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這樣治療才有效
口輕潰瘍是一種高發(fā)性的口腔疾病,而且口腔潰瘍總是會反反復復的發(fā)作很難根治。那么你知道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有哪些嗎?今天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的總結一下各種有效的治療口腔潰瘍的偏方吧。
目錄
1.口腔潰瘍的基本介紹 2.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3.口腔潰瘍的茶飲偏方 4.口腔潰瘍的藥膳偏方
5.口腔潰瘍的民間偏方 6.口腔潰瘍的中醫(yī)偏方
7.不同類型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8.寶寶口腔潰瘍的偏方
口腔潰瘍的基本介紹
口腔潰瘍也就是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屬于口腔黏膜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甚至是我們的精神緊張和郁悶不樂情緒,等能偶然的引起該病的發(fā)生,主要好發(fā)在唇、頰、舌緣等部位。
發(fā)病年齡一般在10~3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fā)生。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該病具有周期性、復發(fā)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病因
現代醫(yī)學認為,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有的患者表現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則表現為自身免疫反應;其次是與遺傳有關系,在臨床中,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的發(fā)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他們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
同時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的發(fā)作,還和一些疾病有關,比如消化系統(tǒng)類的疾病就會很容易誘發(fā)口腔潰瘍的發(fā)生。一般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都可以誘發(fā)。如果我們偏食、消化不良和工作壓力大等也會對口腔潰瘍產生影響。
一般來說,隨著一種或者是多種因素的活躍和交替的出現,就會致使我們的機體免疫力的不斷的下降,進而就會自然的誘發(fā)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想要做好口腔潰瘍的相關工作,預防就是第一位的。
預防
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盡量避免誘發(fā)因素,可降低發(fā)生率。
1.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損傷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
3.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4.注意生活規(guī)律性和營養(yǎng)均衡性,養(yǎng)成一定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秋季天氣干燥,人們非常容易患上口腔潰瘍的毛病,你知道口腔潰瘍該怎么辦嗎?你想要學習一些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嗎?不要著急,馬上跟著小編去下文學習一下吧!
姜水漱口
口腔潰瘍用熱姜水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維生素B2
將維生素B2研為細粉狀,用適量香油調勻,做成稀糊狀,涂于潰瘍表面,每日4~6次。具有不苦,不澀,味香,無刺激性,止痛等良好功效。連用2~3天,口腔潰瘍可獲愈。
濃茶漱口
用濃茶漱口,因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能防治各種炎癥,對口腔潰瘍面的康復,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維生素E直接涂抹
用針刺破維生素E膠丸,將藥液擠出涂于口腔潰瘍處,保留1分鐘,每日用藥4次,于飯后及睡覺前用,一般3天可愈。
維生素C藥片
將維生素C藥片壓成面,涂在患處,一兩次就有效。
建議
可將維生素C研成粉末狀,若系小潰瘍,僅需取少許敷于患處即可;若潰瘍面較大,則應先輕輕刮除潰瘍面滲出物,然后再敷藥粉。
每日用藥2~3次,潰瘍小者用藥1~2次即愈,潰瘍大者用藥2~3次,疼痛可顯著減輕,2~3天潰瘍面即可痊愈。
口腔潰瘍的茶飲偏方
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內,沖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熱、緩解口腔潰瘍。
用法
代茶頻飲。
鮮藕蘿卜飲
配方
生蘿卜數個,鮮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緩解口腔潰瘍。
用法
含漱。每天數次,連用3日。
蓮心紅棗梔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心3克,梔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瀉火、緩解口腔潰瘍。
用法
每天1劑,代茶頻飲,可連用3劑。
地芩竹葉飲
配方
生地15克,黃芩9克,淡竹葉15克,白糖適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湯汁,調入白糖。
功效
清心瀉火、緩解口腔潰瘍。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飲用,或代茶頻飲。
口腔潰瘍的藥膳偏方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通草誣克,甘草1.5克,綠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蜂蜜蓮藕片
材料
蓮藕(1000克)、蜂蜜(50克)。
做法
蓮藕洗凈,一端切去蒂頭,倒置瀝干水分;入籠用旺火蒸40至50分鐘,取出用冷水激涼;刮去外皮,切成1厘米的片;淋上蜂蜜即可。
蓮藕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有涼血清熱的功效,藕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收縮血管和血的作用,幫助防止口腔潰瘍出學,蜂蜜具有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的作用。
烏梅生地綠豆糕
配方
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
綠豆用沸水燙后,放在淘籮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篩上擦成綠豆沙。
將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襯以白紙一張,先放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撤上烏梅、生地,中間鋪一層豆沙。
再將其余的綠豆沙鋪上,撳結實,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
滋陰清熱,解毒斂瘡。
用法:作點心吃。
三色蛋
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雞蛋、咸鴨蛋、松花蛋、西紅柿、香菜以及調味品。
制作方法
首先,將番茄、松花蛋切丁、香菜切碎備用。然后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調味品,并用筷子打勻備用。
接著,往鍋里倒入適量的油,燒熱,倒入番茄丁翻炒,直到番茄炒軟并加入咸蛋和松花蛋繼續(xù)翻炒。
之后,往鍋里加有少量的清水并將其煮開。最后加入雞蛋和調味品,炒勻即可出鍋。
蒲子炒胡蘿卜
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葫蘆、胡蘿卜以及調味品
制作方法
首先,將葫蘆去皮,切絲、胡蘿卜切絲以做備用。
然后往鍋里加入適當食用有,燒熱,把切好的原材料倒入鍋中進行翻炒,直到炒到葫蘆出水。
加入適量的清水,蓋上鍋蓋,煮約三分鐘,最后加上調味品,炒勻即可出鍋。
黑木耳炒雞蛋
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雞蛋、黑木耳、柿子椒以及調味品。
制作方法
首先,將木耳發(fā)泡好,撕成片狀、柿子椒切成片狀、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勻以做備用。
然后,往鍋里倒油適量食用油,燒熱,倒入雞蛋并將雞蛋煎到兩面金黃,取出備用。
接著,往鍋里再次加入食用油,燒熱,倒入黑木耳和啊柿子椒翻炒。直到鍋里發(fā)出啪啪的響聲,放入雞蛋繼續(xù)翻炒。直到柿子椒變色,加入調味品,炒勻即可出鍋。
桃仁豬肚粥
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豬肚片、大米各50g,料適量。
將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味服食,每日1劑。
可益氣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
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苡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劑。
可瀉熱和胃,適用于胃脘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心煩易怒,便秘等。
雞蛋三七燉
雞蛋一個,蜂蜜30ml,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
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于上腹疼痛,嘔吐、伴惡心、噯氣等。
仙人掌炒牛肉
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調料適量。
將仙人掌去皮刺,洗凈,切細;牛肉洗凈,切片,置熱油鍋中炒熟后,調味服食。
可活血化淤,行氣止痛,適用于痛處固定,或痛如針刺等病癥。
桃仁粥
核桃仁10g,大米50g,料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味服食,每日1劑。
口腔潰瘍的民間偏方
偏方一
西瓜1個,雞丁100克,火腿丁50克,新鮮蓮子100克,龍眼肉50克,胡桃肉30克,松子仁20克,杏仁20克。
將西瓜洗凈,在蒂把下端切開為蓋,挖去西瓜瓤,將雞丁、火腿丁、蓮子,龍眼肉、胡桃肉、松子仁、杏仁等放入蓋好西瓜蓋;將西瓜裝入盆內,隔水用火煨燉,約3小時,待西瓜熟透即成,佐餐食用。清熱瘁薯,除煩止渴。用于心火上炎之口腔潰瘍。
偏方二
柿霜糖:柿霜100克,白糖250克。將柿霜與白糖拌勻,放人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熬化白糖至黏稠起絲時,將糖倒入涂過熟素油的搪瓷盤內,攤平,用小刀劃成2厘米的小塊,即成。每日空腹時服2次,每次5塊。清熱,潤燥。用于心火上炎之口腔潰瘍。
偏方三
鮮汁:鮮藕250克,梨250克,蘋果250克,西瓜500克,荸薺250克,白糖50克。將西瓜洗凈,挖取西瓜瓤,用潔凈紗布擠絞汁液,荸薺、藕去皮,洗凈,切成細絲。
蘋果、梨去皮、核,切薄片,將藕、梨、蘋果、荸薺共置潔凈紗布內,擠絞汁液,然后將西瓜汁加入拌勻;將五鮮汁放入盆內,加白糖、涼開水適量,再攪勻即成,常飲用。生津解暑,除煩止渴。用于心火上炎之口腔潰瘍。
偏方四
雞蛋: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鐘,放火上煮沸約1.5分鐘(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偏方五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涼開水浸透成稀糊液備用。
用前先清潔患者口腔,然后用細長棉簽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潰瘍面,以餐前1~15分鐘用藥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藥5分鐘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潰瘍1。2天可痊愈,潰瘍面較大者5天痊愈。
偏方六
甲氰咪胍:將甲氰咪胍1~2片研成細末,用棉簽蘸藥粉涂于潰瘍面上,10分鐘內不要飲水,每日2次。
偏方七
六味地黃丸:口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偏方八
濃茶:我國明代藥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潰瘍愈合。
偏方九
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霉素4萬單位2毫升注射液輕涂口腔內潰瘍面,數分鐘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藥液,一般2~3日即愈合。
偏方十
西紅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數分鐘,一日多次。
偏方十一
從柿餅上取柿霜,用開水沖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偏方十二
采鮮芭蕉葉適量,將其用火烤熱貼敷于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偏方十三
用棉簽沾上95%乙醇,輕壓口腔潰瘍點,并輕輕轉動棉簽除去潰瘍面上的腐敗組織,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療口腔潰瘍,絕大多數在2—3天愈合。
口輕潰瘍的中醫(yī)偏方
冬季一到人特別容易上火,什么嗓子疼、大便干燥,更麻煩的是口腔潰瘍,讓你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那么腔潰瘍的治療方法有什么?讓我們一起看看中醫(yī)館有啥好秘方吧!
中醫(yī)治療口腔潰瘍,一般用瀉火解毒、清利濕熱的治法。
常用黃芩、黃柏、梔子各10克、黃連5克,水煎服;或用竹葉10克、木通10克、生地黃15克、甘草5克、黃芩12克、燈芯10根,水煎服;或用清胃黃連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大便燥結不通者,宜用牛黃解毒片,每次服2片,每日2~3次;或用牛黃清胃丸,每日服1粒,每日2次;或用大黃、玄明粉各10克,金銀花、連翹各12克,水煎服。在內服藥物的同時,宜用溫鹽水漱口,并在潰爛局部外涂冰硼散、錫類散、青黛散等。
用細辛外敷治病是我國古代民間流行的一個驗方,由于方法簡單,見效快,所以此方法一直很受歡迎。
方法:將細辛10克搗碎,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填入臍窩,上敷塑料薄膜,外用紗布蓋上,膠布固定,24小時取下,4小時后再敷。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效果好。
用藥期間應保持充足睡眠,全面營養(yǎng),忌食辛辣,注意口腔衛(wèi)生,保持大便通暢。
薄荷葉治療方法
取干薄荷20克,加水400毫升,中火煎煮5分鐘,將藥汁倒入清潔容器中備用。每次取藥汁30~50毫升,用棉簽蘸藥汁涂抹口腔患處,或將藥汁含在口中漱洗(不能將藥汁服下),每天3~6次,兒童及成人須在飯前1小時進行治療,2~3天即可治愈。
薄荷液外涂法適用于脾胃積熱型口腔潰瘍,對心腎陰虛、血虛陰虧型也有控制癥狀的作用。不可用于脾胃虛弱、脾腎陽虛二型,不僅沒有治療作用,甚至越用病情越重。一般來講,適用于體質較好的口腔潰瘍患者,中老年人和素體虛弱者療效較差。
薄荷性味辛涼,局部應用有清涼、止癢、消炎、止痛的功效,能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先產生涼的感覺,繼而有輕微的灼熱感,緩慢透入皮內,達到治療作用。
吳茱萸粉末12克,用醋或茶水調成糊狀,睡前敷足心(涌泉穴)處,次晨取下。每晚一次,連敷三天。
石榴片燒成煅炭后研成粉末,加青黛共為細末外涂。
不同類型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復發(fā)性口瘡又稱阿弗它口腔炎,系口腔黏膜發(fā)生小而疼痛的潰瘍,具有復發(fā)性。本病多與精神緊張、內分泌失調、營養(yǎng)缺乏、感染、遺傳、免疫功能異常、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因素有關。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外因以熱毒為主;內因多為情志內傷,飲食不節(jié),房室勞倦所致。本病多見于中年婦女,潰瘍多數是散在性分布在容易活動的黏膜區(qū)域,常常疼痛難忍令患者寢食難安。我們在臨證中常辨證分為六型治療。
一外感時毒型口瘡
多發(fā)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癥狀。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紅腫,微痛,舌尖或唇內出現栗粒樣小紅點或小皰疹,12小時內皰疹潰破,呈表淺潰瘍,邊界清楚。治宜清熱解毒,健脾化濕。
方藥
銀花18克,連翹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蘭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殼10克,葛根15克,白術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二脾胃積熱型
癥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甚則口臭牙齦腫痛,伴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瀉火,蕩滌胃熱。
方藥
山梔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大黃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黃連10克,竹葉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三脾腎陽虛型
癥見口舌生瘡,潰瘍面色白,周圍不紅,數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溫,口干喜熱飲,腰背酸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治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
方藥
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鐘),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蒼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四脾胃虛弱型
癥見口舌生瘡反復發(fā)作,瘡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氣短,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宜補中益氣,健脾化濕。
方藥
黃芪15~30克,黨參15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術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五心腎陰虛型
癥見潰瘍顏色鮮紅,數量多,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晝輕夜重,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黃,舌紅苔薄,脈細數。
治宜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
方藥
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藥5克,澤瀉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連翹12克,升麻6克,砂仁3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六血虛陰虧型
癥見口舌潰爛多發(fā)生于月經前后,伴月經先期量多,五心煩熱,口干喜飲,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無力。
治宜養(yǎng)血益陰,潛降虛火。
方藥
當歸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梔10克,柴胡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玄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寶寶口腔潰瘍的偏方
無論哪種原因的口腔潰瘍,寶寶都會感到非常不適。首先要找到潰瘍的具體部位,如果潰瘍在頰黏膜處,就要進一步找到造成潰瘍的原因:比如看看患處附近的牙齒是否有尖銳不光滑的缺口,以便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處理,同時盡量應給寶寶吃流食,以減輕疼痛,也有利于潰瘍處的愈合。
此外,還有一些小偏方不妨試試:
維生素C藥片
維生素C藥片1-2片壓碎,撒于潰瘍面上,讓寶寶閉口片刻,每日2次。
全脂奶粉
用全脂奶粉每次1湯韙并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每天2-3次,臨睡前沖服效果最佳。通常2天后潰瘍即可消失。
口含西瓜汁
西瓜瓤擠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約2-3分鐘后咽下,再含服西瓜汁,反復數次,每天2-3次。
口含西洋參
每次口含西洋參1片,貼于潰瘍面上,或待西洋參軟化后嚼成泥狀敷在潰瘍處15分鐘,每天3次,3至5天治愈。
明礬
用料
白礬1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將白礬和白糖加熱融化。
用法
用棉棒蘸白礬涂抹患處。每日2次。
菜籽療法
取白蘿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一起搗爛,貼于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
待其稍涼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愈。
核桃殼療法
將30~50克核桃殼熬水2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白菜根療法
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2次。
取新采摘茶葉(地面最老的葉子),1次50克水煎外用。
用法
以煎液漱,口,每日3次,每日1劑。連漱3~ 4天即愈。
綠豆雞蛋花療法
將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取適量綠豆放在陶罐內用冷水浸泡十多分鐘,放火上煮沸約15分鐘,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很好.
排骨蓮藕湯療法
選料
做排骨蓮藕湯前要把原料選好,排骨要用正排骨,筒子骨,雜骨。蓮藕則要選孔多、皮白的老藕。
入鍋前先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左右,這樣燉出來口感會更好。待排骨煮到五成熟時,將段狀蓮藕倒進湯鍋,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直到排骨燉爛. 冉加人適量的鹽和味精,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次,蓮藕和湯同食。連續(xù)服用一周左右,會有顯著療效。
蘿卜藕汁療法
材料
白蘿卜1個,鮮藕1段。
制作
將蘿卜和藕用水洗干凈,切成 塊,放在干凈的碗中搗碎爛,用 消毒的雙層紗布絞取汁,待用。 用法:用汁含漱,每天3次,連用4天可見效。
適用范圍:陰虛火旺,口腔潰瘍者。
海帶粉末
材料
海帶30克,冰片5克,香油適量。
制作
將海帶放在瓦片上燒焦,燒焦后研成細末,加冰片混勻,待用。 用法:用香油調敷在潰瘍面上。
適用范圍:口腔炎。
有些寶寶的潰瘍癥狀會反復發(fā)作,對此情況,給寶寶適當補鋅會有所好轉,如多吃些牛肉、豬肉、動物肝臟。
當然,想讓寶寶遠離爛嘴巴的苦惱,最重要的是在平時注意調整飲食,多給寶寶吃一些富含核黃素的食物,如牛奶,菠菜、胡蘿卜、白菜等,督促寶寶多喝水,注意口腔衛(wèi)生,并保持大便通暢。
結語:看了本文關于口腔潰瘍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學習到了很多呢?其實,口腔潰瘍是一種非常容易反復發(fā)作的疾病,能夠了解一些簡單有效的偏方對于患者來說是比較好的一件事,希望有潰瘍困擾的朋友們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