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冉閔是北魏的第幾任皇帝?他和石虎是祖孫關(guān)系嗎

2017-02-09 17:42: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冉閔,魏郡內(nèi)黃人,十六國時期稱冉閔大帝,國號大魏,死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他雖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權(quán),卻只在位短短兩年。是年,他被前燕皇

冉閔,魏郡內(nèi)黃人,十六國時期稱冉閔大帝,國號大魏,死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他雖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權(quán),卻只在位短短兩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獲,死于遏陘山。冉閔大帝如曇花一現(xiàn)般,只盛其一時,很快便消失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冉閔明明是漢人,卻是后趙武帝石虎的養(yǎng)孫。這到底是怎么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呢?原來,冉閔的父親冉良被后趙明帝石勒所俘獲,并被石虎收為義子。當時十二歲的冉閔也就順理成章變?yōu)槭⒌牧x孫了。冉閔雖然年幼但是眼光敏銳觀察細致,所以深得石虎的寵愛。成年后的冉閔,身材威武,有膽有識,驍勇善戰(zhàn),并在昌黎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突出,從此一戰(zhàn)成名。

閔冉雖然在戰(zhàn)斗方面勇猛有識見,但是真的稱不上是有仁心的帝王,這或許就是他最后戰(zhàn)敗被擒的原因之一。石虎在位時,曾授封有功之將苻洪為西平郡公。但是閔冉卻勸諫石虎,苻洪才智突出,得到將士的擁護,兒子們也都有才干,應(yīng)該將他們秘密殺掉,以除后患。石虎沒有采納。石虎死后,石世即位。閔冉幫助石遵奪取了帝王之位。后來,石遵越來越疏遠閔冉,并對他產(chǎn)生了猜疑,于是閔冉在石遵殺掉他之前,先下手為強,在琨華殿殺死了石遵。就是這樣一個有著狼子野心的人,大肆屠殺胡人,血洗城池,滅掉石姓的人,稱帝于南郊,改年號為永興,國號為大魏。

冉閔,又名染閔,是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quán)的建立者,被稱為冉閔大帝,死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他的后人也稱他為平皇帝?!叭介h”兩個字第一眼看到或許有點陌生,實際拆看看,就發(fā)現(xiàn)這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字,讀做“ranmin”都是第三聲。預(yù)知其音,先曉其意,我們先講一下冉閔名字的由來?!叭健笔菨h姓,而冉閔卻是長在胡人之家,身為石虎的養(yǎng)孫,最后稱帝建朝。說到冉閔的姓氏,就不得不介紹一下他的家族歷史。冉閔家族世代都擔任牙門將,他的祖父曾經(jīng)擔任漢朝黎陽騎都督,他的父親冉良也威武過人,戰(zhàn)績頗豐。后來,冉良被石勒俘虜,并被石虎收為養(yǎng)子,后被封為西華候。當時的冉閔和父親一同被編入石家,改姓為石,所以冉閔也名石閔。即使改了姓氏,冉閔也從未忘記自己漢人的身份,并在后來企圖以屠殺胡人來振興漢族。

《詩經(jīng)·東山》中有云:“序其情而閔其勞?!薄伴h”同“憫”還有憐憫,憫念的意思。但是,冉閔似乎并不是一個有仁慈之心,懂得憐憫他人勞苦的帝王。無論是最初勸諫石虎除掉苻洪及其兒子,還是后來下令禁閉城門屠殺胡人,冉閔都將冷酷無情詮釋得淋漓盡致。不管他是出于自保還是為了振興漢族之大計,發(fā)動事變,種族仇恨,屠殺生命的做法都無法得到我們的附和。有人說,冉閔建立冉魏政權(quán),啟用漢人,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處于風雨中搖搖欲墜的漢氏家族。這話也言之有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冉閔確實是一個民族英雄。英雄的名字我們當然不能讀錯,大家一定記得讀“ranmin”。

提起中國歷史上屠盡五胡的北魏皇帝冉閔,很多人都稱其為“漢家英魂”,的確,在五胡亂華的百年戰(zhàn)亂下,冉閔堪稱拯救中原百姓于水深火熱的救世主,他無疑是漢人的驕傲。冉閔和父親冉良都是漢族人,同時也是十六國中后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將領(lǐng)。冉良在咸和三年,石虎與前趙劉曜部隊的交戰(zhàn)中被劉曜大軍殺害於新絳,因而嚴格意義上來說,戎馬半生的冉閔,乃是一位烈士的后代。在他少年時期,曾親眼目睹過不少戰(zhàn)亂中北方匈奴及鮮卑侵略者對漢族百姓的凌虐屠殺,因而對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惡深惡痛絕,很早就立志要拯救中原萬民,當然,這也為他后期對胡人軍民展開的大規(guī)模報復(fù)性屠殺提前埋下了伏筆。公元350年,冉閔劫持漢族將領(lǐng)李農(nóng)和王基發(fā)動病變,于亂軍之中殺死石鑒,而后建立魏國,定都于鄴城,改年號永興。冉魏政權(quán)建立后,冉閔下令屠盡城內(nèi)胡人,一夜之間,數(shù)萬羯人被屠滅,血流成河,男女老幼無人幸免,史稱鄴城大屠殺。此次屠城規(guī)模之大,死亡人數(shù)之巨,為世所罕有,雖然進一步加深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矛盾,然而不可否認,至此之后,胡人在中原大地上為非作歹的氣焰也收斂了不少。之前一度險些被滅族的漢人,終有一部分保存了性命,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xù),這不得不說是武悼天王冉閔的歷史功績。

五胡亂華時代,中原大地上曾出過不少反抗異族侵略的勇士,被稱為“屠夫天子”的冉閔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閔作為軍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擊了塞外入侵中原之游牧民族的囂張氣焰,在百年戰(zhàn)亂中挽救了數(shù)百萬漢族百姓的生命,保護了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對漢人來說,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后世有人評價冉閔為暴君,在他與異族交戰(zhàn)的過程中,數(shù)度發(fā)動大規(guī)模屠殺,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盡城中胡人軍民,手段未免太過殘忍,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世上還有一個放諸四海皆通用的關(guān)鍵詞,叫作“立場”,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還在為二戰(zhàn)時降臨到自己國土上的兩顆原子彈耿耿于懷,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對于曾經(jīng)飽受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的中國百姓來說,日本遭受這樣的天罰,簡直是罪有應(yīng)得!

同樣道理,站在氐、羌,或鮮卑族人的立場來說,他們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殺流亡的悲慘命運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為侵略者,這些塞外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瘋狂屠殺漢族軍民,犯下滔天罪惡,致使近兩千萬漢人被屠殺得所剩無幾!面對異族侵略,中原軍民除了奮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將侵略者趕出家園之外,別無他途,而以暴制暴,雖然不值得提倡,但無可否認,它一直是人類有史以來的戰(zhàn)爭中最能有效地震懾敵人的手段!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