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養(yǎng)生保健 > 正文

泡腳藥方 5個秘方讓你不做“冰美人”

2017-07-03 14:51: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冬季很多女性都手腳冰冷,怎么焐也焐不熱,穿再多它還是不保暖。所以很多女性都通過泡腳來改善這樣的情況,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5個泡腳秘方

冬季很多女性都手腳冰冷,怎么焐也焐不熱,穿再多它還是不保暖。所以很多女性都通過泡腳來改善這樣的情況,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5個泡腳秘方,讓你在這個冬季手腳不再冰冷不做“冰美人”。

泡腳藥方

生姜泡腳祛寒

生姜屬辛溫解表類,祛寒解表,且毒副作用較小。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一般取15~30克生姜(約為中等大小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10分鐘。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姜藥用成分有許多小分子物質(zhì),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fā)。半塊姜的用量對半盆水。如泡腳用水量較多,或怕冷癥狀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桂皮泡腳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與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作用。泡腳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緩解作用。

腎源性水腫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xiàn)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fā)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xiàn)凹陷??捎没ń泛凸鹌じ?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如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xiàn)水腫癥狀,逐漸發(fā)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于心臟功能問題而導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選用生姜煮水來泡腳,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輔助減輕水腫。

艾草泡腳溫肺

艾草性溫、味苦、無毒,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yī)草”。艾草泡腳能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方法和生姜泡腳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相同。

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可用艾草泡一次腳,還可同時喝一杯生姜紅棗水(10粒干紅棗加兩片生姜,加十碗水煮兩個小時)。

艾草泡腳期間應注意,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食物,注意休息。虛熱、實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不適、慢性支氣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緩解。

發(fā)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于頻繁。艾草泡腳能引火下行,有時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不足,容易引起頭暈、頭痛,還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

紅花泡腳防凍瘡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冬季易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秋季應用紅花泡泡腳,可預防。

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預防和改善凍瘡。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

如果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易發(fā)麻,或下肢瘀血,就可以用這兩種藥材一起泡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zhì)量。感冒期間用紅花和艾草泡腳,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溫馨提醒: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

鹽水泡腳改善皮膚

用熱水泡腳時,可以往里加上兩勺鹽,等鹽溶化后,即可泡腳。鹽水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因此,用鹽水泡腳能夠有效預防腳氣。

此外,鹽水角質(zhì)普通熱水,可在軟化角質(zhì)的基礎上,進一步清除老舊角質(zhì),是雙腳逐漸改善粗糙厚重質(zhì)感,讓足部肌膚重現(xiàn)水嫩光滑。不僅如此,鹽水泡腳還可暖身驅(qū)寒,預防風寒感冒。

TIpS:睡前泡腳 勝吃補藥

“睡前洗腳,勝吃補藥”,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jié)處),每次浸泡20~30分鐘(期間可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后皮膚呈微紅色為好,同時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

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保健目的,洗畢最好在半小時內(nèi)就寢,亦可早晚兩次(一般上午10點1次,晚上睡前1次)。

每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但對于如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慢性高血壓等要適當延長一些。具體時間需根據(jù)泡腳者的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及泡腳后的感受來逐漸調(diào)整。

足浴也有宜忌

家庭足浴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飯后不能立即足浴,以免影響消化;足浴時,室內(nèi)環(huán)境宜安靜舒適,室溫適中,不要直接吹風,精神要放松;水溫要保持溫熱,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適,太熱會燙傷皮膚,尤其是糖尿病人浸泡水溫更不宜太高。

凡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及足部外傷者均不宜足浴;足部皮膚皸裂者水溫不宜太高,泡洗后擦干應涂上一些滋潤液;冬天足浴時應在膝蓋上加蓋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雙腳,注意足部保暖.

足浴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如出現(xiàn)神志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并告知家屬及時處理。

泡腳的好處

一、泡腳好處多

1、調(diào)整血壓

中醫(y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部是足三陰經(jīng)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jīng)的足浴終止點,踝關節(jié)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

采用中藥泡腳治療高血壓,可有效地防止藥物的毒副反應,且效果較好,由于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要減少藥物對人體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藥法效果比較好。

2、改善血液循環(huán)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huán)。有人做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用40℃-45℃的溫水浸泡雙足30-40分鐘,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

3、促進新陳代謝

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huán),由于血液循環(huán)量的增加,從而調(diào)節(jié)各內(nèi)分泌的機能,促使各內(nèi)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4、消除疲勞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勞,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jié)出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

5、改善睡眠

足浴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huán),加速血流,,驅(qū)散足底沉積物和消除體內(nèi)的疲勞物質(zhì),消除疲勞使人處于休息狀態(tài)從而改善睡眠。

總結(jié):還在為手腳冰冷怎么焐都焐不熱而煩惱嗎?那么通過以上小編的敘述相信你對于泡腳有多了解了吧,小編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能夠在這個冬季幫到你,擺脫“冰美人”的稱號,能夠度過這個健康溫暖的冬季。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