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唐宣宗與唐太宗有何共同點?為何說他是小太宗

2017-02-21 09:40:5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先是用極短的時間將武宗時重臣李德裕清除出廟堂,遠調(diào)荊南節(jié)度使,這樣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感

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先是用極短的時間將武宗時重臣李德裕清除出廟堂,遠調(diào)荊南節(jié)度使,這樣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感到措手不及,之后大加起用重視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宣宗本人極其重視科舉),不但一舉消滅了為患帝國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武宗時曾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舉滅佛,在宣宗朝也得到了適當?shù)幕謴汀K誀奚畩Z取寺院經(jīng)濟之利,爭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廣大民眾的支持,從而建立他的政治基礎。厚實的政治基礎,使他得以用自己的意志,來刷新政治。

唐宣宗即位后,決定宰相的人選,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下詔時,白居易已去世八個月了。于是,唐宣宗寫下《吊白居易》,深表懷念之情。唐宣宗是愛才的,愛的就是白居易這樣的杰出人才。白居易不僅有文才,而且有從政之才。他在野時撰寫詩文,才華出眾;從政時頗有業(yè)績,光彩照人。

為政方面,唐宣宗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為座右銘。朝政之余,唐宣宗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他將《貞觀政要》書于屏風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讀。他重新整頓吏治,并且限制皇親和宦官。他把死于甘露之變中的除鄭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經(jīng)想根除宦官,但鑒于甘露之變的前車之鑒,未能有所行動。宣宗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使十分腐敗的唐朝呈現(xiàn)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史稱大中之治。

鑒于前朝晉升高官太濫的弊端,唐宣宗對高官的人數(shù)予以嚴格控制。官員各以品級授服色,自唐高宗上元以后規(guī)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啡,五品服淺啡,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綠,九品服探青,流外官及庶人服黃。時以紫、啡為高官,所謂的賜紫賜緯即為升高官。唐宣宗極為珍惜紫、啡,侍從官常備紫、啡二色服相隨,然有時半年未賞出一件。他授官爵的原則是,不到規(guī)定時間的不授,沒有政績的不授,換言之,也就是不以個人好感相授,不以親近相授。

他曾胃口不佳,苦干飲食。醫(yī)人梁新為他治了數(shù)日,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梁新以功求宮,然被一口拒絕,僅賞賜了錢財。他授官不僅依據(jù)有關機構(gòu)的報告,且注重自己的調(diào)查。他外出打獵,聽徑陽樵夫說當?shù)乜h令李行言不畏軍人威脅,將數(shù)名強盜繩之以法,回宮后即授以紫服。他又聽酸泉父老說其縣令李君爽有惠政,親手簽了任命書,授為懷州刺史。

相反,對那些魚肉百姓、作威作福的官員,不論職位高低,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必予以制裁。有個奉旨出外辦事的使者,途經(jīng)砍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投宿驛站,見所食之餅黑,竟鞭打釋吏出血。陜貌觀察使高少逸,將此餅進呈唐宣宗。待使者回朝,唐宣宗斥責道:“砍石為深山所圍,此餅豈是容易得來!”遂將這使者發(fā)配到恭陵(唐高宗、武則天長子李弘之陵)去守陵?;茨洗箴?,民眾大批流亡,帶宰相銜的節(jié)度使杜棕卻不理政事,荒于游宴。考慮杜棕有較高的德望,唐宣宗將他調(diào)為虛職,換人替代其職。

唐宣宗對親屬也不姑息。其舅鄭光為節(jié)度使,唐宣宗與鄭光討論為政之道;鄭光應對鄙淺,宣宗不悅,鄭光終不復任民官。

唐宣宗最重視的是地方最高長官刺史,他認為整個帝國由各個地方所拼而成,這些父母官的政績,直接關系到民心向背。他規(guī)定刺史人選被確定后,不準直接去上任,必須到京師來接受他的當面考察,以定可否。他對此的解釋是:“朕以刺史多不得其人,而為害百姓,故要一一面見,詢問其如何施政,以此了解其優(yōu)劣,再確定是否可以任命。”

對外關系上,唐宣宗還趁吐蕃、回紇衰微,派兵收復了湟河之地,平定了吐蕃,“收三州七關,平江嶺以南”,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安史之亂后,唐對吐蕃的唯一一次軍事上的勝利。

此后,孤懸于外的沙州(今敦煌)軍民,在張義潮的帶領下,驅(qū)逐了吐蕃守軍,收復了沙州。他在被唐宣宗任命為沙州防御使后,又收復了瓜(今甘肅安西)、伊(新疆哈密)、西(新疆吐魯番)等十州。由此,唐朝重新取得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權(quán),在沙州設置歸義軍,張議潮升為節(jié)度使。

唐宣宗興奮地說:“憲宗常有志收復河、迫地區(qū),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遺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靈!”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