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2個張嫣皇后都悲劇收場 處女終老以死殉國
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但同名同姓的皇后并不多。兩位張嫣皇后,她們都是高高在上大一統(tǒng)皇朝的皇后,可最后都悲劇收場。一位皇后至始至終冰清玉潔;一位皇后不幸生逢亂世,遭遇國破家亡,最后以死殉國。
第一位張嫣皇后是堂堂大漢第二任天子漢惠帝劉盈的正宮皇后。劉盈是高祖劉邦的太子,呂后所生,而張嫣是呂后的外孫女,這本是一樁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張嫣被迎娶到宮中立為皇后時,年僅十歲。惠帝六年秋,皇后張嫣十三歲,月事始通。而此時,漢惠帝劉盈的后宮美人己經生了四個兒子。
呂后生性不喜妃妾得寵,卻非常想要皇后生子,便派人祈禱山川百神,求醫(yī)問藥,花費數(shù)千萬,就是為了讓皇后服藥后能得子。不僅如此,每晚還派人勸說劉盈留宿皇后中宮,張嫣因為劉盈多病,便勸他靜養(yǎng),故二人分榻而寢。這一切,太后都不知道。由于深得呂后喜愛,呂后威脅說要殺掉整個后宮讓張嫣受皇帝的專寵,由于張嫣年紀實在太小。呂后于是設計教她假裝懷孕,然后再強取漢惠帝與宮女所生之子劉恭,謊稱是張嫣所生,然后將劉恭的生母殺死,并立劉恭為皇太子。
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宮,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剛剛發(fā)育,還是處女。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不久,大臣們共同鏟除諸呂,擁立漢惠帝四弟代王劉恒為帝。朝野都知道張嫣與諸呂亂政無關,因而沒有在夷滅諸呂時殺死她,廢黜其位,安置在北宮居住,仍稱孝惠皇后。張嫣生活在北宮中,無聲無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于公元前163年病逝,終年四十歲。
張嫣死后入殮時,宮女們替她凈身時驚人地發(fā)現(xiàn),張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潔,依然是個處女。消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憐惜她。于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稱為花神廟。
第二位張嫣皇后容貌絕世,被認為是中國古代五大艷后之一。她能入選為皇后,憑借的不是外戚的幫忙,而是靠選美比賽。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到了適婚年紀,全國符合條件的近五千名名門淑女就被送往了長安,參加皇后的選拔。就像是選美大賽一樣,一位位淑女都要過五關斬六將,經歷了初選、復選、終選等八道選拔,才最終選出了其中最為出色的三位女子,而張嫣亦在此列。最后由朱由校一錘定音,看中了年方十五的容貌清麗、體態(tài)修長的張嫣,立為皇后。
張皇后個性嚴正,言行端正,是位能母儀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齒宦官魏忠賢和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兩人聯(lián)手為非作歹的行徑,經常數(shù)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兩人的過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親自懲處客氏,因此使魏忠賢與客氏對她恨之入骨。天啟三年,張皇后懷有身孕,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生下死胎,此后張氏一生未能再生育。同時,魏忠賢設計陷害張嫣之父,致使張父被罷官歸鄉(xiāng)。
朱由校死后,朱由檢登基稱帝。因張嫣助其稱帝,朱由檢對她十分禮遇,尊其為懿安皇后。等到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攻入北京,張嫣便自縊了。對于她的死因,有著諸多的猜測,但不管張嫣為何而死,她終究還是香消玉殞,與朱由校合葬了。
兩位張嫣皇后,都是賢良淑德之人,可惜命運弄人,都遇到了國家危亂之時,若是能是明君之后,未嘗不是又一個長孫皇后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