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如此差勁為何還能夠延續(xù)這么久
不過嚴嵩的有名,除“罪大惡極”外,還因為他這個奸臣當?shù)糜悬c“不合時宜”?!睹魇贰匪屑槌?,其時代不是在開國之初(如胡惟庸、陳瑛),就是在亡國之際(如周延儒、溫體仁、馬士英),唯獨嚴嵩不三不四,是在嘉靖一朝。
嘉靖朝是個什么概念呢?明代十七朝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嘉靖是第十一位皇帝,登基的時候(1522年)上距開國一百五十四年,下距亡國一百二十二年,正好在王朝的中間偏后一段。
開國之初出現(xiàn)奸臣是不奇怪的,因為那時制度還是草創(chuàng),時局也不穩(wěn)定。亡國之際出現(xiàn)奸臣也不奇怪,因為那時氣數(shù)已盡,弊端叢生。
然而嘉靖一朝,即便從他老人家“駕崩”那年算起,距離亡國也還有七十八年。照理說,這可應(yīng)該是“天下無事,安享太平”的時代,怎么會冷不丁地冒出個大奸臣來呢?
何況明代的朝臣當中也不該出奸臣。事實上,有明一代的特點,是皇帝多混賬而朝臣無大惡。明代的皇帝,和歷朝歷代相比是最差勁的。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幾乎被他趕盡殺絕。成祖永樂皇帝朱棣,殘忍暴戾,也是草菅人命,殺人如麻,還動不動下令將人犯“拖出去著狗子吃了”,或者下令將女犯輪奸,簡直就是心理變態(tài)。
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這兩個算是不錯,因此有所謂“仁宣之治”。可惜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宣宗在位也只有十年,況且宣宗還因為喜歡斗蟋蟀而被稱為“促織天子”。
接下來,英宗朱祁鎮(zhèn)(他有兩個年號,正統(tǒng)和天順),就開始出問題了。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做了俘虜,搞了復(fù)辟,殺了忠臣,而是開了宦官專政的先例,為大明王朝留下無窮后患。
英宗的兒子──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也很夠嗆。此公寵信太監(jiān),迷戀佛道,熱衷于房中術(shù),朝政頗為穢亂,《正說明朝十六帝》一書總結(jié)為三句話:一個貴妃(萬娘娘)、兩個宦官(汪直、梁芳)、三樁弊政(西廠、皇莊、傳奉官)。
不過,憲宗的兒子──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卻是難得的明君,被認為可以和漢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論??上觳挥哟竺?。這個最溫良恭儉讓的皇帝卻有一個最任性頑皮的兒子。
他這個兒子──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堪稱“亙古第一頑主”。而且,正是因為他的荒唐胡鬧,害得孝宗這一系斷子絕孫,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奸臣嚴嵩才得以粉墨登場。
以后便是一代不如一代。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唯一的愛好是女人,最大的優(yōu)點是無能。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酒色財氣,醉生夢死,最擅長的是耍賴和罷朝。
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只有一個月,惹出的案子倒有三個: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此即所謂“明末三案”。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其實是個文盲。
他在位七年,玩了七年積木,斗了七年蟋蟀,朝政全部交給另一個文盲──太監(jiān)魏忠賢。等到他的弟弟──崇禎皇帝朱由檢來收拾局面時,局面其實已不可收拾,只好亡國。
也因此,盡管皇帝多混賬,然而朝臣無大惡。正如《明史·奸臣傳》所說,明代作惡多端的主要是太監(jiān)(有明一代,巨奸大惡,多出于寺人內(nèi)豎),奸臣的出現(xiàn)竟成為異數(shù)(求之外廷諸臣,蓋亦鮮矣),唯獨嘉靖一朝是個例外(唯世宗朝,閹宦斂跡,而嚴嵩父子濟惡,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