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邪教教主張角 三國亂局都因他而起
中國的朝代,據(jù)說是舉世之最。不過秦、隋、唐、宋、元、明、清,無論是哪個朝代,都無法與這個相比,那便是漢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都自稱為漢人,而不是糖人、慫人和傾人。可這萬人稱頌、世代景仰的大漢帝國,綿延了四百余年,經(jīng)歷了內(nèi)戰(zhàn)(七國之亂)、外患(匈奴)、外戚奪權(quán)(王莽)、宦官(十常侍)等種種禍亂,也終有了結(jié)的一天。
只是誰都未能想到,敲響大漢喪鐘之人,竟是一個邪教教主。
為什么說是邪教教主?因為當(dāng)時大漢正流傳一種“疫氣”。而這所謂的“疫氣”,其實就是一種流行性疾病,當(dāng)時的中醫(yī)把這種病叫做“傷寒”,一般多發(fā)于春天,因為這時候的天氣,常見忽冷忽熱的變化,而大家都知道,人在這種情形之下是最容易頭痛腦熱的,這便是“傷寒”。
頭痛腦熱傷寒會死人嗎?當(dāng)代自然已經(jīng)不太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形,但在那個時候,這是個普遍現(xiàn)象。普遍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張仲景,大家都知道他是那個時代的名醫(yī),世界上第一部總結(jié)性臨床醫(yī)學(xué)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他寫的,可是你知道不?他的宗族原來有200多口人,十年后還活著的居然只有三分之一,那些人哪里去了?除了一小半是死于戰(zhàn)亂,大部分其實就是喪命于傷寒。
正是因為“疫氣”如此猛烈,在當(dāng)時的大漢帝國,人們是聞之色變的。而在張仲景之前,醫(yī)生對待這種流行性疾病的辦法其實也不多(漢代的另一位神醫(yī)華佗精于外科,幫關(guān)公刮骨療傷是他強項)。
怎么辦呢?“疫氣”一來,便通過口鼻傳播,漢人又沒有口罩,幾乎完全沒有辦法來隔離,于是一旦發(fā)生,疾病流行便是不可避免的事。
醫(yī)生沒辦法,人心便慌了,而一慌,那便必須求諸神靈了。這時孫悟空尚壓在五行山下,佛教在中國人的影響還很弱小,于是道教便成為了唯一的宗教信仰。
一個叫做“太平道人”的家伙,便在此時出現(xiàn)了,他跟別人說,他曾入山采藥,遇見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頭,瞧見他采藥辛苦,就把他叫到一處山洞中,授予他三卷《太平要術(shù)》,叫他普救世人——但這普救世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有自己的野心,“若萌異心,必獲惡報”——這便是埋下了伏筆。
后人云,這老頭其實就是南華老仙,也就是道家的前輩楚人莊周。而這幸運地得到救世良方的“太平道人”,便是張角,在這個“疫氣”施虐的時代,他用符水為人治病,據(jù)說都能靈驗。
自然,所謂的符水,其實就是把一張藥符煎熬在湯水里,換句話說,拋開神秘的籠罩,那其實就是國人現(xiàn)在還在喝的中藥湯劑。既然是湯藥,很多人喝了便痊愈了。
如此說來,張角本有機會成為一名舉世無雙的良醫(yī),名利雙收在東漢末年。可實際上這時候他的野心已然大了許多,以至于他不再自稱“太平道人”,而叫做“大賢良師”。
既然是“大賢良師”,他便收了許多徒弟,據(jù)說有五百余人之多。而這五百個徒弟出去又廣收弟子,就好比是開枝散葉的植物,數(shù)量越來越多、分布也越來越廣,最終居然是建立起所謂三十六方(類似后來天地會的分舵),多者萬余人,少的也有六七千。而這分舵(方)主叫什么呢?不叫方丈也不叫長老,叫做將軍!
這個稱呼便暴露出張角的野心來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將軍,實在不是一個賣藥治病的組織該有的稱呼,那是領(lǐng)兵打仗的軍官。換而言之,張角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動武的心思。要對哪個動武呢?就是對大漢王朝,打倒?jié)h家天子,他張角要做新王朝的開國皇帝。
呵呵!好端端的一個醫(yī)藥達(dá)人、深受百姓和一些官員愛戴的社會活動家,因為這一念之差,便成了意圖謀反的亂臣賊子,也就是南華老仙所說的“萌異心”。
可是張角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他覺得自己一定能行。因為不但是地方的普通百姓都聽他信他,就連帝都洛陽皇宮中的一些宦官,也都表示愿意服從他“大賢良師”的指令——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謙讓呢?
于是,張角便決心放手一搏,就在這時,他向全國信徒發(fā)出了十六個字: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