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謀圣”鬼谷子 一個與梅長蘇并駕齊驅(qū)的人

2017-05-11 19:02:3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鬼谷子這個詞,鬼谷兩個字總帶給人一種神秘玄幻的味道。那么鬼谷子到底是誰?又有何異于常人之處呢? 他的本名叫王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鬼谷子這個詞,鬼谷兩個字總帶給人一種神秘玄幻的味道。那么鬼谷子到底是誰?又有何異于常人之處呢?

他的本名叫王詡,春秋戰(zhàn)國人,因隱居鬼谷山中,故自稱鬼谷先生??v觀歷史,對他的記錄很少,所以連他的出生地都弄不明白,有人說位于現(xiàn)今的河南,有人說位于現(xiàn)今的河北。也有人相傳他活了1000年之久,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才能是得到世人肯定的。

他精通多家學問,善于揣摩心理,用兵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連八卦命學都研究的通透,人不能及。有記載稱,他20歲開始出山,到各個國家游說,雖然并沒有過多的記載具體的事情,但是先后受了孫臏、龐涓等眾多出色的弟子,我想他當時所做的成就一定非同凡響。

這樣擁有通天之智的奇人卻還是對他所知甚少,被“千古奇人”、“謀圣”這樣的稱號也不為過了吧。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最近風靡電視劇《瑯琊榜》中的“梅長蘇”了,他的多才與神秘,也許就大抵如此吧。

為了更好的為后人知曉,鬼谷先生后學者根據(jù)他的言論整理而成了一本同名兵書《鬼谷子》,廣為傳頌。著名導演張紀中先生也曾擔任制作人拍攝電視劇《鬼谷子》,近期,以鬼谷先生傳奇一生為主題的電視劇《謀圣鬼谷子》也即將獻映。不管真假,我們都能對其了解一二了吧。

鬼谷子是什么人

鬼谷子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他處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豐功偉績數(shù)不勝數(shù)。鬼谷子出生在戰(zhàn)亂的世代,從小到大經(jīng)歷過也看到過戰(zhàn)爭的悲劇和殘酷性,所以他從小就立志一定要平息戰(zhàn)爭,要有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的政治風貌。

鬼谷子憑著自己的本事,在各國開始嶄露頭角,不過有很多人不服氣甚至嫉妒他的才能,覺得他的存在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并遭到奸人設計陷害他。鬼谷子剛出入不久,就遇到了人心險惡,各處逃亡。

鬼谷子逃跑后,孫臏龐涓兩個人就去拜師學藝,鬼谷子覺得他們靈根聰慧,是個好苗子,可以幫助他完成的他的志愿,所以收了他們做門下弟子。

等到孫臏龐涓學有所成之后,他們卻各為其主,龐涓反倒成了陰險狡詐之人,孫臏也不幸落入圈套,鬼谷子不得已只好親自出山救出孫臏。同樣他的立志又變成了一場空。

鬼谷子不甘心,他不停的吸取教訓,不斷的收下有志青年。希望通過他們的手來以政治的手段去救治世俗,但是人心的欲望是強大的,沒有一個人面對欲望而無動于衷,導致了一而再二三的失敗。

直到最后,鬼谷子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反倒還促成了諸多不好的現(xiàn)象。不過他卻也看清了,決定不再去統(tǒng)一天下,開始隱居。到各地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教學。還把自己平生所學傳授世人。

鬼谷子傳說

關于鬼谷子的生平以及事跡,都是后人依據(jù)史料推測揣摩出來的,到底是哪里,現(xiàn)在誰也說不清楚了。我相信歷史上是真有其人,不然如此精辟的縱橫之術,捭闔之道又是誰將之總結(jié)出來的?無論鬼谷子是哪里人,他都是生于華夏,長在神州,他的謀略也會指導著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詡。據(jù)說是春秋時衛(wèi)國人,因為他經(jīng)常背著藥簍在云夢山采藥修道,并且隱居在歸谷,因為“歸”與“鬼”二字讀音差不多,鬼有比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歸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而王詡自稱自己為鬼谷子。他的另一個稱號“王禪老祖”是后人對鬼谷子的敬稱,鬼谷子精通縱橫之術,著有《鬼谷子》一書,捭闔之道,與縱橫之術齊名。

史書鬼谷子本人記載內(nèi)容比較少,現(xiàn)代人一般是跟據(jù)他的弟子活動的時期作出以下一些推理。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十幾歲就離開母親;公元前380年,鬼谷子20歲的時候,離開云夢山周游各國游說,建功立業(yè);公元前361年,鬼谷子回到云夢山開始隱居并教書授課,孫、龐20歲拜鬼谷子,學習技藝;公元前355年,孫臏、龐涓學成;公元前353年,孫臏、龐涓于桂陵展開戰(zhàn)爭;公元前330年,張儀和蘇秦拜鬼谷子學藝;公元前323年,張儀蘇秦學成;公元前320年,鬼谷子逝世,享年八十歲;

根據(jù)以上推斷,鬼谷子大概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間活動,從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壽命在八十歲左右。

鬼谷子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培養(yǎng)奇才偉人最多的人物。鬼谷子的徒弟在戰(zhàn)國時期,屢屢登上歷史的舞臺。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