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后宮詭譎 宋仁宗離奇身世引出的千古謎案

2017-06-21 09:27: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由宋仁宗離奇的身世,引出的的千古謎案叫《貍貓換太子》?!敦傌垞Q太子》是描述宋初皇宮謎案的一出包公戲,也是講述宋仁宗離奇出生的一場戲

由宋仁宗離奇的身世,引出的的千古謎案叫《貍貓換太子》。《貍貓換太子》是描述宋初皇宮謎案的一出包公戲,也是講述宋仁宗離奇出生的一場戲,故事把宋仁宗的生母以及出生之謎,渲染得充滿了神秘色彩,以至于宋仁宗與生母悲歡離合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舞臺上震撼人心。故事來自于元代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以及清代小說《七俠五義》。

故事說:包公某日外出巡察,突然,一陣怪風(fēng)吹落了他的烏紗帽?!斑?!好大的膽!這是誰呀?”隨從王朝、馬漢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不知道這位鐵面無私的爺爺說的是誰。“與我把它抓來!”包公發(fā)話了。他們把眼睛在四周溜了一圈,然后耷拉著腦袋回話:“抓誰呀,相爺?”“落帽風(fēng)?!薄皢⒎A相爺,落帽風(fēng)叫我們怎么去抓?”包公臉色一沉,一段公案就這樣戲劇性地開場了。

王朝、馬漢當(dāng)然是傻了眼。好在是這陣怪風(fēng)還未停息,包相爺?shù)募喢币廊浑S著怪風(fēng)滴溜溜地向前滾動,一直滾到了一座破窯門前。窯中住著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聽說來的是龍圖閣大學(xué)士包青天時,她悲切切地叫了一聲:“包卿!”現(xiàn)在輪到包公傻眼了,這“包卿”二字,除了皇帝或者皇帝的老娘之外,豈是一般人叫得的?經(jīng)過包公細(xì)問端由,才知道她就是當(dāng)今天子宋仁宗的親生母親。

原來,老婦曾是真宗深宮后院的一名普通李姓宮女。由于受到宋真宗的寵幸,后來被封為才人,婉儀。宋真宗雖有三宮六院,但卻沒有子嗣,如若生下一個兒子,豈不可平步青云?她終于懷孕了。

十月懷胎,一個小生命呱呱落地。李婉儀在昏迷中聽到了一陣竊竊私語,盡管模糊不清,她還是聽到:是兒子,是兒子!她懷著幸福的憧憬入睡了。哪知等待她的卻是驚人的噩耗。

原來,她的兒子被沒有生育的劉德妃派人抱走,給她留下了一條被剝了皮的貍貓,等到真宗皇帝興沖沖地前來,看到的卻是非人非獸的血淋淋的一個肉團(tuán)。

生下怪物的李婉儀被打入了冷宮,而劉德妃卻成了未來宋仁宗的生母。

劉德妃想殺人滅口,李婉儀在另一位好心宮女的幫助下,逃出了深宮。一位好心的后生把她認(rèn)做干娘,她隱姓埋名,和她的干兒子相依為命,在這破舊的寒窯里,一住就是整整二十年。

包公把她帶回京城,設(shè)計使仁宗認(rèn)母,真相大白,壞人受到懲處,可憐的李婉儀后來被封為李宸妃,終于得到了一個大團(tuán)圓的結(jié)局。這就是《貍貓換太子》的大致內(nèi)容。

真相到底如何呢?事實(shí)上的李宸妃,并沒有母子相認(rèn)的這種幸運(yùn),《宋史》平實(shí)地記載了李宸妃平凡的一生,為宋仁宗的生母之謎提供了另一種說法。

宋真宗最寵愛的妃子是德妃劉娥。如花似玉的劉娥是在民間“擊鼗”(即擊鼓說唱)時,被當(dāng)時還不是太子的趙元侃(即趙恒)看中并納入王宮的。在受到父親太宗的訓(xùn)斥后,趙恒便將劉娥藏匿于王府外十幾年。當(dāng)趙恒坐了皇位后,便將劉娥重新接入宮廷。進(jìn)宮后,劉娥先封“美人”,再封“婉儀”,再封“德妃”,一切都如愿以償,但遺憾的是她膝下沒有子嗣。

那是個“母以子貴”的時代,郭皇后去世后,后宮空缺的皇后席位正等待它的競爭者。誰要是為皇帝生下一子,就無異于在這場競爭中拔了頭籌。盡管劉娥同皇帝情款意恰,佳期獨(dú)占,但畢竟十多年的宮外苦熬,讓劉娥錯過了女人的受孕佳期。因此,雖然得到皇帝的專寵,但劉娥小腹依然平整,孕訊全無。她知道,盡管皇帝有意將皇后之位授封于她,但若不能生子,一切皆枉然。

劉娥身邊有個李姓侍女生得花容月貌,卻是莊重少言,一條“借腹懷胎”的妙計,突然閃現(xiàn)在劉娥的心頭。與趙恒商議后,決定由李女替孕。李女的進(jìn)幸沒有什么戲劇性情節(jié),一幸而孕后,與其說是喜壞了宋真宗,倒不如說是喜壞了劉德妃。經(jīng)過趙恒同意,劉娥將襁褓中的趙受益(宋仁宗趙禎)立為己子。為了掩人耳目,嬰兒趙受益交由情同姐妹的楊淑妃撫育。這樣,宋仁宗雖然從小同生母同居一宮,卻是母不認(rèn)子,子不識母。

不久,趙受益被立為太子,并更名趙禎,劉德妃理所當(dāng)然地晉升為皇后。有大臣認(rèn)為她出身微賤,少小時曾臨街擊鼗賣藝,不足以母儀天下。

但宋真宗卻發(fā)話了:“德妃之父劉通,曾任嘉州刺史、虎捷都指揮使,雖說去世很早,但她總還是官宦家的后裔,緣何說她出身微賤?至于早年臨街擊鼗,并非賣藝,而是為表兄繁榮商業(yè)。一個弱女子,身處逆境,竟能潔身自好,戮力自強(qiáng),怎么不可以母儀天下?”停了片刻,他又說:“況且,劉妃為我生子,使我江山后繼有人,此乃大功。自古‘母以子貴’,我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p>

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十一歲的趙禎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劉皇后理所當(dāng)然地成了劉太后,遵遺詔,劉太后“臨朝稱制”。每當(dāng)朝會之時,小仁宗坐左邊,劉太后坐右邊,軍國重事由劉太后一手裁決。好在她處事明敏,號令嚴(yán)正,恩威兼施,又頗能自我約制,因此,在她“垂簾聽政”的十一年間,國政大事處理得井然有序。

這時候,婉儀李氏默默地處在先朝嬪妃之列,不敢有一點(diǎn)“母以子貴”的表現(xiàn)。其他人也不敢向小仁宗道明真相。而趙禎,則只知道有疼愛他的“大娘娘”劉太后、“小娘娘”楊淑妃,同她們感情融洽,向她們竭盡孝道,而不知有其他。

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婉儀病危,劉太后晉升她為“宸妃”。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李宸妃去世,享年四十六歲。

此時的劉太后,還不想讓宋仁宗明白真相,準(zhǔn)備用普通宮人的禮儀來安葬李宸妃。宰相呂夷簡進(jìn)奏說:“李宸妃的喪儀應(yīng)在皇儀殿舉行,須用一品儀殯葬于洪福寺?!?/p>

劉太后唯恐趙禎聽出破綻,連忙把趙禎支開,然后回到簾下不高興地說:“后宮之事,難道也該宰相管轄?”“皇室之事,都有關(guān)國家安危,微臣敢不盡心?”劉太后發(fā)怒了:“一宮人死,你竟敢提出厚葬,莫不是想離間我母子?”呂夷簡卻不卑不亢地說:“太后如果念及劉氏后代的安危,則喪禮以從厚為宜?!?/p>

劉太后何等精明,呂夷簡一語中的,劉太后頓時醒悟:一旦自己死去,仁宗得知實(shí)情,一定會怨恨自己,并遷怒于劉氏的后裔。她立即謝了宰相,吩咐以一品禮安葬宸妃。

呂夷簡又暗中吩咐內(nèi)侍押班,給李宸妃著皇后裝成殮,并使用水銀寶棺,以保持尸體永遠(yuǎn)新鮮。劉太后也一一依允。喪禮舉行得格外隆重,眾宮女慟哭致哀,送葬隊伍竟“繁華輝煥,蜿蜒三十余里”。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六十五歲的劉太后也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歷程。臨終時,她留下遺詔:“尊楊太妃為皇太后,與皇帝同議軍國重事。”此時,宋仁宗已經(jīng)二十四歲了。這可激怒了一班元老重臣。御史中丞蔡齊說:“皇上已成年,豈能讓女后相繼聽政?”

宋仁宗的叔父八大王趙元儼(也是傳說中的八賢王)說:“太后是皇帝生母的名號,連生母都不曾尊崇,哪能尊崇那么多的養(yǎng)母?可憐的李宸妃,生了陛下,不僅生前不能與陛下相認(rèn),連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宋仁宗惶惑了,他問呂夷簡,呂夷簡證實(shí)了趙元儼的說法。

仁宗震驚悲痛,身為天子不能保護(hù)自己的生母;身為人子不能孝敬自己的生母。他號啕大哭,下哀痛之詔自責(zé),并派兵包圍了劉太后親屬府第。

呂夷簡進(jìn)諫說:“太后雖有不義,但以皇后禮厚葬宸妃,表明她已有悔心;劉、楊雖非生母,但對陛下?lián)嵊?,不可或忘?!?/p>

宋仁宗決定重葬他的生母,尊宸妃為皇后。還特地派李宸妃的兄弟李用和前去察驗(yàn)棺槨,待開棺察看時,李宸妃安詳恬靜,栩栩如生,身著皇后禮服,沒有鴆殺、殘害或者虐待的跡象。這時仁宗十分愧疚,嘆道:“人言豈可盡信?!彼麃淼絼⑻笈莆磺埃葜x自責(zé):“從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辈⒘⒓聪铝罱獬龑⑿沼H屬府第的包圍。上謚號之時,劉太后謚為四字:莊獻(xiàn)明肅皇后,李宸妃只謚二字,謚為莊懿皇后。先焚香祭奠了養(yǎng)母劉太后,再祭生母李宸妃。

為了彌補(bǔ)對生母的歉疚之情,他把李用和一再擢升,又將??倒飨录藿o李用和的兒子李瑋。

至此,宋仁宗生母之謎已經(jīng)解開:那就是,劉娥用“借腹生子”而不是用《貍貓換太子》的手段當(dāng)上了皇后??梢钥隙ǖ氖牵喊c李宸妃毫無平反昭雪的關(guān)系,李宸妃既沒有被《貍貓換太子》,也不曾流落民間;劉太后也不是陰險毒辣之人,反而是個顧全大局的女人。至于為何會從“借腹生子”演繹出了《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可能與劉皇后“借腹生子”之事太過隱秘有關(guān)。因?yàn)樵诫[晦的秘事,就會越讓人遐想無窮。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