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皇太極改建沈陽城有講究 為啥沒滿族味?

2017-05-11 20:05:1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我們講到過,努爾哈赤舍棄了當時東北最牛的城市遼陽,連剛剛建成的新宮殿都不要了,毅然遷都當時不及遼陽一半大的沈陽,這才有了后來的“大

我們講到過,努爾哈赤舍棄了當時東北最牛的城市遼陽,連剛剛建成的新宮殿都不要了,毅然遷都當時不及遼陽一半大的沈陽,這才有了后來的“大城市”沈陽。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個大規(guī)模改建了的沈陽城卻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點兒滿族味都沒有,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經過對史料的分析發(fā)現(xiàn),原因只有一個,決定遷都的是努爾哈赤,但改建這座城市的卻是他的繼承人、對漢文化極盡“拿來主義”的皇太極。

改建新都參照了中國王朝都城必備要素

真正把沈陽建成大金汗國都城的,是努爾哈赤的繼承者清太宗皇太極?;侍珮O于天命十一年九月入繼汗王位之處,鞏固對遼東地區(qū)的占領和保持與明朝的平衡關系自然是首要任務,而鞏固和加強自己在女真貴族中的權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尚無過多精力去考慮都城建設。天聰五年,當這位新汗王在處理對內對外事務愈來愈感到得心應手的時候,他開始想到把自己居住的城市改造得更適合于國都的地位和功能。從文獻記載看,明朝沈陽城內的規(guī)劃只適合于遼陽城北部屏障的中等級別軍事防御性質城市,與統(tǒng)轄東北全境的后金汗國都城形象很難相符。于是,皇太極在一些官員的勸說下,參照他所能了解的中國王朝都城應具有的要素,并根據當時國力所能達到的水平,開始從外到內大規(guī)模地改建這座城市。

現(xiàn)在的沈陽城“八門”是咋來的

進入遼沈地區(qū)前,女真人在山區(qū)雖然也建造和居住過許多城,但包括他們的第一個都城赫圖阿拉在內,都是依地勢而建的山城,從存留的遺跡可以知道,這些山城的城門和城墻并沒有嚴格的制度規(guī)定,而是隨山勢和使用需要自然修建。而這些昔日行之有效的建城方法和原則,在沈陽這種平原地區(qū)大多失去了意義,需要更多考慮的,是城墻整體防御功能以及各方向的平衡、美觀、方便的效果。在以前的山城內,各區(qū)域的劃分直接受地勢條件的制約,地勢高而相對平坦的地方是供城內首領建造住宅之處,院落大小和房屋朝向都要根據具體情形而定。因此現(xiàn)在能見到的所有女真山城,幾乎沒有一座是比較規(guī)則的方形或圓形平面內劃分成整齊對稱的區(qū)域,然后再按一定原則去規(guī)劃其用途。

這次改建沈陽城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改為每面各兩座城門,即將原來城門處改為城墻,再于其兩側位于城墻長度三分之一的地方各新開一座城門。由于這次改建并沒有擴大城的面積,各面城墻的長度也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原來基礎上加寬加高,所以增辟城門可以結合在維修改造城墻的工程中一并進行,并非特別浩大的工程。何況這些還是在幾年內陸續(xù)分期完成的。

整個工程大約從天聰五年開始,到天聰八年基本結束。這時的沈陽已經是在原來位置上建起的另一番面貌的新城了。從外觀看,各方向城墻都比原來增高了1丈,即從原來的2丈5尺增加到3丈5尺,厚度也相應增加為1丈8尺,而且內外表面都用磚石砌筑,不僅比以前結實高大,而且更加整齊壯觀。城的四面各有兩座城門和高大的門樓,各城門外還修有半圓形的甕城,正面封閉,兩側各開一拱形門,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護城門使之不直接受到攻擊,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墻外部部分,便于守軍從側面以弓箭和炮火打擊攻城的敵人。各段城墻中部所設的“馬面”(俗稱“城臺”)也具有類似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墻的4個轉彎處,還各有一座建于城墻上的角樓,每座都是3層高,連同8座城門樓,共是12座高聳的城樓整齊地排列在城墻的各個方向,無論從城內城外望去都顯得莊嚴美麗。八座城門仍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盛(俗稱大南門)、福勝(大北門);偏西為天佑(小南門)、地載(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大東門)、懷遠(大西門);偏北為內治(小東門)、外攘(小西門)。

皇太極改建沈陽城有講究

皇太極對中國古代城池風水理論也是照單全收。改建后的沈陽城在這方面處理得非常巧妙:于福勝門內大街和內治門內大街相交的路口中心建鐘樓,于地載門內大街與外攘門內大街相交路口中央建鼓樓,這樣,既使得除撫近、懷遠門之外的六座城門之間得到遮掩,又為城內增添了景觀,還可用于傳令報時。至于撫近、懷遠兩座相對城門之間,因中段經過皇宮前,則通過宮殿大清門前左、右兩座裝有板門的牌坊形成遮擋,也是既美化了皇宮前庭,又符合風水理論。

除此之外,改建后的新都城還有兩項很值得稱道的設計。一是將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衙署分別排列在兩座南門內的街道旁,并將稍晚建立的都察院、理藩院衙署排列在皇宮前東西向大街路南,而鐘樓、鼓樓之間的城內北側東西向大街,則規(guī)劃為商業(yè)街,很自然地形成了“前朝后市”的城市中心部位功能格局。另一項是為了解決雨季排水需要,在城內四面靠近城墻里側的地面,各設計了18個泄水坑,以沙子、河石填平,平時可正常走路行車,雨季積水可通過坑內排到城墻外的護城河中,舊時沈陽人稱之為“七十二泡”,并傳說這是建城時一位名叫鄧公池的漢族官員設計的。

清太宗皇太極天聰年間的這次改建,使沈陽城由外到內都成為當時東北地區(qū)最具中國傳統(tǒng)都城特點的城市,當然也是最整齊美觀,用清乾隆《盛京通志》中的形容就是“八門正戴,方隅截然”,“京闕之規(guī)模大備”。同時,這里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東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