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功效與作用-大豆的種植技術(shù)
大豆又叫青仁烏豆、泥豆、馬料豆、秣食豆,品種有,冬豆,秋豆,四季豆,我國主產(chǎn)于東北地區(qū)。中國古稱菽,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作物。豆科植大豆呈橢圓形、球形,顏色有黃色、淡綠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zhì)。
大豆的功效與作用
大豆不單單指黃豆,它還包含黑豆和青豆。大豆營養(yǎng)全面,含量豐富,其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豬肉高2倍,是雞蛋含量的2.5倍。蛋白質(zhì)的含量不僅高,而且質(zhì)量好。大豆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質(zhì)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較接近人體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類食品、蛋類食品搭配著來吃,其營養(yǎng)可以和蛋、奶的營養(yǎng)相比,甚至還超過蛋和奶的營養(yǎng)。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這種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對于動脈硬化患者來說,是一種理想的營養(yǎng)品。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鎂、鉀等無機鹽,還含有銅、鐵、鋅、碘、鉬等微量元素。大豆中的鈣、磷與蛋白質(zhì)相結(jié)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鐵和碘對人體很重要,缺鐵的人會得貧血病,缺碘的人會得甲狀腺腫大癥;微量元素鉬可以抑制產(chǎn)生癌癥的致癌物質(zhì)。
大豆含的營養(yǎng)素比較全面,并且含量豐富,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zhì)36.3克、脂肪18.4克、糖25.3克、熱量412千卡,鈣367毫克、磷571毫克、鐵11毫克、胡蘿卜素0.4毫克、維生素B10.79毫克、維生素B20.25毫克、尼克酸2.1毫克,與等量的豬肉相比,蛋白質(zhì)多1倍、鈣多33倍、鐵多26倍、而價格比豬肉便宜很多。
大豆蛋白質(zhì)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等人體必需氦基酸比較多,僅蛋氨酸比較少。這與一般谷類食物正好相反。故大豆與糧食混吃可以互補,大大提高了大豆及糧食的營養(yǎng)價值。大豆含有多量脂肪。并且為不飽和脂肪酸,尤其以亞麻酸含量最豐富。這對于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作用,大豆中還含有約1.5%的磷脂。磷脂是構(gòu)成細胞的基本成分。對維持人的神經(jīng)、肝臟、骨骼及皮膚的健康均有重要作用。
大豆的種植技術(shù)
品種選擇
按當?shù)厣鷳B(tài)類型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熟期適宜、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逆性強的已通過審(認)定的品種,如湘春豆21號、湘春豆22號、湘春豆23號等。做到每隔3年換種1次。
種子處理
種子包衣:選用優(yōu)質(zhì)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操作時盡量減少種衣劑與金屬的接觸,包衣的種子要陰干后播種,種子包衣能增加種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種植大豆,采用鉬酸銨拌種,每公斤大豆種子用鉬酸銨1克~1.5克,配制1%~1.5%的鉬酸銨溶液噴在種子表面拌勻,陰干后播種。
翻耕整地
稻田種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后按寬2~3米分廂,開好廂溝、腰溝、圍溝,春季搶晴天精細整地。要求土壤細碎,無暗垡,廂面平整。冬季空閑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種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搶晴天翻耕,翻耕后按寬2~3米分廂開溝,精細整地。
播種
在5厘米土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開始播種,中低海拔地區(qū)3月底至4月初為適宜播種期。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種子,淺播薄蓋(蓋三四厘米厚)。栽植密度應根據(jù)品種特性及水肥條件而定,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栽3~4萬株、中熟品種栽2.5~3.5萬株、遲熟品種栽2萬株左右。
施肥
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農(nóng)家有機肥400公斤、鈣鎂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還需施尿素100公斤。農(nóng)家有機肥在整地前施入,通過翻地和耕地將肥料翻入耕作層中,化肥在整地時施用,并使之與土壤融合。間作套種或因農(nóng)事季節(jié)安排的關(guān)系,不便給大豆施用底肥時,也可以有計劃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種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nóng)家有機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鉀10公斤。土壤肥力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施用方法是將肥料施入播種穴內(nèi),施入深度為8~10厘米,肥料與種子要被土壤隔開,這樣既可防止燒種、燒苗,又能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促進早發(fā)?;?qū)⒎柿吓c土雜肥堆制后作蓋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結(jié)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時進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氮、磷、鉀復合肥10公斤,或施人糞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將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遠的行穴間,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觸大豆植株,以防燒苗。生長較弱的大豆,開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應搶在雨前或雨后追施,但應注意防止肥料與植株直接接觸。
田間管理
1:移苗補缺。一般缺苗情況的地塊,可就地移苗補栽。移栽時埋土要嚴密,如土壤濕度小,還要澆水,以保證成活率。為了使移苗補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長,在移栽成活后應適當追施苗肥,促進苗齊、苗壯。缺苗嚴重的則要直接補種。
2:間苗、定苗。在2片單葉平展時間苗,第1片復葉全展期定苗。間苗時應淘汰弱株、病株及混雜株,保留健壯株。
3: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復葉出現(xiàn)、子葉未落時進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左右、搭葉未封行的時候進行。頭次中耕宜淺,第2次稍深,結(jié)合追肥培土。
4:灌溉。在鼓粒期如遇高溫干旱王氣,有灌溉條件的應適時灌水。以溝灌濕潤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結(jié)。
大豆的簡介
大豆又叫青仁烏豆、泥豆、馬料豆、秣食豆,品種有,冬豆,秋豆,四季豆,我國主產(chǎn)于東北地區(qū)。中國古稱菽,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作物。豆科植大豆呈橢圓形、球形,顏色有黃色、淡綠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zhì)。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飼料。大豆一般都指其種子而言。根據(jù)大豆的種皮顏色和粒形分為五類: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種皮為褐色、棕色、赤色等單一顏色的大豆)、飼料豆(一般籽粒較小,呈扁長橢圓形,兩片葉子上有凹陷圓點,種皮略有光澤或無光澤)。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pH6.2~6.8的土壤。宜適期早播,條播為主。需肥較多,需氮量比同產(chǎn)量水平的禾谷類多4~5倍。結(jié)莢期注意適時灌溉和排澇。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區(qū)仍采用純系育種法?;亟环▽μ岣咂贩N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國大豆育種以品種間雜交為主要方法。采用系譜法選育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