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晚年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李白晚年投奔了誰
詩仙李白可以說是很多人關(guān)注的焦點人物,但是了解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的晚年過得并不太好。晚年李白活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花甲之年因疾病來到金陵,投奔親戚李陽冰,一直過著窘迫的日子,后因病去世,具體可以看看360常識網(wǎng)帶來大家介紹。
全文目錄
1、李白晚年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2、李白晚年投奔了誰
3、李白的晚年生活真的很艱難嗎
李白晚年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唐朝詩仙李白,坎坎坷坷,大起大落的命運,眾所周知,公元(759年),此時,李白已經(jīng)58歲了,這是他一生最低谷的時候。
原因是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幕府做事,而此時李璘與唐肅宗爭奪皇位失敗,牽連到李白,年近花甲的李白,被流放夜郎,長途跋涉,受盡了折磨,在途中,他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詩,(題北榭碑)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慶幸的是,途中,剛到白帝城時,突然收到大赦的消息,此時李白老淚縱橫,悲喜交加,多虧安史之亂中立下大功的郭子儀,為他求情,才免一死,重獲自由,這段時間他寫下了,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公元761年,61歲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生活貧困潦倒,他投奔了安徽馬鞍山,當(dāng)涂縣令族叔李陽冰,公元762年,李白病重,自知康復(fù)無望,在病床上,把未整理的詩稿,交給了李陽冰,后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終年62歲。
李白晚年投奔了誰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lǐng)大軍討伐安史叛軍,于是他北上準(zhǔn)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
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dāng)時在當(dāng)涂(今屬安徽馬鞍山)當(dāng)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終年61歲,葬當(dāng)涂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jù)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當(dāng)涂青山。
關(guān)于李白的死,還有多種不同的傳說[3],一說便是他在舟中賞月,因下水撈月而死。由于這個傳說,后人將李白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rèn)為文豪李白在另一個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員、漁民及水上貿(mào)易商旅。
據(jù)正史《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
《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后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當(dāng)時已去世。
李白的晚年生活真的很艱難嗎
李白晚年因參與"永王之亂″獲刑入獄,特赦后,心灰意冷的李白對政治前途已無奢望,遂滿懷愁悵的離開長安,尋道訪友寄情山水去了。
這個時期的李白因年輕時長期酗酒,兼其好求仙,曾服食過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的道家丹藥(含汞等對身體不利的成份)身體已大不如前了,常伴有病痛滋擾;而且李白晚年因無公職加身(那怕是閑職)經(jīng)濟上沒有什么進項,之前朝庭所賜金銀也被其"揮霍"幾盡,所以晚年的李白可以說生活比較拮據(jù)。
不過李白必竟是李白,走到那里都有大批的粉絲和朋友相厚,吃肉喝酒那是一丁點問題都沒有的。臨了,"懂事"的朋友少不得酬金贈銀話別餞行,不至于像杜少陵那般潦倒狼狽,一代詩仙晚境如此亦是讓人喟嘆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