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門學問 正確跑步應牢記的注意事項
雖然跑步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運動項目,不受到任何的時間以及場所的控制,但是跑步有很大的學問,不僅要講究跑步的質(zhì)量數(shù)量,同時也要了解到其健身的效果,如何正確的跑步呢。
怎么正確的跑步?
1、跑步的時候要放慢速度
跑步時不同的速度對心血管帶來的刺激也是不一樣的,慢跑可以對心臟帶來溫和的刺激。要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耐受力以及年齡來選擇不同的跑步速度,千萬不能過度的追求快。
2、跑步的步幅要小
跑步的時候步幅小,這樣可以降低肌肉,在每一次跑步中用力的強度,從而延長了跑步時間,有一部分人群在跑步時過多的使用腳腕用力,跑了幾分鐘之后就會出現(xiàn)局部的疲勞感,跑步的時候步幅要小,同時注意動作的均衡。
3、跑的路程要長
跑步的時候路程要長一些,這樣可以把血液里面的血糖快速的消耗掉,同時也可以消耗身體里面多余的熱量和脂肪,具有降低血糖及血脂的功效,同時也可以緩解血壓。
4、跑步時要注意營養(yǎng)的均衡
有一部分人群認為跑步時運動量很大,必須要補充高營養(yǎng)才可以大量的補充動物蛋白質(zhì),其實這是錯誤的,慢跑時消耗的主要是身體里面的血糖,對于蛋白質(zhì)的需求不是很大,跑步之后應該選擇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于疾病期間以及健康人群跑步簡單又容易。
5、主要以跑步為主
對于身體肥胖的人群來說,想要通過健康跑步的方式來鍛煉,一下子跑很長的距離身體是受不了的,所以應該先走一段,然后再跑一段,通過反復交替的走跑也能夠分解脂肪。
6、跑步的時候要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體質(zhì)是不一樣的,對于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來說,跑步時一定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千萬不能盲目的追求速度而忽略了病情。
溫馨提示
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千萬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然會給心臟帶來嚴重的負擔。運動完成之后要為身體補充水分,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冬季跑步時需要太陽出來之后再運動,不然會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得不償失。平時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跑步后
1.不蹲坐休息
健身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于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jié)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浴(或游泳)
運動后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nèi)熱量大量散發(fā)。此時若遇冷水則導致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動
每次運動后感覺心力俱乏時,應適宜的放松,如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等,會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勞,快速恢復體力。
4.不貪吃冷飲
運動時會損失大量熱量,急需補充無可非議。但運動后人體消化系統(tǒng)仍處于抑制狀態(tài),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瀉、嘔吐、并易誘發(fā)胃腸道疾病。
5.不立即吃飯
在運動時,全身的血液進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也大為減少,若在運動后不經(jīng)休息立即吃飯,就容易引起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紊亂和功能性失調(diào),易得病.
6.不吸煙
運動時人的呼吸加速,機體要保證足夠的氧氣攝入量。如果運動后立即吸煙,將會使肺內(nèi)含氧量減少,出現(xiàn)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昏、乏力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