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王劉德竟然是因為太過賢良而慘遭殺害?
劉德是漢景帝的第二個兒子,他的母親叫栗姬,他是廢太子劉榮的親弟弟,他后來受封成為河間王。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風雅的,因為他喜愛的是儒學,所以那個時候他的衣著和行為舉止都模仿儒生,認為這樣可以很好的將儒學發(fā)揚出去。他帶頭這樣做了之后也有很多的儒生爭相模仿劉德的行為。
劉德雖然做為一名皇子,但是他并沒有掉落在權力的斗爭漩渦中,進而對保護古典書籍和一些稀少的精神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他一直用自己的力量在保護著這些巨大文化寶庫,他用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去整理和保護這些書籍,也保存了非常多的東西下來。大家也都知道在秦的時候,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的發(fā)生讓多少的好書都被燒毀了,而且蹤跡難覓。劉德所做不僅是對宮里的書籍清理和保護,他還探訪民間,在民間的字畫家中搜尋了一些珍貴書籍。但是他并沒有吞并這些書籍,他所做的就是摘抄一本,再將原件還給原主人,還會出重金表示感謝。
他的藏書是最多的,而且劉德對于藏書的態(tài)度簡直是慎之又慎,他招攬?zhí)煜碌膶W士來幫助他,但凡遇到了不同的意見或者是書本有的殘缺不全的地方,大家都要坐在一起商議的,之后很嚴謹?shù)难a上去,這才能夠過關。在這些藏書中,對后世人影響最大的應該算的上是《毛詩》和《左氏春秋》了。因為漢朝也承襲了秦的制度,但是到了漢武帝時覺得這樣不行,就實行了孔孟之道,這樣才能夠讓國家長治久安。
劉德怎么死的
劉德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二個兒子,他從不依靠自己皇子的身份去追名逐利,而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古典書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按理來說像這種不追求皇位的皇子應該是不會受到什么權利的斗爭的,但是劉德位于皇權中心,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劉德并不想爭取皇位,也不想跟和漢武帝劉徹產生什么爭執(zhí),他一直就走遍了各國去尋訪遺落在各地的古典書籍。他十分愛好古學,為了書籍他可以舍棄財寶。在漢朝之初,并不是尊儒學的,都是在承繼秦的制度,這樣子秦的制度上的不完善和直接性全部都暴露出來了。所以最后決定獨尊儒術。劉德去往了燕趙魏魯?shù)葒?,就是為了搜集典籍,他并不是想自己看到這些知識,在花重金購買這些書籍上他從不吝嗇,而且看完之后都會讓人摘抄一份一樣的傳給百姓們觀看。
他雖然不爭斗這些,但是他的賢良還是被世人傳頌著。而漢武帝劉徹是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王氏懷上的一個兒子,王氏曾經入夢后發(fā)現(xiàn)有個太陽進入自己的體內。劉徹雖然天資聰穎,在上位后也頗有政績,但是這些在他后期都被巫蠱之禍事件給掩蓋住了。其實劉德雖然是不爭取名利的,但是劉徹卻認為劉德的行為太過于賢良,會對自己產生影響,就對劉德有了猜疑。而劉德在劉徹的猜疑心中漸漸的郁郁寡歡,不久就去世了,被封為獻王。
河間獻王劉德墓
劉德是西漢河間獻王,他是漢景帝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漢武帝的兄弟。他的一生就致力于保護和搜集古書,在古書的研究上面也下了很多的功夫。他不是那種自己收藏古書的人,而是花重金在民間收集古書,然后在自己看完了之后,就命人摘抄一份傳播出去。那么在之后劉德是怎么去世的呢?他的墓地又在哪里呢?
劉德是一個非常喜歡儒學的人,因為漢是一直延續(xù)了秦的規(guī)章制度。但是漢武帝繼位了之后,就認為這樣子的規(guī)章制度還是不行的,就想開始改變,這才有了罷戳百家一說。尊儒術也是劉德非常樂意見到的事情,因為他很喜愛古文化,后來他就開始改變自己。劉德將服裝也穿成儒生的樣子,而且行為舉止皆是非常文雅的。他還成立一個專門鑒定古書的類似于協(xié)會的地方,在收集到了古書之后就在一起探討。
其實漢武帝對于劉德的才華是非常欣賞的,他認為他走儒術的道路是正確的,而且劉德不僅正直還對保護書籍有很大的興趣。后來劉德的賢能被世人所熟知,漢武帝一邊贊嘆他的才華,一邊又開始猜忌于他,認為他有一天會超過自己,后來劉德就郁郁而終了。
現(xiàn)在獻王劉德的墓地在獻縣,因為劉德被封做是獻王,所以獻縣的名字也是這樣來的。獻王墓地位于西八冊屯村西側,在這里不止劉德墓,還有很多王室都葬在這里,是個墓地群,占地將近4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