢?
蝦皮的功效與營養(yǎng)價值
1、蝦皮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就以衡量營養(yǎng)價值高低的蛋白質(zhì)含量來說,每100克蝦皮含39.3克,大大高于大黃魚、黃繕、對蝦、帶魚、鯧魚等水產(chǎn)品及牛肉、豬肉、雞肉等肉制品。
2、蝦皮的另一大特點是礦物質(zhì)數(shù)量、種類豐富,除了含有陸生、淡水生物缺少的碘元素,鐵、鈣、磷的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克蝦皮鈣和磷的含量為991毫克和582毫克。所以,蝦皮素有“鈣庫”之稱。
蝦皮放久了為什么有氨氣異味兒?
有些蝦皮在買回來的時候會出現(xiàn)氨味,那么氨味是從哪里來的。氨是蛋白質(zhì)分解的最終產(chǎn)物。蛋白質(zhì)經(jīng)過微生物的作用,先變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級胺和氨氣,低級胺就是腥臭氣的來源,氨氣就是刺激味道的來源。剛買來的時候沒有味道,因為蛋白質(zhì)還沒有嚴重分解。但因為蝦皮沒有干透,在常溫儲藏過程當中,細菌會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質(zhì)產(chǎn)生低級胺類和氨氣。到這個程度,蛋白質(zhì)的分解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各種海產(chǎn)品和肉制品是亞硝胺類的重要來源。按我國衛(wèi)生標準GB9667-1998,海產(chǎn)品的N-二甲基亞硝胺含量應在4微克/公斤以下,N-二乙基亞硝胺含量應在7微克/公斤以下。但不新鮮的腌魚、腌肉、蝦皮、海米、魷魚絲、干貝、魚干等都有超標的可能。
所以,一旦蝦皮出現(xiàn)異味,不要可惜,要堅決拋棄。即便水洗之后,也不能放心。
建議大家在購買蝦皮之后,先好好洗幾遍,去掉沙子和蛋白質(zhì)分解物,也同時能夠除去一部分水溶性的亞硝胺和鹽。然后把蝦皮在鍋里小火徹底焙干,再分裝放到冰箱中保存,每次取出一袋來吃。
蝦皮放久了為什么會發(fā)苦?
新鮮的蝦皮,含水多、柔軟、口感好,味道也不是特咸,經(jīng)長時間放置后,特別是敞開暴露放置,水分蒸發(fā)、蝦皮變干變硬、易碎,味道也會變?yōu)榭酀?,這是正?,F(xiàn)象。
因蝦皮的水分蒸發(fā),其中的鹽分濃縮、結(jié)晶、析出,另外鹽水中有少量的鹵汁也濃縮析出來了,使蝦皮的味道加重,呈苦澀味道。
長期保存蝦皮的方法:
將裝蝦皮的塑料袋開一小口,使用完后用一個夾子夾好,并存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門上的格里,盡量保持其水分,此種方法可以保存幾個月甚至更長,也就不會出現(xiàn)變味的問題了。
蝦皮要怎么長期保存?
1、河蝦米和海蝦米的保存
河蝦米也就是淡質(zhì)蝦米,相對的海蝦米即咸質(zhì)蝦米。它們的保存方法有所不同,對于淡質(zhì)蝦米,可將其攤在陽光下晾曬,待完全干后,裝入瓶中,保存起來即可。對于咸質(zhì)蝦米,不能放于陽光下晾曬,應將其攤于陰涼處風干,再裝入瓶內(nèi)。
2、淀粉鹽保存鮮蝦仁
將蝦仁的皮剝掉后,放入清水中,用幾根筷子將其順著同一方向攪打,反復換水,直至蝦仁發(fā)白。然后把蝦仁撈出來,將水分控干,再用干凈的棉布將蝦仁中的水分吸干,并加入少許淀粉和食鹽(也可同時放少量料酒),再順著同一方向攪打數(shù)分鐘。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蝦仁,可以更好地貯存待用了。
3、大蒜貯存蝦皮
用淡水將新鮮的蝦皮洗凈后,撈出來瀝干,然后將其均勻地放在木板上晾曬,待完全干后,貯藏起來,并加幾瓣大蒜,密封起來貯存即可。用此法貯蝦皮其味美如初。
4、鹽水保存蝦皮
用清水將蝦皮洗干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鹽(大約每500克蝦皮里放約100克鹽)與水同煮,待水開后將其撈出來,放在籃子里瀝干,然后放在干凈的塑料袋里密封起來貯存即可。每次打開后,一定要將袋口封好,防止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