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之謎)見證歷史“輕”與“重”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0日電(記者王文化)簡辦的喪事,被視為耗資巨大的騙局;移風易俗的改革,成了奸詐的證明。但史料終究未被民間傳說、文學作品所淹沒,曹操墓千百年來的遭際,顯示出史實的無奈與頑強,見證了在人言、道德、時間重壓下,歷史真實之“輕”與“重”。
曹操的墓葬,在史料中沒有多少疑問。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中有曹操葬于高陵的記載,元人胡三省注中還指出高陵位置。但在眾口相傳的民間輿論面前,史料顯得蒼白無力。在曹操墓之謎的眾多說法中,七十二疑冢之說流傳最廣,曹操確實葬在這一地區(qū),且當地是有眾多古墓,但這屬北朝墓群,葬有北魏皇帝元善見、北齊蘭陵王等人,這些人在歷史上并非默默無聞,弄清究竟,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就是這不難廓清的流言卻在千百年里廣泛地傳播。羅貫中寫《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是其所本,平添了原書中沒有的內容,顯然是有意為之。曹操做了許多大事,在其當世就對之褒貶不一,宋以后曹操開始被視為奸雄,愈應符《曹操疑?!吩妼懙溃骸吧捌厶旖^漢統(tǒng),死后欺人設疑冢?!痹诿耖g廣為流傳的三國故事中,曹操成了“反面人物”的代表。這種情況下,有關曹操的史實受道德評判左右,就不難理解了。
隨著時間流逝,歷史的情況、史書的記載距現實越來越遠?;钴S在現實生活中的,是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記者長大的地方距所謂七十二疑冢所在地不遠,知道這一傳說的時間比知道歷史上有三國還要早,前幾天在出租車上聽廣播里播評書《三國演義》,還在講曹操死前,令在講武城外設七十二疑冢。在時間的不斷沖刷下,歷史的痕跡越來越淡,所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比欢鴼v史畢竟是歷史,“古今多少事”雖會在笑談中輕舞飛揚,但終沒有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