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為何在晚年經(jīng)常呼喚衛(wèi)青這個名字
歷史中我們經(jīng)常提到倆個比較有名的皇帝,也經(jīng)常以他們作為所有帝王中的楷模,他們都喜歡打仗,都因為晚年的一些失誤讓自己晚節(jié)不保。其中的一位就是漢武帝,劉徹一生很喜歡攻打匈奴,并且漢武帝的名聲也是因為攻打匈奴得來的;另外漢武帝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用自己的親戚。
在剛開始準(zhǔn)備攻打匈奴的時候,漢武帝啟用自己的小舅子衛(wèi)青做大將軍,當(dāng)時的衛(wèi)青的姐姐是漢武帝的皇后衛(wèi)子夫。漢武帝在用衛(wèi)青的時候也是頂了很大的壓力,但是衛(wèi)青也并沒有讓姐夫失望,打的匈奴四分五裂。
在衛(wèi)青死后,漢武帝嘗到了用人的甜頭,想著再培養(yǎng)一個衛(wèi)青出來,然后就開始用后宮李夫人的弟弟李廣利,漢武帝對這個女人留下了很多的遺憾。在李夫人死之前,漢武帝希望能夠見上一面,李夫人用紗巾遮面,不希望漢武帝見到自己生病時候的樣子,就這樣在李夫人的死成為了漢武帝到死都無法忘記的遺憾。
話說這個李廣利比起衛(wèi)青,那就差遠了。在漢武帝封李廣利為大將軍的時候,命令李廣利去征服大宛國,并且奪得汗血寶馬。
李廣利第一次出去還沒走到地方就回來了,漢武帝大怒,李廣利給出的理由:太遠了,糧食不夠吃。無奈之下漢武帝命令李廣利開始第二次遠征,這次用了四年的時間,終于打敗了大宛國,可是帶回來的只是幾十匹大宛馬,這仗打的也是實在窩囊。
后來,漢武帝又讓李廣利去打匈奴,一共出征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慘。第一次出師不利還沒到地方,就被人家埋伏損失了一半人馬;第二次幾乎全軍覆沒,只有李廣利等幾個人跑了回去。不甘心的漢武帝決定派李廣利第三次出征,沒想到的是這次一個人也沒有回來,李廣利居然直接投降。
不過這李廣利最后投降并不是因為打敗仗,而是自己的家人被漢武帝全部殺死。事情是這樣的,漢武帝有一個兒子勾結(jié)丞相,被推舉為太子,這孩子又是李廣利的外甥,這件事本身李廣利是知道的,并且給予了很多支持。后來漢武帝發(fā)現(xiàn)之后就把丞相和李廣利的家人都給殺了,李廣利正在和匈奴打仗,聽到這個消息,毫不猶豫就投降了匈奴。同樣是自己的小舅子為啥會有這樣的差距,漢武帝也不免感嘆。