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堪稱明君 但一個昏招斷送大明江山
話說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最怕大臣們說一個字,那就是“錢”!堂堂大明王朝的皇帝,富有四海,為啥這么小家子氣?其實還真不是崇禎帝小氣,是朝廷國庫真的沒有錢了,那么錢都去哪了呢?這事就得從朱元璋制定的一項政策說起啦!
話說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知道沒飯吃的滋味,自己做了皇帝后,就替子孫后代們著想,于是他制定了宗藩制度。明初的王爺們擁有極大的政治、軍事權力,還在物質上享受極高的待遇,比如在歲祿(通俗理解為年薪)上,親王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zhèn)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zhèn)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兩百石。
從親王到奉國中尉,那是朱元璋制定的爵位制度,按照血緣的親疏、嫡庶關系來劃分的。另外,不僅男的有份,女的也有,比如公主兩千石,郡主八百石,最低的鄉(xiāng)君也有兩百石。說白了,只要是朱元璋的子孫后裔,無論男女,生下來就有工資拿,而且是終身享有的。
如果子孫少,這筆開支對于大明王朝來說確實不算啥。在洪武年間,明朝宗室有男女58位,但朱元璋的數學顯然不是很好,經過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明朝宗室的人數如同滾雪球一般飛速增長。到萬歷年間,宗室在籍人數達到163800余人,到崇禎時期,宗室在籍人數達到332855人。
這33萬人,可不是平頭百姓,他們身上留著朱元璋的血,與崇禎帝一樣,都是天潢貴胄,享受著朝廷的供養(yǎng)。另外這事,朱棣也有責任,他由藩王舉兵稱帝,因此限制宗室的權力,但相應提高了宗室的物質待遇。對于高級宗室人員(親王),除了俸祿外,還會賞賜大量金銀,土地。
到明朝后期,出現嚴重的收支不平衡,比如山西一省存留米麥152萬石,但山西宗室的祿米高達321萬石;河南省的情況更不妙,一省存留米麥84.3萬石,河南宗室祿米192萬石。隨著宗室人口的激增,到萬歷四十二年,全國出現收支不平衡的現象,當年全國田賦收入2836萬石,而宗室所需祿米3075萬石!到天啟年間,這個缺口更是達到43%!
明朝的國庫已經被掏空,此時加上后金的崛起、農民起義,朝廷不得不征收“三餉”增加開支,但這無異于飲鴆止渴,更加激化矛盾,造成更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對于宗室問題,明朝雖然采取一些列政策,但治標不治本,沒有根本改變朱元璋對待宗室的優(yōu)厚條件。相反這些宗室享有大量財富,卻對政局冷眼旁觀,非常吝嗇。
比如福王朱常洵,有田地數萬頃,民間甚至傳言“洛陽富于大內”。但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他依然不肯拿出錢糧招募士兵,援兵甚至叫嚷道:“王府金錢百萬,而令吾輩枵腹死賊手”。直到最后,洛陽被攻破,萬貫家財化為烏有,福王被李自成當成“下酒菜”。龐大的宗室階層,最終讓明朝的財政陷入崩潰狀態(tài),拖垮了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