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崇禎帝誤中反間計 袁崇煥西市被分食

2017-03-24 16:12: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西市,在《中國歷史大辭典》中解釋為明代刑場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專為處決官吏之用。 明朝末年楊士聰撰寫的《甲申核真略》中記載:"

西市,在《中國歷史大辭典》中解釋為明代刑場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專為處決官吏之用。

明朝末年楊士聰撰寫的《甲申核真略》中記載:"西四牌樓者,乃歷朝行刑之地,所謂戮人于市者也"。還有兩本書,一本叫《舊京遺事》,一本叫《明季北略》,也同樣記載了西四牌樓時稱"西市"的說法,還記載了行刑時的一些情況。這段歷史,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后,直至明亡,約略有二百余年的時間。清朝入京后,內(nèi)城成為八旗駐守的清一色天下,將"西市"移到外城"菜市口"了。

明朝時的"西市",存在兩種不同的刑法,即殺與剮,故而也分在了兩處。被殺的在西邊的牌樓下,而被剮的則在東邊的牌樓下。行刑時,在刑場上搭有席棚供監(jiān)斬的官員使用。還立有懸首示眾的一根高高的木樁。殺頭的是身首異處。就是被剮的,即按照律例被一小刀一小刀割肉,須"應(yīng)剮三千六百刀"的犯人,也得身首異處。行刑之后,由大興縣領(lǐng)走尸身,由宛平縣領(lǐng)走首級,使死者死后也不得全尸,這是有規(guī)定的?!杜f京遺事》記載:"西市在西安門外四牌坊,凡刑人于市,有錦衣衛(wèi)、理刑官、刑部主事、監(jiān)察御史及宛大兩縣正官,處決之后,大興縣領(lǐng)身投漏澤園,宛平縣領(lǐng)首貯庫,所謂會官處決。

下面講幾個典型的實例:

曾經(jīng)在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后,北京城陷入危急狀態(tài)時,兵部侍郎于謙,力主備戰(zhàn),保衛(wèi)北京。并身披甲胄駐營于德勝門外,砍殺猛攻的瓦刺軍,用神炮轟死其將領(lǐng)"鐵頸元帥"、瓦刺軍首領(lǐng)也先的兄弟孛羅,傷亡敵軍一萬多人。就是這么一位對人民、對北京城城都有極大功勞的人物,卻被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后釋放的明英宗在其奪門之變的復(fù)辟后,聽信小人之言,以"謀逆"的罪名,殺害于"西市"。在明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于謙被殺害的那一天,史載:"公被刑之日,陰霾翳天,京郊婦孺,無不灑泣"。有的人甚至帶著酒和紙錢到刑場祭奠慟哭,以懷念這位恩人。

另一個被殺害于此的,也是保衛(wèi)京師有功的明朝軍事家袁崇煥。

他曾筑寧遠城,屢次擊敗后金(清)軍的進攻;六獲寧遠大捷,至努爾哈赤受傷死;在寧錦大敗皇太極。崇禎二年(1629年),后金軍繞道入長城進圍北京時,時任兵部尚書、督師薊遼的袁崇煥,星夜弛兵回援,并于廣渠門外大挫后金軍,解除了北京的險境。其后,皇太極施以反間計。崇禎皇帝中了反間計后,將袁崇煥投入獄中。第二年的八月,以"謀叛欺君"的罪名,處以磔刑,被肢裂于"西市"。由于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還以為真如詔磔所言,袁崇煥勾結(jié)后金軍,通敵賣國。故而當時是對袁恨之入骨,"將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這樁千古奇冤的案情,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修《明史》時,才得以真相大白于天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發(fā)生了轟動一時的宮婢案。楊金英等十余名宮女,因不滿明世宗暴行而趁其睡覺時,用繩子套在皇帝的頸部欲將其勒死,但因繩結(jié)在匆忙中打了個活扣未能將皇帝當場勒死,被及時趕來的皇后將皇帝救活。結(jié)果可想而知,楊金英等十余名少女被押至"西市",遭"凌遲處死","尸梟首示眾"。這可以說是敢于反抗荒-無度、摧殘宮女的皇帝,而遭到了殘酷的鎮(zhèn)壓。

慘死于"西市"的,還有一位不畏權(quán)奸的兵部武選員外郎楊繼盛,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十大罪與五奸罪彈劾嚴嵩父子,遭酷殺。他在臨刑前,為后人留下了忠貞報國、丹心可鑒、視死如歸的一首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大義凜然而去。

"西市"作為明代-刑場,二百年間所殺之人是很多很多的,上邊只是簡單舉幾個例子而已。當然不是天天-。但每遇處決囚犯時,有時也多則數(shù)十人。到底被刑者有多少人,看來也是很難統(tǒng)計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